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法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胜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宗法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亲亲”、“尊尊”原则,至西汉时期发展成为“三纲”原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指导思想,也是封建法典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宗法思想对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入手,来分析中国传... 宗法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亲亲”、“尊尊”原则,至西汉时期发展成为“三纲”原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指导思想,也是封建法典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宗法思想对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入手,来分析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的成因和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宗法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老子法律观相同点比较研究
2
作者 周新华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5期58-60,共3页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坏乐崩,历史正经历着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勃兴的社会大变革。承时代之召唤,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和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如同他们在哲学观上各具特色一样,在法律观上老子孔子也有不同。具体说来,老...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坏乐崩,历史正经历着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勃兴的社会大变革。承时代之召唤,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和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如同他们在哲学观上各具特色一样,在法律观上老子孔子也有不同。具体说来,老子从“无为而治”思想出发,鄙弃仁义、忠孝、礼法;“不尚贤”,鼓吹愚民政策,形成了崇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及“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孔子以“仁”作为其法律观的基础和准则,主张德治、礼治、人治,倡导“贤人政治”,形成伦理法律化,法律伦理化,熔伦理和法律于一炉的伦理化法律思想。这些重要的差异在史学界日渐引起重视和讨论。但是对他们在若干重大原则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认同性,史学界探讨较少。而只知其异不知其同,无疑会影响到对孔老法律观的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伦理法律 创始人 奴隶制 德治 法律伦理化 自然法思想 一致性 统治者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和德治关系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小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现实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既是相互区别和冲突的,同时...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现实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既是相互区别和冲突的,同时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需要着重处理好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的伦理化、道德法律化和德与法律的价值冲突及补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法律伦理化 道德法律 价值冲突 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