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植物新品种名称的特征和法律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仰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3,共7页
植物新品种名称是构成植物新品种权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近年来侵犯品种权的重要环节。由于立法中缺失基于品种名称设立的专门性权利,使得现实中针对品种名称实施的侵权行为非常普遍和猖獗。当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农业生产科研等相... 植物新品种名称是构成植物新品种权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近年来侵犯品种权的重要环节。由于立法中缺失基于品种名称设立的专门性权利,使得现实中针对品种名称实施的侵权行为非常普遍和猖獗。当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农业生产科研等相关部门,对于植物新品种名称与品种名称的关系,以及品种名称自身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厘清并进一步加以有效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品种名称 植物新品种 植物新品种名称 法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作用与经济发展——诺思与马克思的法律作用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宝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9,共6页
诺思与马克思都十分重视法律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他们通过对权利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分析,分别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法律逻辑机理。比较分析他们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借鉴诺思制度理论的合理因... 诺思与马克思都十分重视法律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他们通过对权利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分析,分别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法律逻辑机理。比较分析他们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借鉴诺思制度理论的合理因素,充分认识和发挥法律机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思 马克思 法律作用 经济发展 权利制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可以起法律作用吗?
3
作者 卫正勋 《江汉论坛》 1981年第2期125-125,共1页
“政策可以起法律作用”,可以说过去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观点,至今也还存在着它的某些痕迹。例如有人认为,“当某一方面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讲,政策也可以起法律作用”(见《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日李步云文)。“党的... “政策可以起法律作用”,可以说过去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观点,至今也还存在着它的某些痕迹。例如有人认为,“当某一方面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讲,政策也可以起法律作用”(见《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日李步云文)。“党的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法律的作用”(同上报79年2月24日孙国华文)。文章的作者虽然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讲”、“在一定条件下”这样一些限制语,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政策起法律作用的时间限制和作用的范围,也没有具体指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政策才能起法律作用。这就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回到“政策可以起法律作用”的传统观点上去,因此需要加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作用 政策 制定法律 传统观点 基本内容 国家法律 限制语 时间限制 具体说明 李步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型法律调控作用的数理表达与检验
4
作者 郝士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19,共6页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为收益差距对理性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收益差距的扩大会提高理性主体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且这种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最为明显,通过立法司法方式降低收入差距能有效地控制违法犯罪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型法律调控作用 期望效用理论 收入差距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价值概念论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飞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7-104,共8页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主体的效应,即法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与不同层次的所有主体发生关系时,其属性对主体之生存、发展、完善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总和。这些效应在于能为主体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给主体能直接满足其物质需要...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主体的效应,即法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与不同层次的所有主体发生关系时,其属性对主体之生存、发展、完善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总和。这些效应在于能为主体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给主体能直接满足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活动与行为以保障、促进和指导。由此可见,法律价值具有主体的自为性和“法”效应的普遍性两个特点。法律价值在着眼点或出发点和内容的广泛性上,与法律作用有重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 价值概念 社会现象 法律 被统治阶级 法律作用 阶级性 质的规定性 社会性 统治阶级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反腐尚需制定三部法律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怀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共1页
源头反腐要高度重视法律作用。从目前我国的反腐败法律制度看,我们先后制定了刑法、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有大量的反腐倡廉的政策文件,基本上涵盖了可能产生腐败的方方面面,数... 源头反腐要高度重视法律作用。从目前我国的反腐败法律制度看,我们先后制定了刑法、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有大量的反腐倡廉的政策文件,基本上涵盖了可能产生腐败的方方面面,数量不可谓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作用 反腐败 行政组织法 政务公开法 决策程序 源头 行政监察法 政府采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转股”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安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3-95,共3页
