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定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小波分析及动态模拟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桥云 杜世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67-70,共4页
本文首先对中国1994-2005年季货币乘数和法定准备金率进行墨西哥帽型小波变换,并通过分解与重构,定性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然后建立货币乘数变化的动态模型,进一步定量地解释中国近10年来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关键词 法定准备 货币乘数 小波分析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学分析——兼析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何以趋于弱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迎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6,共5页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银行监管的新发展、直接融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占比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及资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迎春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6,共3页
在我国近年经济过热背景下,中央银行频繁使用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可用资金比例则降低,从而引起流动性压力加大,这就需要通过改变其资产结构,增加流动性资产占比来储备流动性,而资... 在我国近年经济过热背景下,中央银行频繁使用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可用资金比例则降低,从而引起流动性压力加大,这就需要通过改变其资产结构,增加流动性资产占比来储备流动性,而资产结构改变又会致使其收入结构改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存款准备 商业银行 资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婧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本文从准备金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微观机理出发,分解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对货币市场资金的影响,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不同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同;随后建立模型,将201... 本文从准备金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微观机理出发,分解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对货币市场资金的影响,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不同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同;随后建立模型,将2010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涨周期区分为两个阶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不同期限和品种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最后解释了2010年末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更大的原因,并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超额准备 同业拆借利 回购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楠楠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应尽快利用货币、财政手段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彦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77-78,共2页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迎春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2,共3页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银行监管的新发展、直接融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占比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顾、影响因素分析与走势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西南金融》 2015年第9期66-70,共5页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GDP增速、M2增速走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未来的走势,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将趋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放准备 GDP增速 M2增速 外汇占款增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看紧缩流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邵川 《济南金融》 2007年第5期20-21,24,共3页
本文从紧缩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动机与效应,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得出近期法定准备金率工具的主要目标是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回笼基础货币、收缩金融体系过剩流动性的结论。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超额存款准备 公开市场操作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芳 李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9,56,共8页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国内经济增长水平,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有直接和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付清算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对超...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国内经济增长水平,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有直接和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付清算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对超额准备金率的稳步下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超额准备 超额准备金利 法定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影响银行风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1,共4页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风险 法定存款准备 不良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祁绍斌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0-52,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华 田素乐 《地方财政研究》 2007年第5期8-9,共2页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4月5日宣布将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于2007年4月16日起开始执行。这是央行继2006年7月份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至10.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4月5日宣布将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于2007年4月16日起开始执行。这是央行继2006年7月份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至10.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从而减少社会的货币供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效应分析 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货币供给量 存款总额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研究与借鉴 被引量:2
14
作者 纪敏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共3页
在韩国央行管理富余流动性的过程中,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在汇率制度弹性较弱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又未对整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市场条件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与... 在韩国央行管理富余流动性的过程中,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在汇率制度弹性较弱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又未对整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市场条件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与韩国当年的情景非常相似,可以考虑借鉴其成功经验,实施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既加强流动性管理,又可避免"一刀切"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边际存款准备 法定存款准备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现象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峰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53-55,共3页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和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模型分析和计量检验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特征,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准备 法定存款准备 基础货币 流动性 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难生实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国刚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实践效应 政策功能 百分点 央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措施
17
作者 刘仲生 《山东金融》 1997年第11期58-58,共1页
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措施刘仲生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标,是寻求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控制货币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不仅要注重准备金制度对于保证金融系统安全性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准备金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1.改革... 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措施刘仲生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标,是寻求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控制货币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不仅要注重准备金制度对于保证金融系统安全性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准备金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1.改革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简化现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 存款准备金比 法定准备 人民银行 法定准备率 存款准备 存款准备 金融机构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对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1 位作者 王静 段亚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法定存款准备 考核方法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操作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小荣 尹继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3,90,共6页
近年来,在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较为频繁。为了降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冲击力度,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采取提前告知的策略;政策操作呈现"高频率、小幅度"的特点;为了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近年来,在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较为频繁。为了降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冲击力度,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采取提前告知的策略;政策操作呈现"高频率、小幅度"的特点;为了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对不同存款机构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从政策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的适时调整,对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都发挥着积极的调控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将存款准备金政策培育为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并对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 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提前告知 保证金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是必由之路——中国利率调整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宪容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3-47,共5页
近一年来,利率问题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表现为央行利率调整之频繁,也表现为利率调整争论之不断.2003年9月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3月和4月分别实... 近一年来,利率问题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表现为央行利率调整之频繁,也表现为利率调整争论之不断.2003年9月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3月和4月分别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特别是央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挡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不能上浮).最近又上调国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同时宣布取消两年期小额外币存款的利率上限.而与此同时,有关利率是否应调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 央行 中国 法定存款准备 大金融 贷款利浮动区间 再贷款浮息制度 问题 焦点 百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