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忧郁 被引量:1
1
作者 党焱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本文通过对18世纪中后期法国社会状况及作家处境、心理互动关系的分析,认为“忧郁”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忧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2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
2
作者 赵树勤 杨杰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她们的创作立足于民族性与本土性经验,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体现出一种外启内发、和凝为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当代女性小说 理想人格 传奇叙事 对照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4-99,共6页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显然,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建树方面,作为批评家的雨果是卓有成效的。概括起来,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艺术真实观、美丑对照观、创作自由观和...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显然,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建树方面,作为批评家的雨果是卓有成效的。概括起来,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艺术真实观、美丑对照观、创作自由观和教育功能观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作家 浪漫主义文学 理论贡献 批评家 法国 艺术真实观 美丑对照观 创作自由观 教育功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4
作者 黄春莲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74-76,共3页
略论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黄春莲文学研究会就整个创作主导倾向来说是注重写实的,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许地山作为... 略论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黄春莲文学研究会就整个创作主导倾向来说是注重写实的,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许地山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他早期小说对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浪漫主义色彩 早期小说 文学研究会 人生观 郁达夫 写实主义 文学大系 缀网劳蛛 空山灵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顺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96-100,共5页
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理”,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各种阻力,勇往向前。这两... 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理”,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各种阻力,勇往向前。这两部浪漫主义剧作,昭示了新兴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旗帜下的现实主义——读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绪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8-94,共7页
司汤达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历来受到文学史家的高度赞扬,由此确定他在西欧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他在文艺理论上的建树,却一直没有引起文艺批评家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司汤达的文艺思想,对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 司汤达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历来受到文学史家的高度赞扬,由此确定他在西欧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他在文艺理论上的建树,却一直没有引起文艺批评家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司汤达的文艺思想,对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起着先驱者的作用。写于1823和1825年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就是他在理论上极其可贵的战斗业迹,也是法国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在这本文艺专著中,司汤达站在浪漫主义的鲜明旗帜下,以战斗的姿态和批判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司汤达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作家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拉辛 文学创作 法国文学 古典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著于激情与哲理的浪漫主义——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札记
7
作者 郭绪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83-89,共7页
一在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斯达尔夫人占有特殊的地位。她不仅在创作上,而且在艺术美学理论方面,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达尔夫人的文艺思想,主要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简称《论文学》)和《论德... 一在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斯达尔夫人占有特殊的地位。她不仅在创作上,而且在艺术美学理论方面,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达尔夫人的文艺思想,主要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简称《论文学》)和《论德国》中体现出来。对这两部文艺专著的研究,历来侧重于剖析斯达尔夫人历史主义社会学的批评方法,阐明她如何从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斯达 法国文学 夏多布里昂 古典主义 基督教 文学运动 作品 莎士比亚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番“梦”境 几多寓意——评左拉浪漫主义的巅峰作《梦》
8
作者 贾列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宏观世界文坛,任何一位大师的创作道路都极其复杂,并非如出一辙。既有浪漫主义创作步入对历史事件较为忠实描绘的司各特,也有起初成为人民诗人而后消沉、悲观,被西方誉为现代派草创者之一的马雅可夫斯基;既有始终执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 宏观世界文坛,任何一位大师的创作道路都极其复杂,并非如出一辙。既有浪漫主义创作步入对历史事件较为忠实描绘的司各特,也有起初成为人民诗人而后消沉、悲观,被西方誉为现代派草创者之一的马雅可夫斯基;既有始终执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牛耳的维克多·雨果,也有至今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德莱塞;有篇篇力作皆呈现淡淡哀愤的郁达夫,亦有乡土气息极浓的柳青,连早期革命家瞿秋自在《中国之“多余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拉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梦” 浪漫主义创作 浪漫主义文学 资产阶级 勃兰兑斯 西安 早期创作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红与黑》中的浪漫主义
9
作者 鲁有周 《现代中文学刊》 1995年第6期31-33,12,共4页
