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世进
张春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3,99,共8页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进程,不仅是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生态环境法典结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应在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样态的基础上,揭示其现有法律规范难成体系、...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进程,不仅是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生态环境法典结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应在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样态的基础上,揭示其现有法律规范难成体系、现行制度尚欠成熟等问题,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构造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法典化的转化,最终形成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定义条款、法权配置条款、核心措施条款、与其他制度相衔接的规范表达,以及生态环境法典分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污染防治编、自然生态保护编、法律责任编的规范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
公私法协同
修复责任
法典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实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史玉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5,共11页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是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展兴起的新型环境治理制度。目前,理论界对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属性和实现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公私法二元对立思维和传统部门法范式,缺乏以...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是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展兴起的新型环境治理制度。目前,理论界对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属性和实现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公私法二元对立思维和传统部门法范式,缺乏以系统论思维对制度进行体系化建构的整体考量。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涉及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定呈现出碎片化和粗放性的特点,对生态环境修复的责任主体、修复方式、修复标准、修复方案及过程监管等缺乏体系化设计,不能充分发挥为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司法实践提供规范指引的制度功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的规范整合提供了契机,在法典编纂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改革确认型”基本制度加以确认。法典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一是系统梳理、整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的生态环境修复规范,总结、提炼生态环境修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法典“总则编”设置生态环境修复的基本制度条款,包括生态环境修复的原则、基本制度类型,以及不同主体生态环境修复的职权职责、权利义务等;二是在“污染控制编”“自然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等各编中,根据不同领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特点和要求,细化规定具体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和修复规则;三是在“生态环境责任编”规定生态环境修复法律责任和追究程序等。此外,由于生态环境法典颁布后仍将保留部分环境资源单行法,形成“法典法+单行法”并存的模式,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还需要保持与相关单行法,以及其他部门法的外部沟通与协调。由此建立具有内在价值理念、协调有序、逻辑贯通的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
法律属性
制度定位
法典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世进
张春梅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3,99,共8页
基金
202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生态产品财产权研究”(22FX17D)。
文摘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进程,不仅是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生态环境法典结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应在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样态的基础上,揭示其现有法律规范难成体系、现行制度尚欠成熟等问题,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化构造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法典化的转化,最终形成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基本定义条款、法权配置条款、核心措施条款、与其他制度相衔接的规范表达,以及生态环境法典分则编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污染防治编、自然生态保护编、法律责任编的规范构建思路。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
公私法协同
修复责任
法典化表达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ord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law
Liability for repair
Codified expression
分类号
D922.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实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史玉成
机构
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5,共11页
基金
台达集团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项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批准号:2022-0101)。
文摘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是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展兴起的新型环境治理制度。目前,理论界对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属性和实现机制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公私法二元对立思维和传统部门法范式,缺乏以系统论思维对制度进行体系化建构的整体考量。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涉及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定呈现出碎片化和粗放性的特点,对生态环境修复的责任主体、修复方式、修复标准、修复方案及过程监管等缺乏体系化设计,不能充分发挥为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司法实践提供规范指引的制度功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的规范整合提供了契机,在法典编纂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改革确认型”基本制度加以确认。法典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一是系统梳理、整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的生态环境修复规范,总结、提炼生态环境修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法典“总则编”设置生态环境修复的基本制度条款,包括生态环境修复的原则、基本制度类型,以及不同主体生态环境修复的职权职责、权利义务等;二是在“污染控制编”“自然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等各编中,根据不同领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特点和要求,细化规定具体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和修复规则;三是在“生态环境责任编”规定生态环境修复法律责任和追究程序等。此外,由于生态环境法典颁布后仍将保留部分环境资源单行法,形成“法典法+单行法”并存的模式,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法典化,还需要保持与相关单行法,以及其他部门法的外部沟通与协调。由此建立具有内在价值理念、协调有序、逻辑贯通的生态环境修复制度体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
法律属性
制度定位
法典化表达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legal nature
institutional positioning
codification
分类号
D9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
王世进
张春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法典化实现
史玉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