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对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类淋巴系统改变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滢莹 苏醒 +3 位作者 吉兆正 陈佳璐 李雪 刘靖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DTI-ALPS)探讨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性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以及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指数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DTI-ALPS)探讨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性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以及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指数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9~18岁男性34例,以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男性对照3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并计算ALPS指数,比较2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双侧ALPS指数(ALPS-L、ALPS-R)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双侧ALPS指数与社交反应量表(SRS)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组ALPS-L及ALPS-R指数显著减低(t=2.060,P=0.044;t=2.675,P=0.010)。总体ALPS-L与SRS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均>0.05),总体ALPS-R与SRS社交认知因子分、社交沟通因子分、社交动机因子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均>0.05),总体ALPS-R与SRS社交知觉因子分、孤独症行为方式因子分及SRS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309,P=0.013;r=-0.359,P=0.004;r=-0.298,P=0.017)。结论:ASD患者存在大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与ASD临床症状相关,可能是ASD患者潜在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类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弥散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指数在评估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及疾病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璐 张钠 +5 位作者 王小玗 冯钰莹 李贤军 卞益同 刘哲 杨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指数(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 index,DTI-ALPS index)在评价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Rolandic epilepsy,RE)患儿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功能及疾病...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指数(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 index,DTI-ALPS index)在评价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Rolandic epilepsy,RE)患儿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功能及疾病状态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例6~12岁的RE患儿(患儿组)与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儿童(对照组)行常规MRI及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定量分析两组的DTI-ALPS index。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儿组DTI-ALPS index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儿组DTI-ALPS index较对照组降低(患儿组:1.41±0.20,对照组:1.56±0.16;t=-2.620,P=0.013)。两组DTI-ALPS index均与年龄呈正相关(患儿组r=0.483,P=0.002;对照组r=0.534,P<0.001)。患儿组DTI-ALPS index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呈负相关(发作持续时间r=-0.743,P<0.001;发作频率r=-0.460,P=0.044);与总智商(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及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呈正相关(r_FIQ=0.523,P=0.014;r_VIQ=0.563,P=0.001),与操作智商(prac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无相关性。结论DTI-ALPS index可用于评估RE患儿GS功能受损情况,在探究疾病状态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Rolandic癫痫 类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雪 张敏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3-464,共12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入院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等)。发病后7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及定向力7个认知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内完善头部MRI检查,序列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等。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DTI分析(DTI-ALPS)后处理工具计算大脑左、右侧DTI-ALPS指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以评估RSSI患者整体GS功能。测量基底节(BG)区和半卵圆中心(CSO)区的EPVS体积,根据Potter标准视觉量化评估结果将EPVS程度分为0、1、2、3、4级,0~1级为无-轻度组,2~4级为中重度组,并进一步按区域分为BG-EPVS和CSO-EPVS的无-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各组RSS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基线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将其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RSSI患者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评估DTI-ALPS指数预测BG-EPVS严重程度结果的稳健性,采用离群值诊断与剔除分析方法识别并剔除异常样本,重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及其各项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中介分析检验DTI-ALPS指数在BG-EPVS体积与MoCA量表评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纳入65例RSSI患者,男34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3±15)岁。其中总体EPVS无-轻度组30例,EPVS中重度组35例;BG-EPVS无-轻度组34例,BG-EPVS中重度组31例;CSO-EPVS无-轻度组36例,CSO-EPVS中重度组29例。