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用于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进展
1
作者 李曼熙 宋宇 李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0-443,共4页
超声造影(CEUS)无电离辐射、无肾毒性、安全性高,具有可动态实时成像等优势,适用于对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病变进行观察及随访。经静脉CEUS显示微循环灌注能力好,可用于评估和随访肾脏局灶性病变、移植肾及肾外伤等;经尿道或经膀胱CEUS能较... 超声造影(CEUS)无电离辐射、无肾毒性、安全性高,具有可动态实时成像等优势,适用于对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病变进行观察及随访。经静脉CEUS显示微循环灌注能力好,可用于评估和随访肾脏局灶性病变、移植肾及肾外伤等;经尿道或经膀胱CEUS能较好地显示尿路形态,可用于检测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本研究围绕CEUS用于常见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泌尿生殖系统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菌和解脲支原体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及解脲支原体的药敏结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褚云卓 年华 贾桂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淋菌 解脲支原体 药物耐受性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林 黄睿 +10 位作者 李泽宇 刘萍 刘畅 洪辉文 吴坤成 钟光明 胡杰威 李鉴轶 欧阳振波 唐雷 钟世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灌注液、不同灌注通道构建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方法,为数字化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20%、10%和8%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A组)和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灌注液、不同灌注通道构建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方法,为数字化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20%、10%和8%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A组)和腹主动脉+股动脉(B组)进行灌注,制成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铸型标本后,观察评估其血管的表达。结果以不同浓度灌注液及灌注通道构建的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其动脉血管网的表现效果有明显差异:(1)高浓度(A、B)组显示的动脉分支有明显中断现象,填充剂分布不均匀,主要显示大的动脉主干,细小动脉分支难以显示;(2)中浓度(A、B)组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及分布,血管网较完整且显示清晰,分支无明显断裂现象,但B组血管网显示更饱满;(3)低浓度(A、B)组灌注后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但末梢动脉血管网显示过密,部分呈聚集现象,分层显示不够清晰。结论采用10%浓度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和股动脉同时灌注,能清晰显示完整饱满、分支无明显断裂的血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兔 泌尿生殖系统 血管铸型 过氯乙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黎琴 肖新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6-1289,共4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性畸形 影像学诊断 环境污染 人类健康 致畸因素 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欧武陵 蔡茜 +1 位作者 胡胜 董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4-1389,共6页
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临床上目前已经有多个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前列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二线治疗。此外,还有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索免... 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临床上目前已经有多个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前列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二线治疗。此外,还有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索免疫疗法与其他类型药物的联合应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志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一线、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扩大受益人群。该文从前列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3种不同类型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出发,围绕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手段,总结免疫疗法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未来的治疗潜力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琼 焦举 +4 位作者 杨婷 吕殷婷 江淑琴 曹素娥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评估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 )F-FDG 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利尿组(n=12)和小剂量利尿组(n=35),常规PET/CT全身显像后分别口服40mg、20mg呋塞米,充分水化后... 目的评估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延迟^(18 )F-FDG 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利尿组(n=12)和小剂量利尿组(n=35),常规PET/CT全身显像后分别口服40mg、20mg呋塞米,充分水化后行延迟PET/CT显像。比较口服利尿剂前后尿液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病灶/尿液SUV_(max)比值(T/U)的差异。计算小剂量利尿组的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小剂量利尿组和常规剂量利尿组组内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尿液SUV_(max)和T/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SUV_(max)和T/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利尿组延迟及常规显像的灵敏度96.77%(30/31)、61.29%(19/31),特异度75.00%(3/4)、50.00%(2/4),阳性预测值96.77%(30/31)、90.48%(19/21),阴性预测值75.00%(3/4)、14.29%(2/14),准确率94.29%(33/35)、60.00%(21/35);灵敏度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服小剂量呋塞米利尿剂延迟PET/CT显像可达到与常规剂量利尿法相同的效果,有助于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尿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NA2014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3 位作者 杨敏洁 李铭 赵喜 林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2-305,共4页
