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与社会进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哲学论争
1
作者 李福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专制和宗教迫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哲学论争,突出表现在卢梭与伏尔泰以及狄德罗领导的百科全书派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以卢梭为代表的...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专制和宗教迫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哲学论争,突出表现在卢梭与伏尔泰以及狄德罗领导的百科全书派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以卢梭为代表的另一方相信感觉,认为对理性的误用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其论战丰富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政治理性,共同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也因此为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社会进步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卢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避免和防止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
2
作者 黄振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41-48,共8页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发了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浪潮,同时,为了防止封建暴政的复辟,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原则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制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发了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浪潮,同时,为了防止封建暴政的复辟,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原则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制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成为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与民主权利,防止封建主义复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与革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封建专制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 国家制度 政治自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民主制度 民主权利 封建君主专制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96,共6页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本文仅就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运动的主要特点作一些简要的论述,就教于专家和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 封建专制制度 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解放运动 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等级 伏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罗伯斯庇尔的人权思想
4
作者 章牧 《学海》 1998年第4期41-47,共7页
马克西米利昂·罗伯斯庇尔(1758-1794)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列宁全集》第21卷第197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雅客宾政府的著名领导人。他在领导雅各宾派过程中,曾常常... 马克西米利昂·罗伯斯庇尔(1758-1794)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列宁全集》第21卷第197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雅客宾政府的著名领导人。他在领导雅各宾派过程中,曾常常作讲演并发表了很多文章。这些讲演和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斯庇尔 财产权 人权思想 人权学说 革命权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出版自由 自由权 法国启蒙思想家 平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叶社会政治思想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文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7-34,共8页
梅叶(1664—1729年)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法国反映农民革命要求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空想共产主义者.他以犀利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犯下的种种罪行和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并在鞭挞旧制度的基础上,... 梅叶(1664—1729年)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法国反映农民革命要求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空想共产主义者.他以犀利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犯下的种种罪行和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并在鞭挞旧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梅叶不仅比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为早地提出了对封建政治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宗教势力的尖锐批判,而且就其思想来说也比他们站得高,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映劳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家.梅叶满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临死前的病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世纪 宗教斗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制度 封建政治制度 精神支柱 思想述评 人民利益 十七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映像:当代西方经典女性电影叙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2,共4页
"他者"一词是由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作品《第二性》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她指出:"女人面对本质是非本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她们并没有本真地自我确定为主体。"她认为... "他者"一词是由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作品《第二性》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她指出:"女人面对本质是非本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她们并没有本真地自我确定为主体。"她认为,女性之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作为男性中心文化的"他者"而被建构的,是男性主体的客体,扮演着父权制社会给予她们的规定性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性》 父权制社会 法国思想家 男性主体 电影叙事 他者 非本质 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看个人主义价值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温俊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2-64,共3页
2010年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在美国上映,该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散文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同名畅销回忆录改编而成。《美食、祈祷和恋爱》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伊莉莎自·吉尔伯特在优质的生活中逐渐迷失自我。