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红与黑》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已被载入史册。但是,司汤达曾自我标榜为浪漫主义者,并写了著名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参与论战,因此,他的创作,不必说短篇小说《法尼尼·法尼娜》、中... 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红与黑》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已被载入史册。但是,司汤达曾自我标榜为浪漫主义者,并写了著名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参与论战,因此,他的创作,不必说短篇小说《法尼尼·法尼娜》、中篇小说《阿尔芒斯》、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就是《红与黑》里面也不乏浪漫主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于连 现实主义文学 司汤达 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色彩 批判现实主义 开山之作 法国大革命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10
作者 刘正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9-14,共6页
郭沫若同志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杰出的剧作家和历史学家。从他开始创作起,便不懈地以文学这一武器为革命斗争服务,有力地打击敌人、鼓午人民的斗志。他的早期诗歌和历史剧,以充沛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壮丽雄浑... 郭沫若同志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杰出的剧作家和历史学家。从他开始创作起,便不懈地以文学这一武器为革命斗争服务,有力地打击敌人、鼓午人民的斗志。他的早期诗歌和历史剧,以充沛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壮丽雄浑的风格,纵情地唱出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希望和理想,在我国现代文学中放射出夺目的光采。他不但以自已丰富的创作、而且也以多种活动促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 早期诗歌 积极浪漫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现代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 革命民主主义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蒙托夫与法国文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沃里彼尔特 杨清容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91-92,共2页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前三分之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的发展,和法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国古典主义、同法国大革命相联系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并未解决俄法文学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仅有吸引,而且有排斥——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期间...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前三分之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的发展,和法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国古典主义、同法国大革命相联系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并未解决俄法文学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仅有吸引,而且有排斥——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期间对法国一切事物的敌意、俄国浪漫主义者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传统的否定等。俄国先进作家反对表面上迷恋法国文化,主张认真吸收法国思想和艺术的优秀成果,莱蒙托夫的特点也正在于此。不欢迎“时髦”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蒙托夫 法国文学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十八世纪 法国革命 俄国文学 法国大革命 文学传统 启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马父子对法国文学的贡献
12
作者 陈振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仲马父子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其作品跨越时空与国界,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对世界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介绍了仲马父子文学耕耘的历程,全面梳理了大仲马浪漫主义戏剧、小说以及小仲马的问题剧与现实主义... 仲马父子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其作品跨越时空与国界,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对世界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介绍了仲马父子文学耕耘的历程,全面梳理了大仲马浪漫主义戏剧、小说以及小仲马的问题剧与现实主义小说,肯定了仲马父子对法国及世界文坛的积极贡献,以期引起读者对他们作品文学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仲马 小仲马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法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文学为什么经久不衰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93-94,共2页
林建华在《超俗和容异》(《南方文坛》89年8期)一文中指出:是什么原因使法国文学经久不衰?笔者从文化心态和民族意识去考察,发现法兰西民族具有两种独特的心理,那就是“超俗”意识和“容异”意识。这两种文化心理足以使法国文学长褒青... 林建华在《超俗和容异》(《南方文坛》89年8期)一文中指出:是什么原因使法国文学经久不衰?笔者从文化心态和民族意识去考察,发现法兰西民族具有两种独特的心理,那就是“超俗”意识和“容异”意识。这两种文化心理足以使法国文学长褒青春。笔者以法国作家为例,指出他们的“容异”风度如何令人肃然起敬:纪德和莫里亚克是法国本世纪两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但他们的主张却水火不相容。纪德主张人生应享尽感官的快乐,而莫里亚克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的作品里充满狂热的理想主义激情,然而他们相互容忍和肯定。雨果与巴尔扎克是同时代的法国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 莫里亚克 诺贝尔文学 文化心态 民族意识 浪漫主义文学 理想主义 天主教徒 法兰西 纪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研究刍议
14
作者 刘介民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一) “比较文学”这个概念自一八二九年维勒曼(A.F.Villemain 1790—1870)在巴黎大学讲学采用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几经波折和论争,至今还没有被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只是一个民... (一) “比较文学”这个概念自一八二九年维勒曼(A.F.Villemain 1790—1870)在巴黎大学讲学采用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几经波折和论争,至今还没有被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只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学传统和文学史①;有的学者认为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线”亦即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民族的文学②;还有的学者把社会、哲学、艺术、宗教等都看做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③。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欧洲文学 文学传统 浪漫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法国 世界文学 巴黎大学 民族文学 作家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义的历时演绎 被引量:4
15
作者 弗拉基米尔·比蒂 林玉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7,共13页
