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忧郁 |
党焱
|
《理论月刊》
|
2005 |
1
|
|
2
|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2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 |
赵树勤
杨杰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
陈许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4
|
略论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
黄春莲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0 |
|
5
|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徐顺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6
|
浪漫主义旗帜下的现实主义——读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 |
郭绪权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7
|
执著于激情与哲理的浪漫主义——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札记 |
郭绪权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8
|
一番“梦”境 几多寓意——评左拉浪漫主义的巅峰作《梦》 |
贾列克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9
|
漫话《红与黑》中的浪漫主义 |
鲁有周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5 |
0 |
|
10
|
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
刘正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1
|
莱蒙托夫与法国文学 |
沃里彼尔特
杨清容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4 |
1
|
|
12
|
仲马父子对法国文学的贡献 |
陈振尧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3
|
法国文学为什么经久不衰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4
|
比较文学研究刍议 |
刘介民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3 |
0 |
|
15
|
世界主义的历时演绎 |
弗拉基米尔·比蒂
林玉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6
|
《厌恶》与萨特早期思想 |
陈捷
刘莘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7
|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
姚文放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8
|
茅盾的译介外国文学历程 |
黎舟
|
《齐鲁学刊》
|
1984 |
2
|
|
19
|
象征主义 |
埃德蒙.威尔逊
沈培■
任生名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2
|
|
20
|
试论雨果的浪漫戏剧《欧那尼》 |
刘念兹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