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制系统的要素结构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锦文 董长春 《学海》 1995年第2期65-69,共5页
论法制系统的要素结构及运行机制夏锦文,董长春从法律社会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法制是“处于自身相互关系之中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要素的结合。”①因此,对法制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静态而孤立的研究,而应当将其视为一个整体,... 论法制系统的要素结构及运行机制夏锦文,董长春从法律社会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法制是“处于自身相互关系之中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要素的结合。”①因此,对法制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静态而孤立的研究,而应当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考察其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系统 社会主体 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秩序 要素结构 法制现代化 法律制度 法价值观 系统运行 运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法学会法制系统科学研究会即将成立
2
作者 《现代法学》 1985年第3期97-97,共1页
为了适应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尽快将新技术成果和现代科学方法(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引进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领域,以推动我国法制建设、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为... 为了适应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尽快将新技术成果和现代科学方法(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引进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领域,以推动我国法制建设、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贡献,通过充分酝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系统科学 重庆市 法学会 司法实践 现代化进程 新形势 经济体制改革 科学方法 教育体制改革 新技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举行全国首次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
3
作者 晓召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4期60-61,共2页
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系统科学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法治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的全国首次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于四月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政法院校、大学法律系、政法机关以及系统工程理论研究部门等五十四个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中... 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系统科学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法治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的全国首次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于四月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政法院校、大学法律系、政法机关以及系统工程理论研究部门等五十四个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晋藩主持了开幕式。司法部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邹瑜致开幕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张友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系统科学 讨论会 法学研究 法制建设 电子计算机 张晋藩 钱学森 系统工程理论 法治系统 现代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法制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及其电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初步构想
4
作者 朱斌 裴昌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34-41,共8页
要在我国建立法制系统工程,是钱学森教授最先倡导的。他明确提出:“要把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法制和法治,构成法制系统工程和法治系统工程。”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响应这一科学号召,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探讨。尽快设计... 要在我国建立法制系统工程,是钱学森教授最先倡导的。他明确提出:“要把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法制和法治,构成法制系统工程和法治系统工程。”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响应这一科学号召,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探讨。尽快设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无疑是摆在我国法学界、司法界乃至社会各界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法制 法制系统 有中国特色 理论法学 法律制度 研究探讨 实际工作者 法律规范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系统工程20年(上)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建广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102,共4页
本文展现了20年来法治系统工程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概貌,它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作为一种现代思维方式,法治系统工程正日渐影响着中国的法学研究;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法治系统工程正日益广泛地融入中国的法治实践。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系统 法治科学体系 系统科学 法治系统工程 法制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系统工程二十年(下) 被引量:4
6
作者 骆梅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0-124,共5页
本文基本展现了20年来法治系统工程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概貌。它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作为一种现代思维方式,法治系统工程正日渐影响着中国的法学研究;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法治系统工程正日益广泛地融入中国的法治实践。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系统 法治科学体系 系统科学 法治系统工程 法制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系统体育立法
7
作者 唐荣智 步一军 姜云宝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29,共1页
体育法制成为国家统一法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走系统立法的道路。1,关干体育立法模式的选择。要摆脱成熟一个制定一个,零打碎敲的经验型立法模式,走系统体育立法的道路。所谓系统体育立法就是根据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要求,构... 体育法制成为国家统一法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走系统立法的道路。1,关干体育立法模式的选择。要摆脱成熟一个制定一个,零打碎敲的经验型立法模式,走系统体育立法的道路。所谓系统体育立法就是根据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要求,构建以宪法为核心,以体育基本法为龙头,以体育行政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立法 立法模式 体育社会 体育法制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国际条约 法制系统 政法学院 宏观调控法 国际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法治系统工程的宪政思考
8
作者 仇永胜 刘艺乒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2-44,共3页
关于我国法治系统工程的宪政思考●云南大学法律系仇永胜刘艺乒1996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序言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进行不懈的努... 关于我国法治系统工程的宪政思考●云南大学法律系仇永胜刘艺乒1996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序言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①党的十五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系统工程 依法治国 法制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中国 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政治 法律意识 宪政 法律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运用系统论研究法学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昌麒 周亚伯 《现代法学》 1984年第1期18-21,共4页
