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法官伦理的缺失与法官伦理视角下的司法改革
- 1
-
-
作者
夏黑讯
-
机构
新疆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8-41,共4页
-
文摘
从内在视角出发,我国当前的法官伦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官对自身职业伦理的认识深度不够,法官队伍中缺乏稳定统一的价值标准,法官在司法的过程中缺少和当事人双方的对话沟通。导致当代中国法官伦理的缺失,既有政治原因——司法权的依附性;也有职业原因——法共体的生成滞后和社会原因——社会伦理的分化。因此,当前的司法改革在路径选择上,应坚持由上而下的改革路径;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更多地借鉴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就改革目标定位而言,司法的专业化和民主化应同时进行。
-
关键词
法官伦理
价值标准
诉讼模式
改革路径
目标定位
-
Keywords
Judge's ethics
worth standard
litigation mode
reform path
target position
-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法官伦理的范畴与价值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蒋爱荣
张海莹
-
机构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
文摘
法官伦理是对审判职业特点、职责要求与潜在行为规范、价值选择的高度抽象,又是富有操守性的意志指引,同时法官伦理又天然地要走向制度化。公正、中立、独立、唯法、廉明、统一等品格构成法官伦理的基本范畴;法官伦理的基本价值可归结为保障司法权持续有序运行,捍卫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奠定法官职业化基础,示范社会,斧正审判活动等方面。法官伦理乃是法官职业化的基本生命因子。
-
关键词
法官伦理
法官职业化
司法制度
中国
司法权
当事人权益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唐代法官职业伦理刍议
- 3
-
-
作者
孙宗龙
-
机构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传统法理的传承与创新"(18JF175)
-
文摘
唐代的法官群体既有专司审判的官吏,亦包括兼理审判的官员,是半职业性的分散群体。从传统中国语境下伦理的含义出发,唐代法官职业伦理的结构可以被概括为法官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事务之理两个层面,前者是对法官品质上的要求,后者体现为法官审理和裁判案件的原则和规范。唐代法官做人之道理包括德义有闻、清慎、正直及通达律令等,处理事务之理体现在据法断案、用法宽仁、处断平允及审断不滞等方面。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形成与法官所处之"位置"有关;同时,其亦可以为中国当前法官职业伦理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法官职业伦理
唐代
人理
事理
-
Keywords
professional ethics of judges
the Tang Dynasty
the principles to conduct oneself
the principles to handle affairs
-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