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庆株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7,共6页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有一种看法即现代进行的语法研究,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学 结构主义 法学史 语言共性 20世纪 语法体系 现代语言学 理论方法 语法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学史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勤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8,126-127,共4页
研究比较法学史的定义、内涵、起源和发展,分析比较法学史研究的作品与代表人物,可了解我国当前比较法学史研究的不足与问题点,开展比较法学史研究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改革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与学术价值。
关键词 法学史 比较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重要 《史》难写——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3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法学史 新时期 研究成果 汉语 科学研究 学术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序
4
作者 邢福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法学史 新时期 2008年 学术活动 法学 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自序
5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法学史 汉语 新时期 中国语言学 20世纪90年代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自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和非词——汉语语法学史札记之一
6
作者 方经民 《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18-20,共3页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学意义的术语引进中国,并且跟“字”加以区分的是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1907)。五十年代,《中国语文》、《文字改革》等刊物曾结合拼音化词儿连写问题和语法研究对词和非词问题不断展开讨论。1959年,吕叔湘曾撰文对过去的讨论作过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中等国文典》 札记 非词 语言学理论 语法研究 《中国语文》 文字改革 拼音化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研究:脉络、风雨、繁星——试评邵敬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7
作者 史有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161,共7页
之一:概观一部厚厚的《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邵敬敏著,商务印书馆,2011。以下简称《新时期》),放在桌上。将近700页的大书,充满着惊叹号,当然也夹杂着问号。虽则已经老眼昏花、精力日衰,虽则案头堆满索要的文稿,依然吸引着我,不能... 之一:概观一部厚厚的《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邵敬敏著,商务印书馆,2011。以下简称《新时期》),放在桌上。将近700页的大书,充满着惊叹号,当然也夹杂着问号。虽则已经老眼昏花、精力日衰,虽则案头堆满索要的文稿,依然吸引着我,不能不细品慢尝,静静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 法学史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邵敬敏著《汉语语法学史稿》
8
作者 方经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5-48,共4页
早就听说邵敬敏已完成大著《汉语语法学史稿》,然而好事多磨,直到八年后才得以拜读。其间,已有多部汉语语法学史著作问世,特别是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初版1983,修订本1986)和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1987)为汉语语法学史这门新兴... 早就听说邵敬敏已完成大著《汉语语法学史稿》,然而好事多磨,直到八年后才得以拜读。其间,已有多部汉语语法学史著作问世,特别是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初版1983,修订本1986)和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1987)为汉语语法学史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邵著后出转精,更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添写了新的一页。邵著是一部“史稿”,确实写出了“史”的特点。唐代著名史学专家刘知几指出,史有三长:才(方法)、学(资料)、识(观点),三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稿 法学史 邵敬敏 龚千炎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研究 朱德熙 语法体系 胡裕树 新著国语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状与前瞻: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建立、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汉语语法学史"作为汉语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讨论和分析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现状、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等问题,... 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建立、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汉语语法学史"作为汉语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讨论和分析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现状、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等问题,认为必须在"全球史观"的观照下,以一定的语法学思想为指导,以客观、公正、全面为评价尺度,充分挖掘语法研究史料,深入研究名家名作,全面总结专题研究进展,准确把握理论方法的嬗变,做到史实与评论相结合,回顾与展望相结合,才能编写出一部好的汉语语法学史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法学 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特点与中国语法学的研究——中国语法学史札记之一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1-3,共3页
一种语言的语法学,一般都是从分析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然后逐步认清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断揭示其结构规律,并经过归纳整理和全面总结,才构成为科学的系统的。也就是说,要研究好某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对它的性质特点有所认识,在一定意义... 一种语言的语法学,一般都是从分析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然后逐步认清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断揭示其结构规律,并经过归纳整理和全面总结,才构成为科学的系统的。也就是说,要研究好某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对它的性质特点有所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语言特点认识得愈清楚,语法学就研究得愈好。世界上许多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的语法研究,就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可是汉语的语法研究,却走的是与众不同的曲折道路。 我国关于语法现象的分析是比较早的。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的注解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涉及到自动与他动、单数与多数、修饰成分等;汉魏时期,开始了对虚词以及句、读、顿的研究;唐宋以后,研究的领域更是扩及到了句式、省略、倒装、词语搭配等许多方面。应该说,这些分析研究都是符合汉语实际的,能够反映汉语特点的。但是,一则它们是分散的、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二则它们只是训释经籍时顺便提及,属于训诂学的附庸,所以科学的语法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1898年《马氏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正式创立,是《马氏文通》使汉语语法研究脱离了训诂国学的范围和影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马氏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汉语特点 《马氏文通》 法学史 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事实 结构规律 语法现象 词语搭配 汉魏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广梅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本文探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行多角度研究,建立多样的汉语语法学史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新著国语文法 语法著作 中国语法学 法学 语法单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 体系 多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评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
