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新玲 黄文耀 +3 位作者 凌云 阚伟 方宇凌 张钟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如质量浓度为 2 5 mg/L时 , 1 0 和 1 3对蚜虫的抑制率分别为 93 .1 %和87.1 % ,远高于同浓度下吡虫啉的抑制率 ( 66.7%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 [反]-β-法尼烯类似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对[反]-β-法尼烯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钟宁 涂美华 +4 位作者 杜永均 方宇凌 陆翊 刘珣 路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触用电位检测结果表明成蚜对[反]-β-法尼烯的电生理反应比若蚜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法尼烯 行为反应 电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对E-β-法尼烯的嗅觉行为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江珊珊 邓青 +2 位作者 范佳 孙京瑞 陈巨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6-782,共7页
【目的】测定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对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矿物油溶液反应的最低阈值浓度,为EβF的田间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麦长管蚜3龄若蚜对不同浓度EβF的逃逸行为和"Y"型管嗅觉行为反应... 【目的】测定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对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矿物油溶液反应的最低阈值浓度,为EβF的田间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麦长管蚜3龄若蚜对不同浓度EβF的逃逸行为和"Y"型管嗅觉行为反应。每天定时分5次(9:00,11:30,14:00,16:30和19:00)滴加10μL EβF于滤纸上,滤纸用牙签固定于麦苗盆中心,持续处理5 d。每盆麦苗处理前接1龄若蚜15头。记录成蚜翅型及2周后蚜虫总数量。【结果】随着EβF浓度升高,麦长管蚜3龄若蚜3 min内逃离数显著增加,有翅蚜比例显著增加,种群个体数量显著下降,驱避效果明显增强。EβF浓度为200 ng/μL和≥600 ng/μL使蚜虫逃离数显著增加(P<0.05)。"Y"型管选择行为测试结果表明,EβF≥600 ng/μL对3龄若蚜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与对照相比,EβF≥600 ng/μL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有翅蚜比例(P<0.01);EβF≥400 ng/μL极显著抑制蚜虫种群个体数量增长(P<0.01),但与600 ng/μL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600 ng/μL EβF矿物油溶液为麦长管蚜驱避剂的最低阈值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E-β-法尼烯 行为反应 驱避剂 阈值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β-法尼烯与氟取代物分子结构叠合差异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阚炜 张钟宁 +1 位作者 杨新玲 黄文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叠合法对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系列物与EBF的结构进行比较 ,初步研究了EBF及其氟取代系列物的结构 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 1氟、 2氟及 3氟的取代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共轭双键端进行氟取...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叠合法对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系列物与EBF的结构进行比较 ,初步研究了EBF及其氟取代系列物的结构 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 1氟、 2氟及 3氟的取代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共轭双键端进行氟取代修饰 ,所得取代物结构与EBF最为近似 ,可能具有生物报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 氟取代物 分子结构叠合差异分析 蚜虫报警信息素 结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涂被处理对红星苹果果皮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小松 闫师杰 +1 位作者 肖华志 王晓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102,共3页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AU”(Australia edible coating)可食性涂被剂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被处理可明显降低苹果虎皮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但对α法尼烯...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AU”(Australia edible coating)可食性涂被剂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被处理可明显降低苹果虎皮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但对α法尼烯/共轭三烯值(FCR)没有显著影响;涂被处理可降低贮藏低温对虎皮病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虎皮病 涂被 Α-法尼烯 共轭三 红星苹果 含量 AU 果皮 发病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双链RNAi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慧贞 陈新 +2 位作者 穆清泉 张士刚 张元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2-125,共4页
