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嘉嘉 张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28,共6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协调度并划分协调等级,计算相对发展度以判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分析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大都稳中有升、少数城市呈下降趋势,2020年协调等级整体上还较低,尚有37个城市处于失调状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任重道远;从空间上看,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研究时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平均值大小排序前十位的城市多为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后十位的城市多为各省(区)的边缘城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程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对耦合协调度有重要影响;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为生态保护滞后型的城市有31个、为均衡型的城市有5个、为生态保护领先型的城市有24个,表明沿黄城市生态保护整体上滞后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沿黄城市 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永明 蒋威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42,共7页
鉴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间的关联性显著,城市群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 鉴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间的关联性显著,城市群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模型等,分析了沿黄7个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状况,并基于引力模型探究了各城市群之间耦合协调关联强度。结果显示:(1)沿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研究时段末耦合协调等级仍普遍较低,山东半岛城市群属初级协调、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属濒临失调、其他城市群属勉强协调;(2)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下游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上游城市群的格局,且部分城市群呈现两极化或多极化态势;(3)沿黄城市群多数城市间耦合协调关联性较弱,只有少数城市间存在轻度及以上关联,跨城市群城市间存在关联的多为轻度关联、少数为高度关联;(4)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但不足以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城市群中心城市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但不足以带动沿黄城市群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城市群根据自身发展优势错位发展、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优良港口优势和中原城市群的“中继站”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 生态 社会 耦合协调 高质量发展 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干旱特征及驱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小燕 朱晓雯 +2 位作者 赵金涛 赵娜 石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373,共10页
宁夏沿黄城市带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区域干旱驱动机制,对进一步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农业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1995-201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彭曼蒙特斯模型(P-M模型)和标准降雨蒸散指数(SPEI)获得... 宁夏沿黄城市带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区域干旱驱动机制,对进一步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农业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1995-201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彭曼蒙特斯模型(P-M模型)和标准降雨蒸散指数(SPEI)获得区域潜在蒸散发量和干旱指数,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滑动t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了研究区干旱时间变化周期,利用冗余分析法定量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干旱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季节尺度上,单季旱发生频繁,以春季和秋季发生为主,自北向南整体呈现由高到底的趋势,且主要发生在北部地区,整体以0.013/10 a速率呈湿润化趋势;(2)在年尺度上干旱的下降趋势具有全域性,自北向南呈现由高到底的趋势;(3)宁夏沿黄城市带SPEI-12值在研究时段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3种突变检测函数,确定2008年出现异常值,这与降水分布一致;(4)各环境因子对SPEI指数的解释率均在75%以上,降水量、温度、地表净辐射是驱动SPEI值主要环境因子。其中,降水量对SPEI的贡献率最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 标准降雨蒸散指数 突变检验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5年宁夏沿黄城市带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小燕 朱晓雯 +1 位作者 赵金涛 石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利用宁夏沿黄城市带6个气象站1995-2015年逐日观测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Budyko假说分别估算宁夏沿黄城市带1995-2015年潜在蒸散发量(ET_(0))和实际蒸散发量(ET),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 利用宁夏沿黄城市带6个气象站1995-2015年逐日观测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Budyko假说分别估算宁夏沿黄城市带1995-2015年潜在蒸散发量(ET_(0))和实际蒸散发量(ET),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1995-2015年实际蒸散发、潜在蒸散发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5-2015年宁夏沿黄城市带ET_(0)多年均值为831.585 mm、ET多年均值为710.551 mm,实际蒸散发ET远小于潜在蒸散发ET_(0);宁夏沿黄城市带ET与ET_(0)关系符合正比假设理论,水分供应条件变化下,ET与ET_(0)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为正相关关系;宁夏沿黄城市带1995-2015年各季节平均蒸散发年际变化总体呈增大趋势,但是也有很明显的时段特征,即先增加后下降再回升,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2006年为突变年;1995-2015年宁夏沿黄城市带年平均蒸散发及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低-高-低”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Budyko假设 MORLET小波分析 气候倾向率 宁夏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轻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宫晓东 蔡强 周振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河道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引黄城市河道整治系统为例,分析了提高和改进现有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以实现... 河道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引黄城市河道整治系统为例,分析了提高和改进现有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以实现沿黄城市河道生态良性维持的目的,并提出了实用的生态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城市 轻度污染河道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带回族新型住区院落空间布局模式探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玲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6期266-270,共5页