12
作者 吴继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49,共5页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的评论,另一方面,借机求教于敬敏兄和其他方家。 一、“史”的脉络与论著的评述 汉语语法学史,既然为“史”,就应该勾划出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如此简单。语法学史的作者,面对的是汗牛充栋的学术文献,要写成“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稿》 传统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 几个问题 语法理论 语法专题 北京口语 描写语法学 勾划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中国语法学史稿》序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叔湘 《语文建设》 1987年第1期26-27,共2页
龚千炎同志写了一本《中国语法学史稿》,要我在书的前面写几句话。我想借此机会说说我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所遇到的问题的感想。第一部正式讲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到现在快有一百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汉语语... 龚千炎同志写了一本《中国语法学史稿》,要我在书的前面写几句话。我想借此机会说说我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所遇到的问题的感想。第一部正式讲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到现在快有一百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原则性问题也渐渐被人们看清楚了。有哪些问题呢?我以为有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史 汉语语法研究 龚千炎 《马氏文通》 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理论 一本 二字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大力开展法学史研究
14
作者 林夏 《现代法学》 1987年第1期22-27,共6页
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中产生、发展、变化的,因此,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逐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史等学科... 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中产生、发展、变化的,因此,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逐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史等学科。遗憾的是,法学史的研究至今还非常落后,许多领域几乎还是空白,高等政法院系既未开设法学史的课程,法学界也未编写出这一方面的专著,法学史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种状况应该说是极不正常的,应当迅速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史 法学体系 法学研究 法学教育 新兴学科 科学发展 研究方法 科学学 法制建设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韩国语本序
15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47,共3页
继《史稿》的日译本后又出版了韩国语译本,这不是偶然的。中国与日本、朝鲜是邻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2—3世纪(中国东汉末和三国时期)汉字文化就传入朝鲜,公元3—4世纪(中国晋朝时期)又传入日本,近代中国从日本也吸收了不少科... 继《史稿》的日译本后又出版了韩国语译本,这不是偶然的。中国与日本、朝鲜是邻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2—3世纪(中国东汉末和三国时期)汉字文化就传入朝鲜,公元3—4世纪(中国晋朝时期)又传入日本,近代中国从日本也吸收了不少科技文化。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各方面的来往和交流就大大地加强了,语言科学自然也不能例外。 近年中国语言学发展较快,尤其是语法学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术界所瞩目。80年代中国语法学的鲜明标志是:务实与创新的结合,语法现象的详尽描写和深入分析;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提出及其运用;共时与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韩国语 稿》 语法研究 译本 吕叔湘 汉语特点 中国语言学 80年代 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日译本序
16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15,共2页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语法学又是一门不年青的科学了。 又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来自西方,这话也是又对又不对。就拿《马氏文通》来说吧,它固然模仿拉丁语法,用西方的语法框架来套汉语的材料;但是它也大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成果,例如关于句、读、顿的理论,关于虚词尤其是助字的理论,关于句式、语序、省略、倒装的说法,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氏文通》应该看作是中国语法研究与西方语法学的交汇和融合。人类文明进化史表明,学科创建之初有时模仿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可以不叫作模仿而叫作引进或创造。本国没有的东西,也可以在国内创造,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是否也是一种创造?! 不过,也无庸讳言,《马氏文通》以后的40年间,尽管诞生了《新著国语文法》这部反映白话文规律的大著作,但是中国语法学界确实一直存在模仿西洋语法、忽视汉语特点的倾向。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正由此而引发了中国文法的革新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日译 《马氏文通》 稿》 汉语语法学史 汉语特点 语法研究 朱德熙 中国语文 学科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中国语法学史稿》
17
作者 蒋同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8-42,共5页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料和合理的编排记述了汉语语法学的源流变迁史,为“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本文试就《史稿》理论和方法上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语法学的发展受到自身历史和语法构造的制约,也受到社会需求结构和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潮的影响。如果离开社会的发展去研究语法学的历史,很可能陷进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稿》 汉语语法学史 研究语法 汉语事实 理论语法 暂拟系统 理论和方法 中国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
18
作者 洪毅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中国语法学 汉语语法研究 教学语法 汉语官话 现代汉语 中国语言学 学术研究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出版
19
作者 蒋同林 《语文建设》 1987年第4期63-,共1页
龚千炎所著的《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是作者在有关的讲稿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的。该书努力探索从一个语法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语法规范体系的变化,注意前一时期的余脉和下一时期的先兆以及其间的关... 龚千炎所著的《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是作者在有关的讲稿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的。该书努力探索从一个语法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语法规范体系的变化,注意前一时期的余脉和下一时期的先兆以及其间的关系。根据语法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作者把汉语语法学史分为酝酿、萌芽,草创、模仿,探索、革新,发展、繁荣四个时期。按照这个线索,全书分为四章:语法研究的萌芽,中国语法学的创立,语法学的革新时期,新中国的语法学。作者力求历史地、动态地、系统地反映公元前475年~公元1986年汉语语法学发展变化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史 龚千炎 汉语语法学 语法研究 语法规范 朱德熙 语文出版社 语法问题 于根元 重要论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民商法学研究
20
作者 李婧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38-43,共6页
近代学者对民商法学之研究,就纵向角度而言,数量众多、视角多元;就横向角度而言,涌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若干代表作,如陈瑾昆的《民法通义总则》、戴修瓒的《民法债编总论》以及王宠惠的《比较民法概要》。这些著作构建了近代民商法学科,... 近代学者对民商法学之研究,就纵向角度而言,数量众多、视角多元;就横向角度而言,涌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若干代表作,如陈瑾昆的《民法通义总则》、戴修瓒的《民法债编总论》以及王宠惠的《比较民法概要》。这些著作构建了近代民商法学科,开启了现代民商法学的发展。总体而言,近代民商法学史具有三大特征:研究集中于基础理论问题,注重总则部分的探究;实体法和具体制度成为研究热点,程序法成果较少;国别研究、比较法研究是其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史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