系统工程学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等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尽管当今这门学科还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几乎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现... 系统工程学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等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尽管当今这门学科还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几乎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现在,有的国家的法学家已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有关法学问题,一种叫做“法律控制论”的新学科正在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系统 运用系统 控制论 运筹学 系统 信息论 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秩序 功能作用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系统论加强法律监督
10
作者 黎建飞 《现代法学》 1985年第3期48-50,共3页
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把法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根据恩格斯把系统理解为“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所谓法制系统是由法律创制、法律实施、法律监督、法律实现等多种元素构成的集合体。法律监督在法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法律监督... 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把法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根据恩格斯把系统理解为“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所谓法制系统是由法律创制、法律实施、法律监督、法律实现等多种元素构成的集合体。法律监督在法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法律监督保证准确有效地实施法律。统治阶级立法的理想目标是追求法律的最佳社会效果,即法律准确有效的实现。但理想不等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干扰法律实现的复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机关 法制系统 法律效果 法律实施 理想目标 法律实现 系统方法 实施过程 集合体 立法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会计法规建设问题的思考(上)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涛 刘永祥 《会计之友》 2003年第8期6-7,共2页
为加强地方会计法规建设,作者撰写了《地方会计法规建设问题的思考》一文,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期望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地方会计法规 市场经济 会计法制系统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工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的稳定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永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2-26,共5页
一法律必须稳定,古今中外许多有见地的法学家和统治者对此都有较清醒的认识。坚决主张变先王之法的韩非,同时看到法的稳定性的极端重要;“治大国而数变其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①“法莫如一而固”②。汉代名相曹参... 一法律必须稳定,古今中外许多有见地的法学家和统治者对此都有较清醒的认识。坚决主张变先王之法的韩非,同时看到法的稳定性的极端重要;“治大国而数变其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①“法莫如一而固”②。汉代名相曹参“举事无所变,一遵肖何约束”。我国唐以后各朝立法皆以唐律为蓝本,无改唐律之大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传世巨著里也指出:“如果轻易地对这种或那种法律常常作这样或那样的废改,民众守法的习性必然削减,而法律的威信也就跟着削弱了。”③西方资产阶级更重视法的稳定性。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作为宪法来源加以引用的《联邦党人文集》指出:“严肃的美国人民对指导议会的朝三暮四的政策感到担忧。他们遗憾而愤怒地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系统 法律规范系统 社会主义法制 亚里士多德 法律效力 社会关系 法律控制 法学家 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法律效果初探
13
作者 孔小红 《探索》 1986年第3期63-65,共3页
探讨如何创造最优可能性和最优条件,最大限度地摆脱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的某些盲目性,争取最优法律效果,这对于加强和健全我国的法制,提高以法治国的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最优法律效果与最优法律目的法律效果是法律为了实现一定的... 探讨如何创造最优可能性和最优条件,最大限度地摆脱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的某些盲目性,争取最优法律效果,这对于加强和健全我国的法制,提高以法治国的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最优法律效果与最优法律目的法律效果是法律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调整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实际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效果 法律调整 社会关系 关系调整 立法机关 实际结果 法制系统 执法活动 立法者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信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81,共8页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特性与综合性。基于主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可以权利分析为视角进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法的哲学基础,居于最高指导层次。在学科互动中,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特性与综合性。基于主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可以权利分析为视角进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法的哲学基础,居于最高指导层次。在学科互动中,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理学、伦理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则分别而又共同地为经济法提供操作层次的理论基础。虽然,上述学科对经济法发生理论影响的路径和程度不一,但都不可或缺;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经济法理论基础系统"。破解经济法研究领域的这一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理论基础 法制(法治)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与发展对行为法学的研究
15
作者 贾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2-65,共4页
一、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变革行为法学的产生是对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反思,它意味着在传统法学方法论中注入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与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方式。
关键词 行为法学 行为科学 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 法制系统 法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 学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SINA国际研究中心
1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82-82,共1页
国际社会学、刑法与罪犯教养研究中心于1977年4月2日在意大利墨西拿城建立。发起人系意大利,尤其是西西里地区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和国外知名人士。参加创办的单位有:墨西拿大学、墨西拿省政府、墨西拿市议会以及墨西拿省商业与旅游联合会... 国际社会学、刑法与罪犯教养研究中心于1977年4月2日在意大利墨西拿城建立。发起人系意大利,尤其是西西里地区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和国外知名人士。参加创办的单位有:墨西拿大学、墨西拿省政府、墨西拿市议会以及墨西拿省商业与旅游联合会等。通过对该国际中心章程、宗旨及其工作方法的审查表明,该组织应为一个区别于具体执法部门的自治团体,属于法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1978年12月5日,总统发布命令,正式授予该中心以法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意大利 国际社会学 工作方法 国际中心 法制系统 发起人 欧洲议会 市议会 西西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法学研究观念刍议
17
作者 钱元凯 刘学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9-62,共4页
自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论引进法学研究领域后,曾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准方法论”研究观念,如有注重本质研究的观点,经济最终决定的观点,唯物辩证分析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等等。这些起着质变... 自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论引进法学研究领域后,曾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准方法论”研究观念,如有注重本质研究的观点,经济最终决定的观点,唯物辩证分析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等等。这些起着质变的科学研究观念,不仅一扫过去法学研究中沉闷、贫乏、萎缩、僵化的观念,而且至今仍然是指导我们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但由于种种因素,似乎“祖宗成法”不可变的观念,仍然框住了人们的头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具有时代性的活力。其实任何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引入某具体学科领域,都会带来不少新的研究观念,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发展着的世界。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观念 法律文化 法制系统 耗散结构论 研究方法论 动态观点 法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最优化 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ID controller tuning method based 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昔明 李山春 HASSAN A B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36-1042,共7页