从宁夏沿黄城市带现状回族院落特征和影响回族新型住区院落的主要因素两方面入手,将现状回族住区院落按照布局形式特点分为六类,从功能特征角度梳理院落功能空间、建筑功能空间的现状特征;综合考虑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政策、回族群众家... 从宁夏沿黄城市带现状回族院落特征和影响回族新型住区院落的主要因素两方面入手,将现状回族住区院落按照布局形式特点分为六类,从功能特征角度梳理院落功能空间、建筑功能空间的现状特征;综合考虑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政策、回族群众家庭结构与经济收入水平、回族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和环境心理需要四方面因素,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回族新型住区院落空间布局提出建议模式,以期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回族新型住区院落空间布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 回族新型住区 院落 空间 布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任凯丽 朱志玲 受梦婷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96,112,共7页
借助综合指数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技术,对沿黄城市群1990-2013年人口与经济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格局基本一致在时间上呈现先慢后快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 借助综合指数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技术,对沿黄城市群1990-2013年人口与经济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格局基本一致在时间上呈现先慢后快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向均衡方向演进,整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国家政策、区位条件、自然本底、城市等级是影响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时空耦合 协调发展 宁夏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带碳水足迹及其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子西 席睿 +2 位作者 黑正军 路畅 唐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减碳、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水资源生态及碳足迹角度出发,将区域水碳关系进行耦合研究,有助于揭示水资源质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均衡发展提供指导。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 减碳、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水资源生态及碳足迹角度出发,将区域水碳关系进行耦合研究,有助于揭示水资源质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均衡发展提供指导。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碳足迹理论,从时空分布差异、水碳关联性特征入手,计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宁夏沿黄城市带4个中心城市的碳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吴忠市-银川市为重心的碳排放和水生态压力区,且与经济高度发展区域有空间重合,但不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及资源条件的不同,碳排放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差异明显,其中水质生态足迹与碳足迹之间的关联性更显著,呈现出水、碳、环境、产业等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碳足迹 水碳关联性 时空特征 宁夏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中度—重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强 牛丽霞 郭萌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4期58-59,26,共3页
为了解决沿黄城市部分河道污染存在的中度及重度污染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实用的治理方式,以实现沿黄城市河道生态。
关键词 沿黄城市 中度-重度污染河道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晓茹 黄海荣 +1 位作者 张薇 郭霜霜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103-107,共5页
【目的】更加系统地分析河南省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流域减灾防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沿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河南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利用Matlab构建基于BP... 【目的】更加系统地分析河南省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流域减灾防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沿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河南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利用Matlab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结果】将研究数据导入评估模型,得到脆弱性评估指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研究区洪灾脆弱性进行特征分析。【结论】①时间上,2010—2020年8市洪涝灾害脆弱性呈现“整体下降、局部波动”趋势;②空间上,8市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形式,脆弱性从西到东呈现“高-低-高-低”分布特征;③省会城市郑州10年间洪灾脆弱性指数居高,并在空间上处于脆弱性等级较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脆弱性 BP神经网络 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空间结构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蕾蕾 邢凯悦 位艳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采用贴近度测度黄河中下游31个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承载力贴近度的空间特征和空间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流域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偏低,尤其是下游流域沿黄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从空间结构特征全局看,31个沿黄城市... 采用贴近度测度黄河中下游31个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承载力贴近度的空间特征和空间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流域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偏低,尤其是下游流域沿黄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从空间结构特征全局看,31个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空间自相关特征,从局部看,大部分城市无分异特征,但中游流域出现热点区域,下游流域尤其是河南省出现低洼区域;通过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空间作用机理分析,中游流域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受到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管理(M)5个因素的影响,且城市之间存在空间虹吸效应,水资源表现出空间竞争,而不是空间协同发展。下游流域沿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只受到驱动力(D)、状态(S)、影响(I)3个因素的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沿黄城市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DPSIRM模型 贴近度 空间统计分析 河中下游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专利战略 提高高新区和沿黄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
12
作者 白廷斌 刘汴生 李进营 《河南科技》 2003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专利战略 高新区 河南 沿黄城市 产业竞争力 现状 专利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探索——评《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凭借引黄便利条件,沿黄城市带的各大城市塑造了大量以人工河流为主的城市河流,以此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还赋予了城市自然环境更深刻的内涵。城市河道可实现防洪、排洪等...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凭借引黄便利条件,沿黄城市带的各大城市塑造了大量以人工河流为主的城市河流,以此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还赋予了城市自然环境更深刻的内涵。城市河道可实现防洪、排洪等一系列功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及人身财产安全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位 人身财产安全 技术导则 区域发展战略 城市河道 沿黄城市 城市自然环境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城市网络结构优化研究
14
作者 周园 曹威威 孟晶晶 《管理工程师》 2023年第4期14-19,共6页
