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算法推动的文化传播“破圈”机制研究——以B站“法国音乐剧”的传播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苑 张洪忠 苏世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13-126,172,共15页
文化“破圈”是近年来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现象。然而,在算法全面重塑文化生产、传播逻辑的背景下,现有研究侧重探讨权威机构为拓宽受众渠道而采取的主动“破圈”策略,较少关注算法推动文化突破原有类型边界、与其他文化产生特征... 文化“破圈”是近年来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现象。然而,在算法全面重塑文化生产、传播逻辑的背景下,现有研究侧重探讨权威机构为拓宽受众渠道而采取的主动“破圈”策略,较少关注算法推动文化突破原有类型边界、与其他文化产生特征融合的被动“破圈”现象。通过对“法国音乐剧”在B站上的传播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该小众形式与欧美影视文化、日本动漫文化、韩国流行文化、中国偶像文化、游戏电竞文化、音乐炫技、中国城市形象等7个不同类型产生了重叠;算法推动文化跨类型“破圈”的机制并非建立在艺术类型感知上,而是基于标签语义关联;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算法去选择、消费和评价文化产品的当下,文本内容对平台算法具有愚弄性和操纵性的一面。在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既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促进公民媒介使用能力的提升,也应注意对公民开展“算法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青年亚文化 二次元 文化传播 B站 破圈 出圈 法国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奇人拉卢瓦和他的《淮南子与音乐》 被引量:2
2
作者 宫宏宇 温永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3期25-35,170,共11页
路易·拉卢瓦学问兼通古今中西,领域横跨音乐学、汉学和文学。他对20世纪以德彪西、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的重大影响、及对法国近代音乐极具先见的倡导之功,使他名垂青史。拉氏一生还对中国语言和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以中国音... 路易·拉卢瓦学问兼通古今中西,领域横跨音乐学、汉学和文学。他对20世纪以德彪西、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的重大影响、及对法国近代音乐极具先见的倡导之功,使他名垂青史。拉氏一生还对中国语言和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以中国音乐研究和翻译元杂剧而闻名汉学界。拉氏的长文《淮南子与音乐》不仅向读者提供了中国西汉及之前道家、甚至儒家有关音乐和音乐观念的信息,并对《淮南子》一书中有关音乐的论述做出了相当准确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拉卢瓦 法国近代音乐 德彪西 汉学家 《淮南子与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举行法国铜管及打击乐团音乐会
3
作者 田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法国铜管及打击乐团音乐 七重奏乐队 演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钢琴音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向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德彪西和拉威尔均为20世纪初法国具有领袖地位的作曲家。他们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是法国音乐的骄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法国音乐家,而且也赢得了良好的世界性声誉,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 德彪西 拉威尔 钢琴音乐 法国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的“汉学家”知音拉卢瓦——《路易·拉卢瓦论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述评 被引量:5
5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5,共6页
路易·拉卢瓦不仅是对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有过重大影响的乐评家、音乐学家,也是"最早按照中国音乐的价值体系来研究中国的法国音乐学家"之一。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学者普瑞斯特《路易?拉卢瓦论德彪西、拉威尔、... 路易·拉卢瓦不仅是对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有过重大影响的乐评家、音乐学家,也是"最早按照中国音乐的价值体系来研究中国的法国音乐学家"之一。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学者普瑞斯特《路易?拉卢瓦论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一书的评介来凸显拉氏与德彪西的关系。除钩沉拉氏对德彪西的交往外,还旨在指出中国文化对德彪西音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拉卢瓦 德彪西 法国近代音乐 汉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