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洋政府时期法官群体的物质待遇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毕连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中国近代法官的物质待遇主要体现为官俸。基于司法独立的考虑,北洋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官官俸法规,然而,法官的官俸既无法与国外法官相比,也不及国内行政官优越,加之近代中国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官薪俸常常被拖欠数月之久,正常生活受... 中国近代法官的物质待遇主要体现为官俸。基于司法独立的考虑,北洋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官官俸法规,然而,法官的官俸既无法与国外法官相比,也不及国内行政官优越,加之近代中国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官薪俸常常被拖欠数月之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物质待遇的缺乏造成了司法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了司法威信的缺失、法官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的阙如,也间接导致了司法腐败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 法官群体 物质待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前法官信任状况之我见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晓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关键词 法官群体 角色层次 职业价值观 特殊信任 社会角色 普遍信任 制度层次 个体层次 法律专业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的理性与德性——法官素质的培育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4-85,共2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故有其人,然后有法;有其法,尤贵有人。"在法治社会中,作为社会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独立、公平正义等诸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官。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如中国古代从未出现一个具...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故有其人,然后有法;有其法,尤贵有人。"在法治社会中,作为社会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独立、公平正义等诸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官。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如中国古代从未出现一个具备专门知识的法官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群体 法官素质 形式理性 德性 法治社会 司法独立 中国古代 培育 社会救济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司法公信力脉象与维护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3,共4页
社会转型期,司法遭遇公信力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社会控制手段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分析中国司法面临的特定社会环境后发现,人际信任缺乏、法院独立审判权根基不牢,法官群体社会认同度不高,司法公开透明不足以及公众法律... 社会转型期,司法遭遇公信力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社会控制手段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分析中国司法面临的特定社会环境后发现,人际信任缺乏、法院独立审判权根基不牢,法官群体社会认同度不高,司法公开透明不足以及公众法律信仰缺失是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维护司法公信力是个系统工程,亟需在提升全民法律信仰,建立体现依法治国本质要求的体制,加强司法公开,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和公正、高效地办好每一个案件等方面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信力 法官群体 法律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