从“城市综合实力”和“绝对、相对联系强度”两方面改进了引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沿黄城市2016-2020年的城市网络联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河南省沿黄城市的网络结构经历了“单核心多中心”向“一主一副多点”的... 从“城市综合实力”和“绝对、相对联系强度”两方面改进了引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沿黄城市2016-2020年的城市网络联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河南省沿黄城市的网络结构经历了“单核心多中心”向“一主一副多点”的演变,进而根据城市网络联系度将此区域划分为三大组团:郑州、洛三济和安鹤濮城市组团,三大城市组团发展各有侧重,但彼此间联系紧密,有着不断深化合作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城市 改进引力模型 城市网络 城市组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质与沿线城市社会适应能力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梅 秦于晴 +2 位作者 左其亭 陈文鹏 吴佩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建立黄河水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定量揭示2012-2019年黄河沿线11个城市的黄河水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演变趋势,并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多数城市黄河水质多年平... 通过建立黄河水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定量揭示2012-2019年黄河沿线11个城市的黄河水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演变趋势,并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多数城市黄河水质多年平均状况良好,仅运城市和呼和浩特市河段水质较差,以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为主;多数城市社会适应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运城市则稳定在最低水平,菏泽市次之,经济支撑薄弱是两城市低社会适应水平的主因;城市黄河水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两系统整体处于良好耦合、中级协调状态,黄河水质整体上具备承载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但社会适应能力系统应对黄河水环境恶化所能产生的社会修复稍有欠缺;菏泽市、呼和浩特市和银川市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运城市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两系统间存在单向乃至双向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质 沿黄城市 社会适应能力 耦合协调 主成分分析 污染分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重玲 朱志玲 +1 位作者 王梅梅 李燕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3,2,共5页
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法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构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的相关... 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法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构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的相关模型分析了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2006年、2008年、2011年间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在时间和内部空间的协调程度,旨在寻求该区域各市(县)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北部好南部坏的差异,在时间上表现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逐年好转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实现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繁荣、和谐、宜居、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 沿黄经济区城市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黄河战略”下的重点城市群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狄娜 《小康》 2021年第9期40-41,共2页
在贯彻落实“黄河战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七大生态城市群正奋勇前行,它们的未来也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 中原城市 关中平原 呼包鄂 生态城市 宁夏沿黄城市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八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艳红 石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推进河南省沿黄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支撑“生态强省”建设,通过构建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度评价模型,以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数据为对比样本,测度分析了2016—2019年河南省沿黄八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程度。... 为推进河南省沿黄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支撑“生态强省”建设,通过构建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度评价模型,以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数据为对比样本,测度分析了2016—2019年河南省沿黄八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沿黄八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度均处于不断优化状态,逐步进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协调发展的磨合时期,但整体发展在河南省内的优势尚不明显,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距离引领“生态强省”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沿黄八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旧偏低。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沿黄城市应充分结合发展现状,在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沿黄城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浅层地下水位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奕 徐佳 +2 位作者 朱勍 饶元根 曹永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目的】保障农业用水安全,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方法】本文采用GIS技术和滑动窗口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濮阳市浅层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了降水量、黄河水位及农业灌溉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地下水和保障灌区生... 【目的】保障农业用水安全,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方法】本文采用GIS技术和滑动窗口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濮阳市浅层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了降水量、黄河水位及农业灌溉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地下水和保障灌区生产安全的供水思路与对策。【结果】2006—2018年间,北部地区(属海河流域)地下水位年际变化总体呈波动性特征,南部地区(属黄河流域)总体呈下降趋势。北部地下水位年内高水位出现2月,南部出现在4月和10月,但年内低水位均出现在6月。濮阳市浅层地下水位从南部向北部递减,黄河滩区地下水位从上游向下游递减。另外,北部地下水位与降水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响应滞后约为6个月,而南部地下水则与黄河水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响应滞后约1个月。针对濮阳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状况,提出了“构建坑塘(湿地)-沟渠-河流水系连通网络体系,提升引黄和雨洪调蓄能力,同时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和中水回用”的农业灌溉供水思路与对策。【结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流域差异性,北部的地下水位变化主要由降水和农业灌溉驱动,而南部主要由黄河水位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城市 浅层地下水 时空变化 驱动机制 农田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