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官管理的中国范式及其限度(1937—2012) 被引量:6
1
作者 艾佳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91-103,共13页
透过中国司法实践中的五大法官管理制度,总结出中国法官管理范式的三大特点——非职业化、地方化与行政化。借助谱系学的方法和历史"长焦"镜头透视该管理范式的"开端"和初次"出现"并进一步运用"语境... 透过中国司法实践中的五大法官管理制度,总结出中国法官管理范式的三大特点——非职业化、地方化与行政化。借助谱系学的方法和历史"长焦"镜头透视该管理范式的"开端"和初次"出现"并进一步运用"语境论"的研究思路,在重构该范式意欲针对的常规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考察在当年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条件和其他各种制约条件下该管理范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常规社会问题已然悄然转变的今天,由于这一基于路径依赖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无法有效解决几度"更新换代"后的司法管理新问题,在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有效解决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的思路来重新理解和改革中国法院的法官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法官管理模式 谱系考察 语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宪法指引理顺法官管理规则体系
2
作者 郭延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64,共13页
目前我国在位阶上居于法律层次的法官管理规则过于简略,于是各级法院本身成了法官管理规则的主要制定主体。各级法院制定法官管理规则都没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由于各级法院制定的法官管理规则游离于法定监督之外,运行中的法官管理体... 目前我国在位阶上居于法律层次的法官管理规则过于简略,于是各级法院本身成了法官管理规则的主要制定主体。各级法院制定法官管理规则都没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由于各级法院制定的法官管理规则游离于法定监督之外,运行中的法官管理体系呈现各种混乱现象。我国应循宪法的规定或精神理顺法官管理规则体系,其基本要求是: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以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形式形成法官管理所需的法律位阶的规范体系;如有必要,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也可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就法官管理的改革事项制定试行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就我国《法官法》等法官管理法律所规定的事项制定实施细则;中国法官协会应当制定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地方各级法院不适合制定任何形式的法官管理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管理 规则体系 规则制定权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官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10
3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8,共8页
法官管理制度是指依法规定法官的资格、任免程序、明确法官的职责、确立法官的地位和法官的等级、对法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保障法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规定法官的考核、晋升等制度。—、新中国法官管理制度的发展新中国法官管... 法官管理制度是指依法规定法官的资格、任免程序、明确法官的职责、确立法官的地位和法官的等级、对法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保障法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规定法官的考核、晋升等制度。—、新中国法官管理制度的发展新中国法官管理制度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管理 法官 制度改革 司法审判 抽样调查 内容改革 个人负责制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法院组织法 法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管理制度与司法行为理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傅爱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7,共10页
完善的法官管理制度既可以避免法治沦为法官的专断之治,也能够保护法官的智识性、伦理性与交互性等动机。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法官绩效考核制度并不能保护这些动机。该项制度的不足源于现有司法行为理论的错误。因此,在构建... 完善的法官管理制度既可以避免法治沦为法官的专断之治,也能够保护法官的智识性、伦理性与交互性等动机。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法官绩效考核制度并不能保护这些动机。该项制度的不足源于现有司法行为理论的错误。因此,在构建完善的法官管理制度过程中,应以司法行为的"社会人"理论取代"经济人"理论,并将其作为法官管理制度研究的基础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管理制度 法官绩效考核制度 司法行为理论 “经济人” “社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民事诉讼中的案件管理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兼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案件管理经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桂明 吴如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0,共8页
案件管理制度是近年来西方国家为应对民事司法拖延的现状所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虽然围绕案件管理制度仍存在争议,但不能忽视其在促进"接近正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美国法院通过... 案件管理制度是近年来西方国家为应对民事司法拖延的现状所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虽然围绕案件管理制度仍存在争议,但不能忽视其在促进"接近正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美国法院通过案件管理实现案件的分流及通过简易判决对案件进行过滤,其案件管理的范围包括程序管理和证据管理两种类型。案件管理制度的发展导致了"管理型法官"的出现。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并非如某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也不一定就是我国未来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走向。也许案件管理制度下的当事人主义才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案件管理 管理法官 集中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层设计视角下的中国司法改革战略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惠岭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2期21-26,共6页
司法改革的外向性、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会给改革顺利推进增添一些困难,但只要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对各项司法改革措施作出科学的战略安排,就能够避免"补丁式"的改革,最终实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 司法改革的外向性、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会给改革顺利推进增添一些困难,但只要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对各项司法改革措施作出科学的战略安排,就能够避免"补丁式"的改革,最终实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新型司法制度 法官管理 审判权 监督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