RNA干扰属于转录后后基因基因沉默机制(PTGS),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沉默手段,用于基因表达和功能的研究。以成熟苹果的果皮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并克隆α-Farnesene合成酶基因(AFS),设计特异引物从AFS基因中扩增515bp和396bp的反义和正义... RNA干扰属于转录后后基因基因沉默机制(PTGS),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沉默手段,用于基因表达和功能的研究。以成熟苹果的果皮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并克隆α-Farnesene合成酶基因(AFS),设计特异引物从AFS基因中扩增515bp和396bp的反义和正义基因片段,将正义和反义基因片段串联,把构成的长为911bp的DNA插到PBI121表达载体中,构建成可表达α-Farnesene合成酶双链RNA载体PBI-A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α-法尼烯合成酶 RNAI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在桃蚜-七星瓢虫化学通讯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帅帅 原国辉 +3 位作者 柴晓乐 郭线茹 滕小慧 李为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探明(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在瓢虫和蚜虫化学通讯中的意义,在Y形嗅觉仪中测试了桃蚜和七星瓢虫对(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单剂及一系列混剂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单剂对七星瓢虫成虫均有... 为了探明(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在瓢虫和蚜虫化学通讯中的意义,在Y形嗅觉仪中测试了桃蚜和七星瓢虫对(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单剂及一系列混剂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E)-β-法尼烯和(-)-β-石竹烯单剂对七星瓢虫成虫均有引诱作用,剂量阈值均为20μg。二者混合测试时,5μg(-)-β-石竹烯能抑制20μg(E)-β-法尼烯对七星瓢虫的引诱作用,但随着(-)-β-石竹烯添加量继续增加,混合物会重新变为引诱作用。与此相似的是,5μg或10μg剂量的(E)-β-法尼烯能显著抑制20μg(-)-β-石竹烯对七星瓢虫的引诱作用,但更高(E)-β-法尼烯剂量加入时,混合物也会重新恢复引诱功能。2种烯烃均对桃蚜有驱避作用,(E)-β-法尼烯的最低有效驱避剂量为0.4μg,(-)-β-石竹烯仅在最大剂量(20μg)测试时才有极显著驱避作用。20μg和40μg的(-)-β-石竹烯添加量可以抑制0.4μg(E)-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避作用,更高添加量会使混合物重新恢复驱避活性。当(-)-β-石竹烯剂量固定为20μg时,(E)-β-法尼烯以供试任何剂量混入均会产生行为学中性混合物。两种烯烃均能引诱七星瓢虫,驱避桃蚜,但以特定比例混合对两种昆虫均会变成行为学中性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桃蚜 (E)-β-法尼烯 (-)-β-石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新 刘庆忠 +4 位作者 张建鹏 吕慧贞 张元湖 李玲玲 李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利用RT-PCR技术从鸭梨的果皮中获得了一个全长为1824bp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α-Farnesene Synthase,PFS)克隆,该cDNA包含一个由1728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分子量约66kDa的57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RT-PCR技术从鸭梨的果皮中获得了一个全长为1824bp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α-Farnesene Synthase,PFS)克隆,该cDNA包含一个由1728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分子量约66kDa的57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与苹果中克隆到的AFS1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34%,且具有典型的萜类合成酶基因保守结构域。与来源于黄瓜、杉树、松树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 α-法尼烯合成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胁迫对酥梨贮藏期间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守江 王海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1-263,共3页
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 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变化以及果实的贮藏品质有一定影响,且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变化与酥梨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贮前超低氧处理3、5 d果实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梨 低氧胁迫 Α-法尼烯 共轭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在玉米中的转化与筛选
10