关键词 美国著名作家 吉尔伯特 环球旅行 大卫 意大利语 小说作者 丽莎 禅修 法国思想家 内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审美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呈现(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一个多重集合的生命媒介空间影视是一种时间空间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维度,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伦理政治空间,也是流动的艺术空间,都是抽象空间... 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呈现(一)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一个多重集合的生命媒介空间影视是一种时间空间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维度,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伦理政治空间,也是流动的艺术空间,都是抽象空间与具象空间的统一,终究都是生命媒介空间。英雄主义影像传播的媒介空间是社会空间。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1974年)一书中认为:媒介的空间可视为社会空间的生产,媒介日益社会化,社会化的媒介在新媒介技术赋能下更具社会传播力,流动更快,社会化媒介迅速、快捷地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力量跨越各种媒介介质,穿行于社会,成为流动的媒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传播 新媒介技术 社会化媒介 英雄主义 抽象空间 媒介空间 法国思想家 伦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主义——永恒的伦理原则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永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人道主义——永恒的伦理原则唐永进“人道主义”是一种内涵丰厚,源远流长,传承数千年的思潮。它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并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而具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它既是一种全... 人道主义——永恒的伦理原则唐永进“人道主义”是一种内涵丰厚,源远流长,传承数千年的思潮。它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并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而具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它既是一种全人类的社会思潮,就必然包含着超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伦理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 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的价值 封建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圣罗马帝国与超越“欧洲中心论”的国际关系史编纂
10
作者 孙兴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这个国家过去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现在还是这样称呼,但它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什么帝国”。((2))以上是启蒙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这一表述未必是伏尔泰的本意,他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曾承认,“德意... “这个国家过去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现在还是这样称呼,但它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什么帝国”。((2))以上是启蒙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这一表述未必是伏尔泰的本意,他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曾承认,“德意志帝国是法国最强大的邻邦”。((3))但上一表述流传甚广而成为“共识”,从而遮蔽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中欧以及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和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中心论 德意志帝国 法国思想家 国际关系史 神圣罗马帝国 伏尔泰 启蒙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的尊严与价值——简评《劳动铸就中国梦》
11
作者 张同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05,共2页
最近播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讨论的并不是新话题,却是当下非常关键的文化命题。"劳动"这个词儿命运多舛,身份可疑。理论上劳心、劳力都是劳动,但自古以来劳心者不大看得上劳力者,常常称之为苦力。近代以来,一些思想家看不下... 最近播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讨论的并不是新话题,却是当下非常关键的文化命题。"劳动"这个词儿命运多舛,身份可疑。理论上劳心、劳力都是劳动,但自古以来劳心者不大看得上劳力者,常常称之为苦力。近代以来,一些思想家看不下去这等景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宣称"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中国教育家蔡元培也倡导"劳工神圣",赞美体力劳动者。然而,就社会阶层而言,体力劳动者依旧处于社会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劳力者 法国启蒙思想家 文化命题 教育家蔡元培 体力劳动者 富二代 智力劳动 体力活动 物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人性理论的发展
12
作者 刘开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64-71,共8页
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人性理论决不是如某些教科书中所写的那么抽象、那么单调,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更新的有规律的过程。它先后经过了机械的还原、生物主义的还原、人类学的还原,最后才由马克思作出了伟大的综合,人... 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人性理论决不是如某些教科书中所写的那么抽象、那么单调,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更新的有规律的过程。它先后经过了机械的还原、生物主义的还原、人类学的还原,最后才由马克思作出了伟大的综合,人的本质被置于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看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命题是对历史上人性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所以要了解人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理论 唯物主义哲学家 西方近代 法国启蒙思想家 生物主义 费尔巴哈 还原 人类学 成人性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行服装的风格与内涵
13
作者 庞绮 祝重喜 《艺术设计研究》 1998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流行服装 田园风格 服装设计 设计特点 传统文化 法国思想家 个性化设计 艺术形式 非理性 “垮掉的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运动保健
14
作者 王荣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7期50-50,共1页
《健康报》1988年3月13日报道: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高级知识分子60%以上患有各种疾病,死亡者中有一半以上死于中年,导致了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短近10岁。可是,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下降的严重问题,至今尚未... 《健康报》1988年3月13日报道: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高级知识分子60%以上患有各种疾病,死亡者中有一半以上死于中年,导致了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短近10岁。可是,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下降的严重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能不令人担忧。中高级知识分子各种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应当指出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保健 《健康报》 科研机构 体力活动 生活待遇 生命在于运动 医疗保健 体育活动 法国思想家 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自私论、无私论与自爱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小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70-73,共4页