2014年度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共有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科学研究报告121篇,内容涉及肾脏、前列腺、膀胱、子宫、睾丸等多脏器研究,技术涵盖磁共振、CT、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等诸多方面。泌尿系统中以前列腺癌的诸影像学研究... 2014年度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共有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科学研究报告121篇,内容涉及肾脏、前列腺、膀胱、子宫、睾丸等多脏器研究,技术涵盖磁共振、CT、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等诸多方面。泌尿系统中以前列腺癌的诸影像学研究为重点,另涵盖肾脏肿瘤、功能及血管成像、泌尿系结石成像等。生殖系统中,女性主要集中在妇科肿瘤诊断、子宫相关疾病的介入和消融治疗监测方面,也有些产科方面的研究;男性则涉及睾丸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等。另有涉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CT低剂量扫描和对比剂的安全性等。作者将对以上几个热点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日后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前列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杰 张孝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37-39,共3页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5 6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病人 ,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2 0 0 mg加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 10 d。结果 :有效率 87.5 % ,细菌清除率 82 .2 %。除 1例肝功能...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5 6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病人 ,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2 0 0 mg加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 10 d。结果 :有效率 87.5 % ,细菌清除率 82 .2 %。除 1例肝功能 (AL T)轻度增高、1例眩晕外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有效 ,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依替米星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被引量:5
9
作者 栾瑞玲 吴元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57-1459,共3页
支原体(mycroplasma)是迄今所知能够自我复制并独立存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呈高度多形性,种类繁多。支原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其影响可涉及到人、动物、植物及细胞培养等。支原体最初从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中发现。自1937年... 支原体(mycroplasma)是迄今所知能够自我复制并独立存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呈高度多形性,种类繁多。支原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其影响可涉及到人、动物、植物及细胞培养等。支原体最初从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中发现。自1937年从女性巴氏腺炎的分泌物中分离出第一株人系支原体,迄今为止,从人体分离出的支原体已有20多种。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支原体 动物传染病 自我复制 细胞培养 巴氏腺炎 微生物 细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性激素治疗与子宫内膜、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宜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绝经期 性激素 子宫内膜 泌尿生殖系统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结核1例
11
作者 赵欣华 蒋银花 柯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5-1105,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切片三维重建在泌尿生殖系统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强 蒋学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59-761,共3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诊断的三维重建显示已开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但其在组织水平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特别在泌尿生殖系统领域,由于其结构特殊,如构成系统的器官组织大多体积较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诊断的三维重建显示已开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但其在组织水平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特别在泌尿生殖系统领域,由于其结构特殊,如构成系统的器官组织大多体积较小或细长并位于盆腔内和腹膜后,空间狭小、毗邻复杂,且系统内管腔囊腺结构繁多,诸多腺体、输送管道走行曲折、位置隐秘,传统的影像学技术常常难于对其进行系统的、对比清晰的立体显示。尽管目前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多.但其预示出的光明前景已不容置疑。本文为此对近年来这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三维重建 组织切片 形态 影像学诊断 计算机硬件 影像学技术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复杂畸形1例
13
作者 高平 李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3-74,共2页
病例 女,14岁,未婚,学生,月经未来潮,有先天性膈疝,已行修补术,去年开始出现轻~中度腹胀痛3次,间隔数月,腹痛时常伴轻度腹泻,一直以消化不良自行服药治疗。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猪弓形虫病泌尿生殖系统动态病理学研究
14
作者 周志勇 滕国麟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9-55,共7页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仔猪弓形虫病不同时期泌尿生殖系统病理变化的特点,并与全身其它各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即变性、坏死、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与其它器官系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仔猪弓形虫病不同时期泌尿生殖系统病理变化的特点,并与全身其它各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即变性、坏死、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与其它器官系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其实质细胞坏死程度低于其它系统,而平滑肌系统的变性和坏死性变化则较明显。本文还讨论了某些组织学改变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对猪的生殖能力构成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泌尿生殖系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18
15