作者 邢小龙 常纪苹 +2 位作者 付忠军 胡德升 胡彦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为获得转基因抗虫玉米,将[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导入玉米,并进行鉴定和筛选。在[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的两端分别添加Nco I和Bam H I酶切位点,并进行人工合成。将EβF合成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 FGC5941连接,经双酶... 为获得转基因抗虫玉米,将[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导入玉米,并进行鉴定和筛选。在[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的两端分别添加Nco I和Bam H I酶切位点,并进行人工合成。将EβF合成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 FGC5941连接,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 FGC5941-EβF构建成功;载体p FGC5941-EβF转化农杆菌EHA105后用玉米芽尖侵染法将EβF合成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对转化植株进行除草剂抗性筛选以及EβF合成酶基因和bar基因的PCR鉴定后,共得到1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EβF)合成酶基因 玉米 表达载体构建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梨中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分离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朋 陈新 +1 位作者 吕慧贞 张元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研究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了解鸭梨虎皮病发生的分子基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鸭梨果皮中α-法尼烯含量;经过RT-PCR扩增首次得到了1824bp鸭梨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GenBank注册号DQ364626),使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 研究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了解鸭梨虎皮病发生的分子基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鸭梨果皮中α-法尼烯含量;经过RT-PCR扩增首次得到了1824bp鸭梨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GenBank注册号DQ364626),使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性。PFS基因在鸭梨果皮中的表达量最高,叶中的次之,茎、花、根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二苯胺(DPA)推迟而1-甲基环丙烯(1-MCP)抑制了低温冷藏的鸭梨果皮中PFS基因的表达和α-法尼烯的释放。α-法尼烯的积累量与PFS基因的表达量之间存在很高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皮病 鸭梨α-法尼烯合成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来源法尼烯合成酶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闻文 王均华 +1 位作者 李由然 石贵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9-85,共7页
法尼烯是一种倍半萜化合物,在食品、香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法尼烯合成酶是法尼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对法尼烯的合成有重要催化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了甜橙来源萜类合成酶(farnesene synthase from Citrus sinensis,FS... 法尼烯是一种倍半萜化合物,在食品、香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法尼烯合成酶是法尼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对法尼烯的合成有重要催化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了甜橙来源萜类合成酶(farnesene synthase from Citrus sinensis,FSCS)基因Fscs,通过异源表达对其进行了功能鉴定,研究了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并将其应用于酿酒酵母法尼烯合成。结果显示,在以法尼基焦磷酸为底物时,FSCS可催化其生成α-法尼烯;Mg ^(2+)为酶必需的辅因子,K^(+)可促进产物生成,8 mmol/L以上Mn^(2+)对产物生成有抑制作用,最适金属离子条件为30 mmol/L Mg^(2+),40 mmol/L K^(+);最适反应温度为20℃,酶对高温耐受性差。将酶学性质应用于酿酒酵母重组表达菌株,最适金属离子条件下法尼烯产量提升了30%,达到43.76 mg/L;温度条件的改变对发酵后期法尼烯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研究对一种新的萜类合成酶进行了功能表征,并通过酶学性质研究为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生产法尼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烯合成酶 酶学性质 法尼基焦磷酸 倍半萜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法尼烯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慧 陈胜玲 +1 位作者 徐建中 张伟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14,共6页
由可再生原料微生物生产α-法尼烯是一种有前途的替代传统石油基工艺的方法。尽管已经报道α-法尼烯可以通过常规模型菌株如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异源产生,但是其发酵规模不易扩大。巴斯德毕赤酵母是生产类异戊二烯的良好平台且可高密度培... 由可再生原料微生物生产α-法尼烯是一种有前途的替代传统石油基工艺的方法。尽管已经报道α-法尼烯可以通过常规模型菌株如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异源产生,但是其发酵规模不易扩大。巴斯德毕赤酵母是生产类异戊二烯的良好平台且可高密度培养,具有大规模生产α-法尼烯的潜力。在该项研究中,首先确定tHmg1,IDI1,ERG19,AFSLERG20是甲羟戊酸途径和α-法尼烯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基因。然后对限速酶基因进行组合过表达并优化基因拷贝数以平衡代谢路径增大流向α-法尼烯合成的代谢通量,最终获得菌株F16,其α-法尼烯产量为(1.09±0.02)g/L。最后,通过外源添加不饱和脂肪酸促进α-法尼烯分泌到细胞外,当培养基添加20 mmol/L的油酸,在摇瓶中获得最高的α-法尼烯产量约1.40 g/L[0.32 g/g细胞干重(dry cell weight,DCW)]。这是出发菌株F1产量的3.1倍。