人性自私论、无私论与自爱论的比较分析丁小萍人性自私论、无私论和自爱论,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三类带有普遍意义的对待自我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原则的总结和理论表现。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此... 人性自私论、无私论与自爱论的比较分析丁小萍人性自私论、无私论和自爱论,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三类带有普遍意义的对待自我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原则的总结和理论表现。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此作些分析。一、人性自私论的理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自私 比较分析 社会性 非理性 人的自然属性 宗教 心理体验 人的本质 法国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仪的规范 理想的色彩——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志冲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3期17-22,共6页
中国古代的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来就不是一种游离于文化之外的独立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任何传统的文化现象,无不被赋予礼的特征。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指出的:“礼教... 中国古代的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来就不是一种游离于文化之外的独立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任何传统的文化现象,无不被赋予礼的特征。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指出的:“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法的精神》)体育也不例外,正是这一礼的特征,使古代体育在其本质特征中(感性活动),又渗入了浓厚的理性因素。有人说,中国古诗中少了点“酒神精神”,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国传统文化 “酒神精神” 本质特征 中国古诗 礼仪 理性因素 文化现象 感性活动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概念刍议
17
作者 杨承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5-,62,共2页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讲过:在各种名词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自由”一词了。然而也没有哪个词象“自由”一词,那样“歧义丛生”。这话也适用于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目前,关于何谓人权,国内学术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认为,人权是指...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讲过:在各种名词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自由”一词了。然而也没有哪个词象“自由”一词,那样“歧义丛生”。这话也适用于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目前,关于何谓人权,国内学术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认为,人权是指人的基本权利,即人的生存、自由和民族平等的权利,公民权是人权的具体体现;有的认为,人权是指人身的安全、自由和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总和,人权泛指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有的认为,人权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人的一切权利,其中包括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有的认为,人权就是指“基本人权,即生存、发展、平等、自由”;有的则认为,人权的概念有三层含义,即基本人权、公民权、人的一切权利,主张“我们讲的人权是基本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概念 学术理论界 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权观 人身权利 法律认可 国际人权 自山 人权外交 国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孔孟之道”之比较
18
作者 李晓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Z期48-49,共2页
我国的国学思想博大精深,代表人物也不胜枚举,其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传统儒家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在西方国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和我们一样被称为"孔孟"的时代人物... 我国的国学思想博大精深,代表人物也不胜枚举,其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传统儒家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在西方国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和我们一样被称为"孔孟"的时代人物,他们成为西方文明的开启者、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一位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另一位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中国的"孔孟"被称为古代圣贤,西方的"孔孟"被称为西方启蒙思想家,他们虽然出生在不同的时代,并生长在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国家,但共同拥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心愿,共同为实现世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启蒙思想家 古代圣贤 西方国家 传统儒家思想 孟子思想 开启者 奥古斯特 孔德 孔子思想 西方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斯鸠与中华文化
19
作者 何汝璧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4-100,共7页
孟德斯鸠曾长期关注、研究中国问题。他探索了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内在因素;指出中国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特点是以礼治国、以儒家的治家思想为基础治理国家,有惩恶扬善的法律制度,并实施了设置藩属、御林军、监察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孟德斯鸠曾长期关注、研究中国问题。他探索了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内在因素;指出中国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特点是以礼治国、以儒家的治家思想为基础治理国家,有惩恶扬善的法律制度,并实施了设置藩属、御林军、监察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孟德斯鸠的错误观点是把中国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看成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孟德斯鸠把中华文化溶化、纳入他的思想宝库,成为他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华文化 礼教 中国专制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构想
20
作者 赵吉惠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5-89,共5页
近年国内史学界、哲学界致力于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文章很多,多系微观探讨或具体的方法评介,本文提出一个体系框架,提供大家讨论。一、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必要与可能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哲学的学科。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与概... 近年国内史学界、哲学界致力于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文章很多,多系微观探讨或具体的方法评介,本文提出一个体系框架,提供大家讨论。一、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必要与可能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哲学的学科。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与概括,它的内容,大体上主要应该包括:历史观、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然而,“历史哲学”这一概念,自从18世纪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之后,多数是对于历史观念的反思和探讨,虽然时而也有讨论史学方法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体系 历史哲学 研究方法 历史观 哲学思考 法国启蒙思想家 方法论研究 方法论体系 体系框架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