(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EPVS和BG-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和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更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均更高(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CSO-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仅年龄更低(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DTI-ALPS指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4.410,95%CI:1.211~16.025,P=0.024)、男性(OR=1.076,95%CI:1.001~1.156,P=0.048)、高血压病(OR=6.287,95%CI:1.635~24.167,P=0.007)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DTI-ALPS指数(OR=0.002,95%CI:0.000~0.904,P=0.046)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保护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识别并剔除6例异常样本后,DTI-ALPS指数与RSSI患者BG-EPVS发生风险的负相关性仍然存在(OR=0.050,95%CI:0.003~0.974,P=0.048)。(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SI患者的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r_(s)=-0.842,P=0.007)、MMSE量表评分(r_(s)=-0.491,P=0.033)、MoCA量表评分(r_(s)=-0.563,P=0.018)、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r_(s)=-0.596,P=0.001)均成负相关;BG-EPVS体积与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和定向力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4)中介分析结果显示,BG-EPVS体积对RSSI患者MoCA量表评分的总效应值为-0.673,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537,占总效应值的79.79%,间接效应值为-0.136,占总效应值的20.21%。结论在RSSI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及DTI-ALPS指数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BG-EPVS体积与RSSI患者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成负相关,且DTI-ALPS指数在RSSI患者BG-EPVS体积与认知功能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指数在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阿梅 温金玉 +4 位作者 黄俊祥 成小芳 阮秀杭 方美娥 魏新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指数在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自帕金森病进展标记物研究项目(PPMI)基线数据库中选取诊断为PD的153例患者及59例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212例被试的临...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指数在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自帕金森病进展标记物研究项目(PPMI)基线数据库中选取诊断为PD的153例患者及59例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212例被试的临床资料(包括多种认知和运动测试量表评分和脑脊液检查资料)和MRI资料完整。本研究中分析了以下认知和运动测试量表的评估结果: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HVLT;其中包括即刻/总回忆测试、辨别记忆测试和维持记忆测试)、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老年抑郁量表(GDS)、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UPSIT)、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分级量表(MDS-UPDRS)第1~3部分及全部(total)及H-Y分级量表(Hoehn and Yahr stages)。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包括Aβ42、a-syn、t-tau、p-tau、t-tau/Aβ42和p-tau/Aβ42。所有MR图像在Siemens 3.0T磁共振仪上完成采集。利用FSL及Image-J软件在每例被试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上,分别在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体部水平的投射纤维区域、联合纤维区域及皮层下纤维区域勾画绘直径5.0 mm的球形感兴趣区,测量每种纤维在X、Y和Z轴方向的扩散率,并根据公式计算DTI-ALPS指数。比较PD组与HC组之间ALPS指数值的差异,并分析PD患者ALPS指数与临床指标及脑脊液生物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PD组DTI-ALPS指数值显著减低(Z=3.769,P<0.001)。PD组ALPS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6,P=0.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三个因素后,PD组ALPS指数与MDS-UR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245,P=0.002),与脑脊液p-tau浓度呈负相关(r=-0.357,P<0.001)。结论:DTI-APLS指数可用于评估PD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受损情况,在探索PD相关发病机制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类淋巴系统 扩散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DTI-ALPS及血管周围间隙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赵婧含 常佩佩 +5 位作者 杜伟 曹家骏 王嫚 胡帅 宋清伟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7,共7页
目的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指标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状态评价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 目的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指标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状态评价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的类淋巴功能,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SVD组(81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结果将CSVD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CSVD-NC组,27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CSVD-MCI组,31例)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CSVD-VaD组,23例)。所有被试行常规MRI序列、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对所有被试的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o,BG)以及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CSO)的EPVS等级进行量化评分;并测量ALPS指标(ALPS-index)。比较EPVS等级及ALPS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影像指标与认知评分的关系,并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CSVD-NC组、CSVD-MCI组、CSVD-VaD组的ALPS指标均降低,CSVD-MCI组、CSVD-VaD组的BG-EPVS等级评分及CSO-EPVS等级评分均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SVD患者的BG-EPVS等级与ALPS指标、MoCA评分、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291,P=0.008;r=-0.342,P=0.002;r=-0.309,P=0.005);同时,ALPS指标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26,P=0.043;r=0.225,P=0.04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G-EPVS等级评分是MoCA评分及MMSE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94,P=0.009;β=-0.274,P=0.017)。结论CSVD患者的DTI-ALPS指标及EPVS等级评分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提示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损害,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沿血管周围间隙的扩散成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类淋巴系统 认知功能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指数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