该研究是首次以巴斯德毕赤酵母作为底盘微生物细胞来生产α-法尼烯,并为其他倍半萜的异源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 巴斯德毕赤酵母 甲羟戊酸途径 Α-法尼烯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释放E-β-法尼烯对黄山贡菊蚜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海波 刘玉军 陈龙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为评价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将EβF加入缓释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将其释放到黄山贡菊田中,利用昆虫诱捕器并结合田间观察,调查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 为评价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将EβF加入缓释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将其释放到黄山贡菊田中,利用昆虫诱捕器并结合田间观察,调查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βF能够有效降低黄山贡菊无翅蚜虫的种群数量(2015:P<0.01,2016:P<0.01),而对有翅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对瓢虫类(2015:P<0.05,2016:P<0.05)、食蚜蝇类(2015:P<0.01,2016:P<0.05)天敌有较好的吸引作用。该结果证实,EβF对黄山贡菊蚜虫及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可以作为黄山贡菊蚜虫综合治理的潜在措施,以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E-β-法尼烯(EβF) 蚜虫 自然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β-法尼烯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嗅觉选择行为及取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悦 汪娟 +2 位作者 马雪 熊仁次 姚永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5-1102,共8页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以下简称EβF)后的行为反应,为调控利用天敌治理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的嗅...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以下简称EβF)后的行为反应,为调控利用天敌治理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的嗅觉行为选择,以及在棉花植株上释放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对棉蚜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EβF剂量为20和40μL/mL时,可引起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嗅觉选择行为反应;EβF处理剂量为10、20、40μL/mL时,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的成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适宜的EβF剂量可引起2种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选择行为,EβF对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星瓢虫 龟纹瓢虫 [反]-β-法尼烯 嗅觉选择行为 取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关键节点基因缺损对法尼烯合成的影响
16
作者 王均华 付闻文 +6 位作者 李由然 朱惠霖 徐沙 石贵阳 张梁 丁重阳 顾正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I0001,I0002,I0003,共10页
以法尼烯为评价效应物,研究了缺损乙醇合成途径、甘油合成途径、胞质乙酰辅酶A转运途径和法尼基焦磷酸消耗支路关键基因对酿酒酵母WHE4菌株合成法尼烯的影响。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8株关键基因缺损菌株。结果表明,与WHE4菌... 以法尼烯为评价效应物,研究了缺损乙醇合成途径、甘油合成途径、胞质乙酰辅酶A转运途径和法尼基焦磷酸消耗支路关键基因对酿酒酵母WHE4菌株合成法尼烯的影响。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8株关键基因缺损菌株。结果表明,与WHE4菌株相比,缺损乙醇脱氢酶基因ADH3-6对乙醇和法尼烯产量没有影响;单独缺损甘油三磷酸脱氢酶基因GPD1和GPD2使甘油积累量分别降低了15%和34%,缺损半乳糖激酶基因GAL1、GAL7、GAL10下调了甲羟戊酸途径所有基因转录水平,它们的缺损均不能提高菌株的法尼烯产量;缺损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BTS1和二酰基甘油二磷酸磷酸酶基因DPP1,法尼烯产量提高了29%,在5 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菌株WHE4-33(WHE4 Δbts1,Δdpp1)的法尼烯产量达到1 578.91 mg/L。该研究对甲羟戊酸途径上游和下游关键节点基因进行了缺损影响法尼烯合成研究,为构建酿酒酵母萜类化合物高效平台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烯 基因敲除 乙醇 甘油 GAL启动子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对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索江涛 饶景萍 +1 位作者 付润山 李菲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60,共6页
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处理后,置(0±0.5)℃,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各项指标,观察和统计虎皮病的发生情况。1-MCP处理明显... 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处理后,置(0±0.5)℃,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各项指标,观察和统计虎皮病的发生情况。1-MCP处理明显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了乙烯峰的出现;极显著地降低了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了多酚的含量。1-MCP极显著地控制了虎皮病的发生,降低了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红富士苹果 虎皮病 Α-法尼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晶 惠伟 +3 位作者 关军锋 郭彩琴 王萍 徐晓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7-984,共8页
