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陈旭光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7,共6页
-
-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少年中国
早期新诗
白话新诗
期待视野
新月派
初期白话诗
象征派诗
李金发
格律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怡
-
机构
西南师大中文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0-75,共6页
-
文摘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李怡(西南师大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的形象包涵着一系列有待清理的异样因素。一方面,他以《诗论零札》建构了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纲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散文入诗”的新路,从而突破了新月派唯格律是从的僵硬模式,他尽力译介法国...
-
关键词
戴望舒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中西诗歌
戴望舒诗歌
潜意识
波德莱尔
温庭筠
李商隐
音乐性
新月派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试论新月派美学主张对戴望舒诗歌的渗透
- 3
-
-
作者
李曙豪
韩素梅
-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191-194,共4页
-
文摘
影响戴望舒诗歌风格的主流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文学。除了容纳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汲取古典文学的意境,戴诗还以“轻盈流丽、舒卷自如的生活调子”受人称道。后者正是由于新月的美学理论的渗透而形成的艺术特色。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他创作成长的第一土壤,任何一个诗人或多或少都会受时代思潮和创作的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戴望舒也是如此,他的创作起步的时代,正是新月派的诗歌风行一时的时代。
-
关键词
戴望舒诗歌
新月派
美学主张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诗的音乐美
《望舒草》
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
美学理论
《雨巷》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法国诗人让—阿尔蒂尔·兰波
- 4
-
-
作者
江伙生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正】 让一阿尔蒂尔·兰波,是在上一代浪漫主义诗风薰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神童娇子,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运动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一生是短促的,前后只可以追寻到三十七年的生活足迹;他的文学生涯更是转瞬即逝的,一共只有六年的光景。但是。
-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
十七年
诗歌理论
象征派诗歌
波德莱尔
文学
诗歌语言
诗歌创作
娇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古典意境的现代性转换——戴望舒《雨巷》解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南志刚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
-
关键词
《雨巷》
戴望舒
现代性转换
意境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解析
诗词艺术
现代诗歌
诗人气质
古典诗词
创作手法
现代意味
诗性美
代表作
中国
熔铸
眷恋
情感
新诗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G127.73
[文化科学]
-
-
题名梁宗岱的诗论——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 6
-
-
作者
常文昌
-
机构
兰州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77-83,共7页
-
文摘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县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教授。除了创作和译作外,论著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屈原》、《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直觉与表现辨》、《论神思》。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如打开五光十色的百宝箱,文笔优美,诗意葱茏,真知灼见眩目耀眼。他既是诗人,又是诗论家;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又通晓西方近现代诗歌,特别是直接师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大师梵乐希(今通译瓦莱利)。这就决定了他长于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
-
关键词
梁宗岱
诗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比较文学
代数学
文学现象
文学翻译
象征手法
中国古典文学
感应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