6
作者 胡鹏鑫 邹宇 +6 位作者 袁于青 熊瑞芳 李承毅 朱涵婷 周明玉 谢亮 唐小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NT)患者的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类淋巴系统系统功能指标区分不同亚型NT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DTI-ALPS)分析不同亚型发作性睡病(NT)患者的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类淋巴系统系统功能指标区分不同亚型NT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31名1型发作性睡病(NT1)和15名2型发作性睡病(NT2)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对照者(HC)。受试者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所有NT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记录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和始发快速眼动期睡眠(SOREMP)次数及N1期、N2期、N3期睡眠占比等相关参数。所有受试者的DTI图像使用DSI-Studio软件处理并计算双侧DTI-ALPS指数。比较不同组间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双侧DTI-ALPS指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双侧DTI-ALSP指数区分NT1和NT2患者的诊断价值。为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影响,采用偏相关性分析NT患者双侧DTI-ALPS指数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NT1组的ESS评分、PSQI评分显著高于NT2组和HC组(P<0.05),NT1组双侧DTI-ALPS指数(左:1.412±0.137;右:1.398±0.152)显著低于NT2组(左:1.608±0.106;右:1.586±0.067)和HC组(左:1.632±0.159;右:1.660±0.181)(P<0.001)。NT患者DTI-ALPS指数与N2期、N3期占比呈正相关(P<0.05),与ESS评分、N1期占比、SOREMP次数呈负相关(P<0.05)。双侧DTI-ALPS指数对区分NT1和NT2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临界值分别为1.528、1.524,AUC分别为0.899、0.839。结论:NT患者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且NT1患者更为严重,NT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其睡眠结构紊乱有关。DTI-ALPS指数区分不同亚型NT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类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利强 李琳 +5 位作者 胡婧 刘丽莹 崔凯歌 杨冀萍 贾娟 于佳琪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8,共9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引起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认知障碍。近些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引起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认知障碍。近些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为OSA患者脑微观结构改变及功能连接异常提供了良好的神经生物影像学标志。特别是DTI-ALPS和DKI等近年来新出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为OSA研究提供了更加新颖的角度和更为开阔的视野。DTI-ALPS可以无创性评估大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揭示OSA患者大脑淋巴代谢障碍机制,为OSA患者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甚至为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新的观点。DKI能够在常规影像出现变化之前更为敏感地显示大脑微观结构异常,为OSA患者的更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OSA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揭示了其神经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旨在为OSA患者更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成像分析 扩散峰度成像 类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晓岚 段曦瑞 +3 位作者 李国臣 谭娜 周欣颜 廖承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清除代谢废物和维持液体稳态的重要系统,近年来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无创的MRI是评估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常用技术,具体包括:钆增强动态成像、基于扩散张量图像分析、血管周围间隙成像、... 胶质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清除代谢废物和维持液体稳态的重要系统,近年来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无创的MRI是评估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常用技术,具体包括:钆增强动态成像、基于扩散张量图像分析、血管周围间隙成像、脉络膜丛体积分析、动脉自旋标记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等方法。本文回顾了无创MRI技术在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详述其优势与局限性,为深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成像分析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类淋巴系统和帕金森病:当前概念-机制-治疗前景
10
作者 杨杰丽 兰瑞 +1 位作者 张勇 唐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20,共12页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 GS)是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发现的重要废物清除途径,在维持脑内环境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脑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 GS)是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发现的重要废物清除途径,在维持脑内环境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其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系统综述GS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深入探讨其在PD病理进程中的潜在作用,并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总结针对该系统的治疗策略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理解PD发病机制和开发新型诊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类淋巴系统 帕金森病 水通道蛋白4 Α-突触核蛋白 脑膜淋巴管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忠敏 孙宇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助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本文从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多种磁共振模态对血管性认知障... 血管性认知障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助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本文从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多种磁共振模态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像特点进行综述。