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事义务“拘束性”研究——义务的法律之力
1
作者
李玉林
王德玲
《政法论丛》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民事义务的“拘束性”是由国家强制力赋予的,是权利“法律之力”的体现。“约束性”、“强制性”及“制裁性”是义务“拘束性”的基本内含,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强制性”和“制裁性”隐含于“约束性”之中,只有义务负担者违反了“约...
民事义务的“拘束性”是由国家强制力赋予的,是权利“法律之力”的体现。“约束性”、“强制性”及“制裁性”是义务“拘束性”的基本内含,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强制性”和“制裁性”隐含于“约束性”之中,只有义务负担者违反了“约束”的界限,“强制性”和“制裁性”才凸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民事义务
拘束性
法律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权利和权力概念的解构与统一:一种新的规范分析的进路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5,共5页
法律上的力只能以人为作用对象,而法律上的人存在权利主体和权力主体两种类型。以此作为起点和解析的工具,权利和权力被解构为权和利(力)的两个层次。权的概念成为权利与权力的第一个统一性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主体的统一性和法律...
法律上的力只能以人为作用对象,而法律上的人存在权利主体和权力主体两种类型。以此作为起点和解析的工具,权利和权力被解构为权和利(力)的两个层次。权的概念成为权利与权力的第一个统一性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主体的统一性和法律之力的统一性。通过分析权利和权力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权利对权力的决定意义。权力的产生来源于权利主体维护、增益自身权利的需要,并因此而导致权力主体的诞生。权力主体的双重身份造成权利主体无法回避的逻辑缺陷,并进而形成两类主体之间的三种相互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和信托关系。以虚拟的共有主体为委托人,权力主体的权利主体身份为受托人,权利主体的每个个体为受益人,三方以权利集为信托财产建立的信托关系,可以为当代社会公共现象的解释提供一个有益的分析范式。由于信托结构的完整依赖于虚拟的共有主体概念,因而其存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恰是公共管理存在制度供给需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
力
法律之力
信托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义务“拘束性”研究——义务的法律之力
1
作者
李玉林
王德玲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摘
民事义务的“拘束性”是由国家强制力赋予的,是权利“法律之力”的体现。“约束性”、“强制性”及“制裁性”是义务“拘束性”的基本内含,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强制性”和“制裁性”隐含于“约束性”之中,只有义务负担者违反了“约束”的界限,“强制性”和“制裁性”才凸现出来。
关键词
义务
民事义务
拘束性
法律之力
Keywords
obligation
civil obligation
binding force
the force of law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利和权力概念的解构与统一:一种新的规范分析的进路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放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5,共5页
基金
倪振峰主持
作者参与主研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52101)的阶段性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法律上的力只能以人为作用对象,而法律上的人存在权利主体和权力主体两种类型。以此作为起点和解析的工具,权利和权力被解构为权和利(力)的两个层次。权的概念成为权利与权力的第一个统一性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主体的统一性和法律之力的统一性。通过分析权利和权力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权利对权力的决定意义。权力的产生来源于权利主体维护、增益自身权利的需要,并因此而导致权力主体的诞生。权力主体的双重身份造成权利主体无法回避的逻辑缺陷,并进而形成两类主体之间的三种相互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和信托关系。以虚拟的共有主体为委托人,权力主体的权利主体身份为受托人,权利主体的每个个体为受益人,三方以权利集为信托财产建立的信托关系,可以为当代社会公共现象的解释提供一个有益的分析范式。由于信托结构的完整依赖于虚拟的共有主体概念,因而其存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恰是公共管理存在制度供给需求的原因。
关键词
权利
权
力
法律之力
信托
公共利益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事义务“拘束性”研究——义务的法律之力
李玉林
王德玲
《政法论丛》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权利和权力概念的解构与统一:一种新的规范分析的进路
孙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