作者 董素贞 朱铭 +3 位作者 毛建平 钟玉敏 仲卿雯 杜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随访证实为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胎儿的产前MRI,其中泌尿系统61例、生殖系统11例,孕龄21~39周,平均29周,以胎儿出生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为参考标准,与产前MR...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随访证实为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胎儿的产前MRI,其中泌尿系统61例、生殖系统11例,孕龄21~39周,平均29周,以胎儿出生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为参考标准,与产前MRI、US诊断结果对比分析。通过MRI采用感兴趣区工具(ROI)测量胎儿肺肝信号强度比(LLSIR),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泌尿系异常其中肾不发育9例(同时伴肺发育不良2例),盆腔异位肾2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5例(同时伴肺发育不良5例),梗阻性尿路疾病23例(其中重复畸形或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同时伴肺发育不良1例),肾发育不良9例(同时伴肺发育不良3例),脐尿管囊肿2例(1例合并睾丸鞘膜积液),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11例生殖系统异常其中卵巢囊肿8例,睾丸鞘膜积液2例,右卵巢畸胎瘤1例,其中1例睾丸鞘膜积液存在全身水肿,1例卵巢囊肿还存在脑发育不良及右心房增大。MRI诊断准确率为95.8%。11例羊水过少肺发育不良胎儿LLSIR为1.06~1.29,平均值为1.20±0.08,较正常明显减低(P=0.000<0.05)。结论MRI是胎儿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较有价值的产前影像诊断方法。能提供超声以外的信息,发挥超声的重要补充作用,尤其是超声显示不清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畸形 泌尿生殖系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组学研究
16
作者 蔡志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68,共3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增强CT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叶 刘建军 +4 位作者 武新宇 李晓飞 高永举 徐俊玲 丁德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增强CT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和44例确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均接受FDG符合线路显像和CT增强扫描,检查间隔小于l周。分析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增强CT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和44例确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均接受FDG符合线路显像和CT增强扫描,检查间隔小于l周。分析比较两种检查对原发病灶及肿瘤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37例可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恶性36例(包括肾癌11例、肾淋巴瘤3例、肾转移癌3例、肾盂癌3例、膀胱癌5例、前列腺癌8例、输尿管癌1例、阴茎癌2例),良性1例(为输尿管炎症出血),符合线路与增强CT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2.22%(26/36)和83.33%(30/36)、特异度均为0,准确率分别为70.27%(26/37)和81.08%(3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对44例泌尿系恶性肿瘤术后复查(包括肾癌13例、肾盂癌3例、膀胱癌17例、前列腺癌5例、输尿管癌3例、阴茎癌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2例),16例经病理、影像或临床随访确诊远处转移,符合线路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增强CT,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结论增强CT诊断肾细胞癌和尿路上皮癌原发灶具有优势,^(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监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18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Net对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像的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彤 孙铭阳 +3 位作者 王浩然 吕沛桐 宋凯文 张天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99,共4页
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使得深度学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图像识别分类领域。在医学领域,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症已经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健康和性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目前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系统可以得到实时光学活检图... 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使得深度学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图像识别分类领域。在医学领域,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症已经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健康和性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目前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系统可以得到实时光学活检图像,研究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图像识别,使用新型内窥镜OCT在体内对妇女阴道成像,分别以Inception-v3,VGG16,ResNet50三个网络模型结构用于健康人、患者和正在接受治疗患者的数据集,通过对比数据得到ResNet50在不影响精度下收敛迅速,消耗时间更短,因此选择ResNet50进行识别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症 ResNet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异物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龙 陈宏 +2 位作者 汤梁峰 阮双岁 毕允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81-482,485,共3页
目的 总结泌尿生殖道异物患儿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共32例(男15例,女17例)患儿,平均年龄7.9岁.异物位于膀胱7例,阴道15例,尿道8例,阴茎根部皮下1例,阴囊内1例.异... 目的 总结泌尿生殖道异物患儿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共32例(男15例,女17例)患儿,平均年龄7.9岁.异物位于膀胱7例,阴道15例,尿道8例,阴茎根部皮下1例,阴囊内1例.异物种类多样,进入体内方式以患儿自行置入最常见(28例,87.5%),存留时间最短半天,最长逾1年.经X线摄片诊断12例,B超或联合摄片诊断10例,CT/MRI或联合B超诊断7例,体查诊断2例,内镜检查诊断1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完整取出异物,治愈出院,随访期内正常排尿.结论 X线摄片及B超为诊断的首选方法,联合CT或内镜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确诊或高度怀疑泌尿生殖系统异物的患儿应尽早手术,需根据异物的种类、位置及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内镜为首选,开放手术亦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对儿童的看护、教育,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可以预防泌尿生殖道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异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抗生素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云清 梁建秀 +1 位作者 朱继云 王江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 解脲脲原体 泌尿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