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管见——兼论中国古代不采法定证据制度 被引量:4
1
作者 莫家齐 《现代法学》 1985年第2期63-67,共5页
南宋末年成书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汇集南宋后期福建、湖南等地有名望的地方官理断民讼的判词一百三十二件,是我们研究宋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司法官重视证据的收集,审查和使用的材料,尤其值... 南宋末年成书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汇集南宋后期福建、湖南等地有名望的地方官理断民讼的判词一百三十二件,是我们研究宋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民事诉讼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司法官重视证据的收集,审查和使用的材料,尤其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证据制度 司法官 中国古代法 中国封建社会 提供证据 南宋后期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刑讯逼供 封建国家 书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2
作者 樊崇义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35-40,共6页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无论在法学理论,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它是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理判决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名称、性质、特点,及其创立和发展过程,在法学界说法不一。
关键词 诉讼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 证据 刑讯逼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调查研究 自由心证 办案人员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诉证据制度宜定名为综合证据制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黎明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23-24,共2页
我国的刑诉证据制度,长期以来被称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实事求是,是我国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指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去。可是,如把我国的刑诉证据制度,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我国的刑诉证据制度,长期以来被称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实事求是,是我国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指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去。可是,如把我国的刑诉证据制度,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这就值得商榷了。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并不能反映我国证据制度的特点,这里涉及到应当怎样认识我国刑诉证据制度的问题。刑诉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就取舍、判断和运用证据来查案定案等所作的一系列规定。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证据制度产生以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刑诉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是指借助“神”的力量来考查当事人以确定其是否有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 刑诉 自由心证制度 刑事诉讼法 办案人员 司法实践 社会主义 指导原则 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诉证据制度不宜定名为综合证据制度
4
作者 张弢 卫东 《现代法学》 1986年第3期28-29,共2页
《法学季刊》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王黎明同志的《我国刑诉证据制度宜定名为综合证据制度》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文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现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供商榷。刑诉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于证据、证据来源、证... 《法学季刊》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王黎明同志的《我国刑诉证据制度宜定名为综合证据制度》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文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现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供商榷。刑诉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于证据、证据来源、证据种类以及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所作的规定的总和。我们认为,刑诉证据制度的定名应反映出该种刑诉证据制度的本质特征。纵观历史上出现过的几种刑诉证据制度,无一不是遵循这一原则而定名的。神示证据制度之所以称之为“神示”,是因为在这种证据制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证据制度 刑诉法 诉讼证据 定名 审查判断 实事求是 本质特征 综合 自由心证 证据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证据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裴苍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于证据效力的研究裴苍龄证据效力是指证据在证明中所起的和可能起到的作用。证据效力的研究主要涉及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是证据法学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期能4丈到抛... 关于证据效力的研究裴苍龄证据效力是指证据在证明中所起的和可能起到的作用。证据效力的研究主要涉及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证据力和与之有关的问题是证据法学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期能4丈到抛砖引玉之效。一证据的自然效力和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证据能力 法律效力 证据效力 法定证据制度 证明力 实质效力 盖然效力 证据的关联性 确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心证”不是我国判断证据的原则 被引量:2
6
作者 霍震 《现代法学》 1982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判断证据应否采取“自由心证”原则,目前,法学界存在着争论,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自由心证”也称“内心确信”。这一原则,是指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取舍,法律不预先给法官规定使用的...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判断证据应否采取“自由心证”原则,目前,法学界存在着争论,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自由心证”也称“内心确信”。这一原则,是指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取舍,法律不预先给法官规定使用的规则和标准,而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心证 内心确信 资产阶级 证据 法律原则 法官 判断 证明力 法定证据制度 主观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
7
作者 聂世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4-37,共4页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问题的研究对刑事诉讼制度的研究,是刑事诉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向为诉讼法学界所重视。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与国家的历史类型和政治文化状况密切相关...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问题的研究对刑事诉讼制度的研究,是刑事诉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向为诉讼法学界所重视。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与国家的历史类型和政治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的诉讼制度,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证据制度。近些年内,一些学者所撰写的专著、教材及论文中对刑事证据制度作了专门的研究和阐述。大家对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所实行的证据制度,在认识上意见基本一致。但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我们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证据理论 刑事诉讼制度 被告人 刑事证据制度 证明力 历史类型 法律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第三部分)——《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
8
作者 聂世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30-35,共6页
我国学者对自由心证制度的进步作用,肯定了以下几点:(1)自由心证制度的产生,从历史角度看,它反映了除封建地主、贵族以外各阶级群众的共同愿望,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封建的法定证据制度,搞刑讯逼供、有... 我国学者对自由心证制度的进步作用,肯定了以下几点:(1)自由心证制度的产生,从历史角度看,它反映了除封建地主、贵族以外各阶级群众的共同愿望,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封建的法定证据制度,搞刑讯逼供、有罪推定、主观妄断,只讲等级、不讲人道、侮辱人格、无视人权等,与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主张完全背谬的。“自由心证”制度是对封建的法定证据制度一个彻底否定。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 自由心证制度 刑讯逼供 资产阶级 内心确信 证据事实 法定证据制度 不轻信口供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第三部分)——《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
9
作者 聂世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57-59,82,共4页
4、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绝大多数学者在论著中都明确的指出;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否定,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的经济、政冶及科学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的诉讼法学者对法定证... 4、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绝大多数学者在论著中都明确的指出;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否定,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的经济、政冶及科学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的诉讼法学者对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一般概括为如下几点:(1)法定证据制度是封建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封建社会制度下,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谁要是占有了土地,谁就有了支配一切的权力。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证据制度 诉讼证据制度 证据理论 自由心证制度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国家 相适应 刑事诉讼 生产关系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第三部分)
10
作者 聂世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25-26,11,共3页
1.“实事求是的客观验证”完全符合我国的司法实际。我们党在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和发扬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证据口供都必须经过查对,反对逼供信,禁止肉刑的一整套指导原则,就包含着“实事求是的... 1.“实事求是的客观验证”完全符合我国的司法实际。我们党在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和发扬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证据口供都必须经过查对,反对逼供信,禁止肉刑的一整套指导原则,就包含着“实事求是的客观验证”的意思。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这些指导原则给予充分肯定。2.实行“实事求是的客观验证”原则,有利于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保障案件的质量;有利于克服和防止主观臆断,促使司法工作人员更加重证据,重视调查研究。建国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 刑事诉讼法 内心确信 调查研究 自由心证制度 不轻信口供 客观真实 主观臆断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
11
作者 丁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 ,我国的学者和诉讼实践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偏颇 ,不利于司法操作。笔者通过历史考察 ,认为查清案件的原本事实是古今所有诉讼制度追求的共同理想 ,依据对诉讼证明过程的分析 ,得出... 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 ,我国的学者和诉讼实践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偏颇 ,不利于司法操作。笔者通过历史考察 ,认为查清案件的原本事实是古今所有诉讼制度追求的共同理想 ,依据对诉讼证明过程的分析 ,得出了客观的原本事实并不能百分之百的实现的结论。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 ,正确理解“事实” ,采取切合实际的务实态度 ,以利于研究的开展和司法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本事实 证据 诉讼法 法定证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