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法制(治)中国化:历史法学的中国使命(论纲)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范忠信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3,共9页
-
文摘
近代中国法制变革的160余年历程,是西法东渐的历程,是法律移植的历程。在对移植法制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刻的反省之后,我们必须提出法治主义前提下的法制(治)本土化或中国化方案。一方面,要使未来中国的法律制度体系更具有民族个性、民族风格、民族精神,使其更能解决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特殊问题,包括以具有中华民族个性的途径方式解决人类共同问题;另一方面,"法治"或"宪政"的普世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应该发展出"中国版本",应该实现法治普世价值与中国民族伦理特色的完美结合。
-
关键词
法制中国化
法治中国化
中国特色
民族精神
普世价值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中共建党以来在法制建设方面的思想历程及经验
- 2
-
-
作者
汪文来
-
机构
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
-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
文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的继承。从马克思的法制思想入手,提出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的本质;其后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四代不同的党的领导集体不同时期的法制思想: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的法制思想,介绍党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最后,提出法制建设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之策。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才能保障党的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
中国共产党
法制中国化
历程
-
分类号
D2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920.1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