将多种模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弥散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胶质淋巴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玉馨 苏云燕 +2 位作者 姚辉 杨义文 严所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机制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废物清除网络,其功能障碍与AD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机制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废物清除网络,其功能障碍与AD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沉积及Tau蛋白病理密切相关。可视化GS早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对于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如: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exchange-saturation-transfer MRI,CEST-MRI)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通过无创或微创方式逐步实现了GS结构与功能的可视化。本文综述了临床前与临床研究证据,并探讨了如何借助多模态MRI技术动态监测GS功能变化及其流入流出途径,以诊断及预测AD进展,试图阐明GS功能障碍可视化证据及寻找相关神经影像标志物,从而对AD早期诊断及病理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胶质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成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TI-ALPS指数分析慢性失眠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秀梅 张治 +3 位作者 梁晓 黄素华 吴麟 周福庆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基于扩散张量成像血管周围间隙(DTI-APLS)指数分析,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脑类淋巴功能改变及其与睡眠状况(失眠年限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慢性失眠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的常规DTI资料。在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体部水... 目的:基于扩散张量成像血管周围间隙(DTI-APLS)指数分析,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脑类淋巴功能改变及其与睡眠状况(失眠年限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慢性失眠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的常规DTI资料。在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体部水平的投射纤维区域、联合纤维区域勾画两个体素边长(约5.4 mm)的正方形ROI,测量每种纤维在X、Y和Z轴方向的扩散率(DX、DY、DZ),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的DTI-APLS指数值,并将其与年龄、受教育年限、慢性失眠年限、焦虑和抑郁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ROC曲线评估扩散相关指标(DX、DY、DZ及ALPS指数等)对慢性失眠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失眠组的ALPS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768,P<0.001)。DTI-ALPS指数与失眠年限呈显著负相关(r=-0.449,P=0.041),与年龄(r=-0.218,P=0.342)、受教育年限(r=0.015,P=0.950)、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r=-0.139,P=0.549)、状态焦虑量表评分(r=-0.040,P=0.864)、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0.095,P=0.682)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0.227,P=0.323)均无显著相关性。DTI-ALPS指数对区分慢性失眠与健康人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为0.811,敏感度为0.810,特异度为0.719。DX、DY、DZ值对区分慢性失眠与健康人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存在脑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且其程度与失眠的病程具有相关性。表征类淋巴循环功能的DTI-ALPS指数对区分慢性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类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扩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ALPS在脑类淋巴系统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训玲 王承炎 +4 位作者 刘华琼 李承龙 狄宁宁 姜兴岳 许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大脑中废物清除的途径,其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进行评估。目前,DTI-ALP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中的GS功能改变,它在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认知障碍及预测预后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GS、DTI-ALPS方法与应用优势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程进展、预测影响预后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疗效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成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指数评价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
15
作者 韦敏 姜乔继 +3 位作者 沙静云 严卉 姜粲然 张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利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DTI-ALP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搜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3例AICI患者(AICI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 目的:利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DTI-ALP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搜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3例AICI患者(AICI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集所有被试者的DTI参数以计算DTI-ALPS指数,用于评价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AICI组患者病灶侧大脑半球DTI-ALPS指数显著低于健侧(t=-3.11,P<0.01),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5.20,P<0.01),AICI病灶的体积、病灶至测量层面的距离与病灶侧大脑半球DTI-ALPS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38;P=0.24)。结论:利用DTI-ALPS指数能够评估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且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损害在病灶同侧大脑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淋巴系统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弥散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淞 孙善億 +1 位作者 刘慧 黄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功能。相比其他需要荧光示踪技术或注射造影剂的有创检查,DTI-ALPS可以通过量化不同方向上水分子的弥散率对类淋巴系统进行流体力学评估,是一种无创的在体神经影像学方法。利用DTI-ALPS方法计算出的ALPS指数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并能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因此,ALPS指数有望成为预测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型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