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以法官审判行为为例的场域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瞿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31-36,80,共7页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域"等多重场域中,而"多重场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场域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多重场域的影响与法官的审判行为发生冲突时,法官的审判行为就具有了选择的可能,这种经过选择的审判结果往往是偏离法律规范的,而隐藏在背后主导法官审判选择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法官审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审判独立之现实障碍及其实现方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月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当前在我国,一方面对法官审判独立的社会需求日趋迫切,另一方面法官审判独立尚存诸多现实障碍,如司法体制积弊、公众观念误区、行政管理特质、法官素质参差、保监机制缺乏等,惟有对障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剖析,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当前在我国,一方面对法官审判独立的社会需求日趋迫切,另一方面法官审判独立尚存诸多现实障碍,如司法体制积弊、公众观念误区、行政管理特质、法官素质参差、保监机制缺乏等,惟有对障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剖析,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主要可从更新司法理念,加强立法工作,推进司法改革,打造职业法官以及构建保监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探索法官审判独立之实现方略,从而促使和确保法官审判独立真正意义上较高质量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审判独立 司法体制 法官素质 司法改革 法官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析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3
作者 黄进才 林世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人民法院内部建立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将是解决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理和判决严重分离的有效制度 ,它坚持了合法、独立、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妥善处理了法院独立审判、院长领导审判工作、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三大基本关系 ,藉此增... 在人民法院内部建立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将是解决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理和判决严重分离的有效制度 ,它坚持了合法、独立、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妥善处理了法院独立审判、院长领导审判工作、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三大基本关系 ,藉此增强了法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 ,提高了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制度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影响法官审判中立的三个基础性障碍
4
作者 傅蔚蔚 张旭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审判中立 法官审判 三个基础 法官素质 司法独立 当事人 审判委员会 审判独立 合议庭 法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5
作者 吴培洪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54,共3页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吴培洪在人民法院内实行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可以增强审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是指独任庭...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吴培洪在人民法院内实行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可以增强审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是指独任庭审判人员和合议庭审判人员对具体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 审判委员会 合议庭 审判人员 审判工作 民事诉讼法 法院独立审判 人民法院 主审法官责任制 独任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独立审判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史焕章 蒋集耀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法官独立审判 法官法》 法院独立审判 司法权 行使审判 思维方式 司法独立 法律规范 人民法院 法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独立审判的探索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法官独立审判 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对司法不公现象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8
8
作者 秦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35-40,共6页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决不是法律规范的机械适用者,他受到多重角色期待的外在约束。作为社会人的法官分化为“法律世界中的法官”、“权力结构中的法官、“社会文化中的法官”三种角色,潜伏着角色冲突的可能性。角...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决不是法律规范的机械适用者,他受到多重角色期待的外在约束。作为社会人的法官分化为“法律世界中的法官”、“权力结构中的法官、“社会文化中的法官”三种角色,潜伏着角色冲突的可能性。角色规范的主导性、司法是否独立、法律精神与文化观念的吻合程度是影响法官角色冲突的重要变量。对法官司法不公现象应作理性透视。从体制入手,为司法建立和谐的规范环境是实现法官依法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审判 法官角色 社会学分析 角色冲突 司法不公 法律规范 角色规范 角色期待 司法权 行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案定编与法官员额的模型测算 被引量:9
9
作者 屈向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80,共21页
实行法官员额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应当立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现状和法官工作实际,又必须依托科学严谨、全面翔实的数据分析。但现有研究大多焦聚于"谁来当法官"的任职资格分析,却多少忽视了"需要多少法官"这一前... 实行法官员额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应当立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现状和法官工作实际,又必须依托科学严谨、全面翔实的数据分析。但现有研究大多焦聚于"谁来当法官"的任职资格分析,却多少忽视了"需要多少法官"这一前置性问题。为了提高法官员额配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借鉴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建模方法,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将法官工作量作为确定法官员额的唯一解释变量,而后建立以案件类型、工作任务、任务频数、任务复杂性为核心的法官工作负荷模型,尝试通过计算法官工作量测算法官员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定编 法官员额审判负荷案件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官酌处权实践价值的探讨
10
作者 汪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0-115,共2页