文章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与古罗马世界主义的关系、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浪漫世界主义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之世界主义和文学史之民族主义的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q... 文章详细考辨了世界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三重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与古罗马世界主义的关系、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浪漫世界主义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之世界主义和文学史之民族主义的关系。古希腊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精英世界主义",其目的在于创作全面的知识视野,以交流重新填补精英与附属之间的结构性鸿沟,以全面的知识逻辑替代歧视性的政治逻辑;古罗马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之为"帝国世界主义",其内在预设与局限是所有人都必须遵从中央机构全球主义所设定的自我身份,否则将被无情地剥夺自己的公民权利。法国启蒙世界主义和德国早期浪漫世界主义似乎再现了古希腊世界主义和古罗马世界主义之间的这种对立。关于世界主义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作者的梳理和论述,与鲁别茨柯伊、雅各布森、卢卡奇、博卡特勒夫、什克洛夫斯基、韦勒克等众多欧洲文学理论家所遭遇的不断流亡的命运颇为相似,文学理论也同样经历了被不断质疑、排挤与认同的艰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民族主义 法国启蒙主义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现代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恶》与萨特早期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捷 刘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9,共7页
自由理论是萨特一生思想的核心 ,但在其早期思想中 ,自由被理解为一种“孤独的人”的自由 ,《厌恶》就是对这种自由观念的形象表达。通过《厌恶》 ,萨特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也暴露出了自己的思想困惑 ;既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悲观... 自由理论是萨特一生思想的核心 ,但在其早期思想中 ,自由被理解为一种“孤独的人”的自由 ,《厌恶》就是对这种自由观念的形象表达。通过《厌恶》 ,萨特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也暴露出了自己的思想困惑 ;既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悲观情绪 ,也体现了极力摆脱荒诞现实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恶》 萨特 早期思想 自由 小说 文学评论 法国 荒诞 存在主义 '孤独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文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7,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姚文放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不仅是其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一个出发点,而且是其文学史观念的一个出发点。总的说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传统是从两面去看的,一是肯定传统总是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一种...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姚文放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不仅是其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一个出发点,而且是其文学史观念的一个出发点。总的说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传统是从两面去看的,一是肯定传统总是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可回避的既定条件,一是指出现实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文学史观 古代民间文学 传统观 艺术生产 法国革命 雷蒙·阿隆 浪漫主义运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的译介外国文学历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舟 《齐鲁学刊》 1984年第1期113-118,131,共7页
在茅盾长达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译介外国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他也同鲁迅一样,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始他的文学活动,并贯串了一生的始终。一我国译介近代欧美文学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改良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在更大规模上掀起... 在茅盾长达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译介外国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他也同鲁迅一样,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始他的文学活动,并贯串了一生的始终。一我国译介近代欧美文学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改良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在更大规模上掀起了一个译介外国文学的高潮。茅盾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在早年不仅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评论的具体实践,而且对于译介外国文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等理论问题,也作过不少精辟、深刻的论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作品 法国文学 文艺思潮 文学创作 欧美文学 浪漫主义 自然主义 象征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埃德蒙.威尔逊 沈培■ 任生名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6期83-87,共5页
……我们须先谈谈某些成为象征主义先驱、而后又被置于象征主义圣者之列的浪漫主义作家,这些作家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夏多布里盎或缪塞、或者比华滋渥斯或拜伦把浪漫主义带得更远。其中一位是自称钱拉尔·德·奈瓦尔的法国作家。... ……我们须先谈谈某些成为象征主义先驱、而后又被置于象征主义圣者之列的浪漫主义作家,这些作家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夏多布里盎或缪塞、或者比华滋渥斯或拜伦把浪漫主义带得更远。其中一位是自称钱拉尔·德·奈瓦尔的法国作家。钱拉尔·德·奈瓦尔经受过精神病发作的折磨;显然,这种情形部分导致他习惯于把自己的幻想和感情同外在现实混杂在一起。甚至当他清醒时——无疑怀特黑德会称许他的玄学观念——他也相信,比起人们通常假定为是我们心中想到的种种东西来,我们所见到的周围世界是某种更为内在的形态。他相信,甚至我们的梦和幻觉都或多或少与现实有着密切关系。在一首十四行诗里,他凭以下几行诗超过了华滋渥斯:“天空中自然的精灵”,“寂寞之地的灵魂”;诗人想象着睡梦中来到一座真正的城堡里生活,见到了“一颗压在小石船下的纯洁的心灵”。但是,更为重要的一位象征主义的先知是爱德加·爱伦·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浪漫主义 法国 作家 爱伦·坡 波德莱尔 十八世纪 英国文学 自然主义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雨果的浪漫戏剧《欧那尼》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念兹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5期69-75,共7页
一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大师。他同被恩格斯称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一起,同是法国十九世纪进步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近,法国出版的《读书》杂志和法国舆论调查所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雨果今天不只仍被法... 一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大师。他同被恩格斯称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一起,同是法国十九世纪进步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近,法国出版的《读书》杂志和法国舆论调查所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雨果今天不只仍被法国读者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其地位甚至被排列在巴尔扎克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戏剧 雨果 巴尔扎克 十九世纪 现实主义 戏剧情节 克伦威尔 法国文学 青年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