债转股在广义上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但我国的“债转股”是一种狭义的政策性债转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政策性债转股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是一种解决银企关系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也主要参照了国际上的做法。但我国现阶段的“债... 债转股在广义上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但我国的“债转股”是一种狭义的政策性债转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政策性债转股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是一种解决银企关系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也主要参照了国际上的做法。但我国现阶段的“债转股”主要是按经济学思维方式运作,由政府仓促推动的,缺少法律的宏观考虑和制度配套,因而在现实操作中困难重重。法律在“债转股”动作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必须发挥法律的价值,突出法学家的贡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规范,才能找到国企改革的正确路径。只有对“债转股”进行法律观念上的思考和法律对策上的分析,才能使之操作理性化、规范化,促进其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债转股 法律作用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智慧运用古今谈
8
作者 郑宏雁 《政法论丛》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今年4月,应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的邀请,我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做了一场“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的演讲,黄文艺教授做了简洁的点评。他认为,法律方法的研究虽然是基于司法立场、以规则作为出发点探寻事实法律意义的活动,但各种各样的法... 今年4月,应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的邀请,我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做了一场“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的演讲,黄文艺教授做了简洁的点评。他认为,法律方法的研究虽然是基于司法立场、以规则作为出发点探寻事实法律意义的活动,但各种各样的法律方法仍然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虽然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立场的学者认为:基于立法中心主义的研究所得出的关于法律普适化结论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案件。但是关于法律方法一般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又陷入新的打着“司法立场”旗帜的普适性研究。而这种研究与立法中心主义倾向并无质的差别,也是要建构一种普遍主义的教条。我在其他大学演讲同类题目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法律方法能否制度化,能否变成必须应用的方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黄教授的判断。这确实是一个理论难题。我们知道,任何理论不管是站在什么立场上,都是一种抽象的表述,都是思维的表达。用语言所描绘的事实需要借助人们的想象才能变得丰满,才能被理解成事实。这是由语词本身的概括性所决定的。那么,理论的研究者该怎么办,我们能否在摆脱理论研究的普适性倾向时,使法学真正走向形而下。看来问题并不能很好解决。对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的结合,黄教授的评价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认为二者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法律方法研究的过度理论化倾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法律智慧虽然因其宽泛而难以把握,但如果我们的研究者给它一个具体的场景,我们一般能分辨出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平淡、甚至什么是愚蠢。当然这种分辨也许并不具有一般性,只是特定场景中的智慧,对研习者来说只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不可能照搬适用,但它对累积法律人的经验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如果法律方法的部分内容可以上升为法条的话,法律智慧则因是具体场景中的智慧而很难上升为制度。法律智慧一旦上升为制度,面临的就是具体应用的问题,即使是智慧也仅是历史之光。法律智慧实际上是要解决法律解释过程中的创造与服从的矛盾,按图索骥式的“依法办事”,无所谓智慧或者愚蠢,但创造与服从也都是有正义之目的的。为了实现人类美好的目的,为了最终实现法治,法律人必须在实践中融入更多的智慧,否则就难以克服成文法律的呆板与僵化。为进一步明确与倡导法学教育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促进法律职业化进程,《政法论丛》编辑部特邀我组织了一组“法治理念下的法律智慧”笔谈稿,欢迎各位法律学人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作用 智慧 民众基础 特殊主体 司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念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法律的多元属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徐爱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70,共11页
法律内部的文化冲突与变迁,特别是多元法律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法律制度的多重属性。中国法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性质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三重因素。中华法律传统是"有等差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法律特点是"... 法律内部的文化冲突与变迁,特别是多元法律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法律制度的多重属性。中国法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性质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三重因素。中华法律传统是"有等差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法律特点是"政治权力之下的社会秩序",西方法律传统是"个人权利和经济的繁荣"。中国法的三重属性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中华法系传统与社会主义法律都基于社群主义,不同于西方现代法律中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与现代西方法律都体现了现代法律精神,不同于中华法系的古代性;从中华法系传统到现代西方法律代表了人类法律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般发展模式,不同于法律史中特例的社会主义法律。虽然西方现代法律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曾两度侵入,但是法律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法系传统仍然是中国现行法中的主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理念 法律文化 多元法律属性之间的冲突 法律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安定团结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现代法学》 1981年第2期3-7,共5页
当前,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上进一步的调整,这是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成败的大事。为了保证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粉碎“... 当前,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上进一步的调整,这是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成败的大事。为了保证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经过几年来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护安定 法律武器 四项基本原则 政治局面 运用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作用 无产阶级专政 团结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训练警犬侦查纵火犯
11
《警犬》 2002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警犬 纵火犯 侦查工作 法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