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法官酌处权,主要指法律授权法官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斟酌案情、裁量刑罚的权力。法律对这些条件和范围不作详尽冗杂的规定,而留给法官以相当大的裁量余地。法官酌处权问题在西方法学界已争论了近百年,但在我国法... 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法官酌处权,主要指法律授权法官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斟酌案情、裁量刑罚的权力。法律对这些条件和范围不作详尽冗杂的规定,而留给法官以相当大的裁量余地。法官酌处权问题在西方法学界已争论了近百年,但在我国法学界几乎还是一个空白。开展法官酌处权的研究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上讲,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德曾经谈到:“几乎法理学的全部问题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自由裁量还是严格规则……”。从实践价值来看,主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酌处权 法官审判 司法活动 严格规则 法律授权 司法人员 法学界 自由裁量 刑罚 法律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公开审判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辉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和公开。要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关键是要贯彻公开审判制度。全面地理解公开审判制度的内涵,是这一制度得到正确实施的前提。公开审判制度应当包括公开的对象、公开的环节、公开的案件三个方面的涵义。为了切... 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和公开。要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关键是要贯彻公开审判制度。全面地理解公开审判制度的内涵,是这一制度得到正确实施的前提。公开审判制度应当包括公开的对象、公开的环节、公开的案件三个方面的涵义。为了切实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应当建立禁止单方庭外接触制度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判制度,应当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诉讼主体制度以及后果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实施这一制度,有必要对合议庭评议是否公开、新闻监督与公开审判以及公开审理的实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公开审判制度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诉讼主体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新闻监督 法官独立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独立审判条款的完善及其配套改革 被引量:12
12
作者 童之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研究宪法条款的完善并不意味着主张修改宪法,尤其不意味着主张很快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现行宪法第126条有较大瑕疵,难以作为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有效保障;该条应循“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服从法律”的路径予以完善。同时,宪法... 研究宪法条款的完善并不意味着主张修改宪法,尤其不意味着主张很快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现行宪法第126条有较大瑕疵,难以作为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有效保障;该条应循“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服从法律”的路径予以完善。同时,宪法和法律还应为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一些切实、具体的保障,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在改革人民法院内部组织的同时,相对提高选举或任命法院组成人员的人民代表机关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第126条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 法官任职保障 修改宪法 配套改革 独立审判 独立行使 人民法院 审判 现行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审法官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引言为强化合议庭职责,要放权给审判员,放权不是一齐放,而是逐步地放,要因案而放、因人而放。所谓因人而放,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放,而是先放权给一部分政治好,业务强,有驾驭庭审能力的审判员。先把一些案件的审判权交给他们,给他... 引言为强化合议庭职责,要放权给审判员,放权不是一齐放,而是逐步地放,要因案而放、因人而放。所谓因人而放,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放,而是先放权给一部分政治好,业务强,有驾驭庭审能力的审判员。先把一些案件的审判权交给他们,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法庭上又审又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审法官 法官独立审判 审判方式改革 审判 合议庭职责 法院独立审判 职务行为 审判委员会 法官职权 人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先雄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50-63,共14页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是指行政诉讼程序在回应起诉人的实体诉求、实现公平正义方面的“无效果”或者“低效率”。这一现象可被分为五种现实类型:实体诉求被裁驳类、实体诉求被转回行政机关类、二审以上程序被高频率使用类、多个关联诉... 行政诉讼“程序空转”是指行政诉讼程序在回应起诉人的实体诉求、实现公平正义方面的“无效果”或者“低效率”。这一现象可被分为五种现实类型:实体诉求被裁驳类、实体诉求被转回行政机关类、二审以上程序被高频率使用类、多个关联诉讼包裹一个实体性诉求类和胜诉判决“聊胜于无”类。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行政诉讼法规范的不足、缺失或者被机械适用,是部分间接原因;法官们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动力、能力与资源不足,是直接原因;行政审判的内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乃深层原因。为尽可能减少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除了明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范的适用规则、加强行政审判法官的专业化及职业保障等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着力改善行政审判的内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程序空转 行政审判法官 司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陪审法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制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一怀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加拿大的陪审制度属于英美式的陪审团制。为更好地实现审判公正的目标,加拿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审前偏见”被分为“利害偏见”、“特定偏见”、“一般偏见”和“顺应性偏见”等四种类型,并有“司... 加拿大的陪审制度属于英美式的陪审团制。为更好地实现审判公正的目标,加拿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审前偏见”被分为“利害偏见”、“特定偏见”、“一般偏见”和“顺应性偏见”等四种类型,并有“司法指导”、“绝对回避”、“有因回避”、“改变审判地点”和“法官独立审判”等救济方法。加拿大的经验对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陪审法 救济制度 陪审团制 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制度 改革 法律制度 陪审员 法官独立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