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0.5和1.0μL·L-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2±0.5)℃冷藏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抑制效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分别考察了采收期(9月5日、15日、25日)和贮藏包装方式(纸箱和塑料箱)对1-MCP控制砀... 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0.5和1.0μL·L-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2±0.5)℃冷藏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抑制效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分别考察了采收期(9月5日、15日、25日)和贮藏包装方式(纸箱和塑料箱)对1-MCP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0.5和1.0μL·L-11-MCP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梨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且1.0μL·L-11-MCP处理效果更佳;延迟采收能显著降低黑皮病发病率,并以9月下旬采收、1.0μL·L-11-MCP处理的果实黑皮病发病率最低(0.0%);1-MCP处理时塑料箱包装和纸箱包装在黑皮病发病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纸箱较塑料箱包装的果实腐烂率高.(2)随着1-MCP处理浓度增加,冷藏过程中梨果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对果实丙二醛(MDA)和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剧,使之维持较高抗氧化活性;同时也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的上升,且抑制程度越明显,果实黑皮指数越低.研究表明,1-MCP通过保持果皮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法尼烯代谢两条途径共同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9月下旬采收的果实采用1.0μL·L-11-MCP处理控制黑皮病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酥梨 黑皮病 1-甲基环丙(1-MCP) 采收期 包装方式 Α-法尼烯 共轭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新玲 阚炜 +1 位作者 黄文耀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0-664,共5页
利用AccuModel和PowerFit软件比较了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类似物与EBF的结构相似性 ,并对非EBF系列物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氟取代化合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两端进行取代修饰 ,所得化合物EBF0 4... 利用AccuModel和PowerFit软件比较了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类似物与EBF的结构相似性 ,并对非EBF系列物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氟取代化合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两端进行取代修饰 ,所得化合物EBF0 4 ,EBF0 5 ,EBF12与EBF结构最相似 ;非EBF系列化合物的扭转角 (H2 5 C4 C5 C1和C5 C6 C7 C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β-法尼烯 法尼烯 结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互利素和蚜性信息素及其组合调控大草蛉行为的效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林 张新亭 +4 位作者 周宁宁 叶火香 余继忠 祝愿 韩宝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37-1546,共10页
茶蚜群聚于茶梢上刺吸,而茶梢是加工名优茶的原料,不便施药治蚜。大草蛉虽是茶蚜主要天敌之一,但在自然情况下不足以控制茶蚜。遂探讨以茶梢互利素、蚜虫性信息素及其组合引诱大草蛉制约茶蚜的技术。使用顶空吸附法采集蚜害茶梢和健康... 茶蚜群聚于茶梢上刺吸,而茶梢是加工名优茶的原料,不便施药治蚜。大草蛉虽是茶蚜主要天敌之一,但在自然情况下不足以控制茶蚜。遂探讨以茶梢互利素、蚜虫性信息素及其组合引诱大草蛉制约茶蚜的技术。使用顶空吸附法采集蚜害茶梢和健康茶梢挥发物,经GC-MS分析发现蚜害茶梢(E)-2-戊烯醛、苯甲醛和α-法尼烯的含量丰富。将蚜害茶梢挥发物中16种主要成分、蚜虫性信息素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以及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的2∶2∶6比例混合物分别制成味源,这19种味源的剂量都是200!g。经检测发现荆芥醇、荆芥内酯、α-法尼烯、(E)-2-戊烯醛和苯甲醛引起大草蛉的EAG值明显大于其它13种单组分引起的EAG值,而小于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混合物引起的EAG值。再将荆芥内酯和荆芥醇分别按7种比例配成7种味源,还把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的2∶2∶6比例混合物、以及(Z)-3-己烯-1-醇、(E)-2-戊烯醛、(E)-2-己烯醛、苯甲醛和α-法尼烯分别作为味源,用这13种味源分别制成的诱芯于秋季茶园中诱集大草蛉,每个诱芯含有信息物质总量是10 mg,结果表明: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混合物的诱效最强,称为大草蛉诱集剂;荆芥内酯和荆芥醇1∶9或0∶10比例的混合物诱效次之。深秋置大草蛉诱集剂诱芯于蚜群中,可诱来许多大草蛉成虫捕食茶蚜,并产卵于茶园中而增加大草蛉幼虫越冬基数,翌年春季就近捕食越冬蚜卵孵化的茶蚜。该诱集剂及其使用技术可作为一种治理茶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互利素 蚜虫性信息素 茶蚜 大草蛉 行为调控 草蛉诱集剂 荆芥醇 Α-法尼烯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