A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control system using a new nonlinear programming(NLP) algorithm was proposed.SQP/IIPM algorithm is a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 ... A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control system using a new nonlinear programming(NLP) algorithm was proposed.SQP/IIPM algorithm is a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 based algorithm that derives its search directions by solving quadratic programming(QP) subproblems via an infeasible interior point method(IIPM) and evaluates step length adaptively via a simple line search and/or a quadratic search algorithm depending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IIPM solver.The task of tuning PI/PID parameters for the first-and second-order systems was modeled as constrained NLP problem. SQP/IIPM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the PI/PID control systems.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a Matlab simulation of PID controller tuning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SQP/IIPM algorithm with the gain and phase margin(GPM) method and Ziegler-Nichols(ZN) method.The results reveal that,for both step and impulse response tests,the PI/PID controller using SQP/IIP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nsistently reduce rise time,settling-time and remarkably lower overshoot compared to GPM and ZN methods,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f PID contro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infeasible interior point metho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server-based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被引量:2
19
作者 REN Hong-bin CHEN Si-zhong +2 位作者 ZHAO Yu-zhuang LIU Gang YANG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268-2275,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n adaptiv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The virtues of sky-hook is combined with ground-hook contr... In order to improve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n adaptiv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The virtues of sky-hook is combined with ground-hook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 more suitable compromise for the suspension systems is chosen. The hybrid coefficient is tuned according to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accel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vehicle stability especially in high speed conditions. Damping continuous adjustable absorber is used to continuously control the damping force so as to eliminate the damping force jerk instead of traditional on-off control policy. Based on suspension stroke measured by sensors,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suspension states in real-tim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ybrid control, which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is adaptive to different types of road profiles. Finally,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is validated under the following two typical road profiles: half-sine speed bump road and the random roa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offer a good coordination between 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of the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ctive suspension hybrid contro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ving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in mix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with a hybrid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贵兵 张国军 +2 位作者 黄刚 朱海平 顾佩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The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in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a complex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its main task is to deliver materials to the working stations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in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a complex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its main task is to deliver materials to the working stations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A multi-objective model was presented for the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in mix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it was solved by a hybrid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HMO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MOEA are as follows: 1) A route pool is employed to preserve the best routes for the population initiation; 2) A specialized best?worst route crossover (BWRC) mode is designed to perform the crossover operators for selecting the best route from Chromosomes 1 to exchange with the worst one in Chromosomes 2, so that the better genes are inherited to the offspring; 3) A route swap mode is used to perform the mutation for 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preserving the better gene; 4) Local heuristics search methods are applied in this algorithm. Computational study of a practical cas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decrease the total travel distance by 51.66%, enhance the average vehicle load rate by 37.85%, cut down 15 routes and reduce a deliver vehicle.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HMOEA is faster than that of famous NSGA-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local 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