-
题名法律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教义结构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唐晓晴
-
机构
澳门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09-119,共11页
-
文摘
法律关系最初是康德在讨论权利与义务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后为萨维尼采纳,并进一步发展定型为民法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作为法学教义的法律关系理论企图整合权利、义务、主体、客体、事实、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概念,让混杂的法律话语有序地安排在一个统一的体系内。这一理论体系在德国民法典制定后的20世纪更迅速地波及整个欧洲,成了民法学的一种流行范式。法律关系理论对当代民法学理论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法律关系理论
法哲学
权利
义务
法律事实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中国行政法法典化中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框架性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福林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1,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党内法规制定技术规范研究”(GD19CFX0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党规与国法的衔接协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行政法法典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行政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更需要法学方法论的有效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是为现代行政法革新,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发展所普遍重视与接受的法学方法论。行政法律关系理论在中国现代行政法学发展中具有包容性、时代性与合宪性的法解释论上的价值,在逻辑层面与经验维度中发挥着法认识论的价值,在法律解释的统一性与法学建设的体系化中体现出法教义学上的价值。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合理运用能够推动中国行政法学形成更加严谨的体系,为推进我国行政法法典化提供另一种重要的法学方法论。
-
关键词
行政法律关系理论
行政法法典化
学术价值
框架性分析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从“行为论”到“关系论”的中国行政法学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福林
张肇廷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澳门科技大学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5,92,共6页
-
文摘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创设于19世纪的德国,其对当时行政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功效。然而,由于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双重弊端,导致其在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的变迁时,日渐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引入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以弥补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的缺陷。具体而言,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指导下,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理念更加现代、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范围更加宽泛,中国行政法学也因此呈现出整体、多边以及动态之特征。
-
关键词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法律关系理论
行政法学
中国行政法学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民法典》第176条(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评注
- 4
-
-
作者
杨旭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
文摘
《民法典》第176条在我国立法中历经变迁,但比较法上却无类似规定。本条所使用的民事“责任”有别于证明责任、归责(事由)及有责性/负责任等,而在经立法纯化后又将监护职责、法律行为所生效力等含义排除在外。作为实体私法中的总则性概念,民事责任不仅应当严格区别于民事义务而具有独立性,而且必须全面涵盖《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中的各种责任承担方式。据此,损害赔偿、债务履行一般担保、义务违反之法律后果等三种既有界定均有不妥,因而有必要重新构造民事责任的概念。以严格区分实质权益与请求权为前提,民事责任应当被界定为请求权的对立概念,主要包括因权利人索取而必为给付和法律强制可能性两项内容。在此“四元对称”的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框架下,民事义务源于当事人意思或者法律规定,而民事责任却只能源于法律规定。经此阐释,便能以本条和《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为基础构建整个私法领域中的请求权规范体系,从而为请求权思维的具体运用提供有益的实证法指引。
-
关键词
民事责任
民事义务
请求权
实质权益
“四元对称”民事法律关系理论
-
Keywords
civil liability
civil duty
claim
substantive right
the theory of"quaternary symmetry"in civil legal relation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