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李洋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68-69,共2页
该文旨在探讨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种植特点,系统总结了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化控、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探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对...
该文旨在探讨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种植特点,系统总结了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化控、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探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麦茬花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能够有效克服该地区夏季多雨、连作障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麦茬花生的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淮北地区
麦茬花生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德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针对近几年沿淮淮北地区的小麦生产状况和生态条件,在分析沿淮淮北气候特点、生产条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改土培肥、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幼苗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
针对近几年沿淮淮北地区的小麦生产状况和生态条件,在分析沿淮淮北气候特点、生产条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改土培肥、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幼苗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沿淮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穆红霞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88-89,共2页
沿淮地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这里具有良好的小麦生长环境。本研究对沿淮淮北地区条件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提高小麦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沿淮淮北地区
优质小麦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淮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4
作者
周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23-124,127,共3页
研究沿淮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参试2个品种拔节期和白穗显症期病情均较轻;从品种角度看,淮麦22对纹枯病的抗性比矮抗58选系强;从播种时间上看,播种早的纹枯病重于播期晚的,气温、地温高有利于纹枯病的侵染蔓延。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纹枯病
发生规律
沿淮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
5
5
作者
杜祥备
吴文革
+2 位作者
王永玖
张亮
孔令聪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6期43-44,152,共3页
针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水稻、小麦生产现状,经过多年来的生产试验,研究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生产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季节间茬口衔接、品种类型选用、种植方式、群体特征、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形...
针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水稻、小麦生产现状,经过多年来的生产试验,研究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生产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季节间茬口衔接、品种类型选用、种植方式、群体特征、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区域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
-
淮北地区
稻麦两熟种植
周年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分析
6
作者
邹雨菲
张波
+6 位作者
唐娜
刘钊
吴兰云
张琪琪
蒋长兴
郭波莉
张影全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8期41-52,共12页
为了明确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及主要面制品的加工利用潜力,本研究以2020—2023年连续4年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14个小麦主产县、区收集的194份农户大田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籽粒质量现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
为了明确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及主要面制品的加工利用潜力,本研究以2020—2023年连续4年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14个小麦主产县、区收集的194份农户大田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籽粒质量现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容重较高,变异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变异较小,湿面筋含量较低,变异较大。除吸水率和糊化温度外,其余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变异均较大。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峰值黏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容重和稳定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间变化较大,西部区域更适宜发展强筋小麦。2020—2023年间,该区域大田小麦中达到优质强筋品质标准的比例为19.07%,优质强筋品质达标率低主要受限于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该区域大田小麦整体以中筋、中强筋为主。满足各类面制品制作要求的比例依次为面条>面包>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安徽
沿淮
及
淮北地区
籽粒品质
空间分布
加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淮淮北水资源情势及缺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刘猛
王怡宁
李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3,共5页
本文分析了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三次平衡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和外调水逐步置换城市超采深层地下水的思路,即:只有尽快实施引江济淮及淮水北调、淮水西调调水工程,方能从根本上解...
本文分析了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三次平衡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和外调水逐步置换城市超采深层地下水的思路,即:只有尽快实施引江济淮及淮水北调、淮水西调调水工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区水资源日益短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情势
缺水对策
引江济
淮
工程
沿淮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8
作者
卓越
《中国种业》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系谱法选育
夏大豆
高油
沿淮淮北地区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有性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灾后如何防控畜禽疫病
9
作者
张丹俊
《中国牧业通讯》
2007年第16期86-87,共2页
近期.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洪水泛滥.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常说:“水灾过后有大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水源的严重污染、饲养环境的恶化和饲料品质的下降等因素引起。那么,水灾过后.应该怎样才能做到“...
近期.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洪水泛滥.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常说:“水灾过后有大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水源的严重污染、饲养环境的恶化和饲料品质的下降等因素引起。那么,水灾过后.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水灾过后无大疫”.保证灾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呢?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疫病
畜禽养殖业
防控
灾后
沿淮淮北地区
农业生产
饲料品质
饲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
10
作者
赵仁渠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1期59-59,共1页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赵仁渠(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230031)皖油六号是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省“七五”攻关项目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于92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迄今已累计开发推广三百多万亩...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赵仁渠(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230031)皖油六号是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省“七五”攻关项目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于92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迄今已累计开发推广三百多万亩。仅94年秋就播种100多万亩,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开发推广
良种繁殖
高产优质高效
安徽省农科院
开发与推广
原种繁殖
育种程序
白菜型油菜
沿淮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芝1号”芝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贾利萍
秦万龙
+1 位作者
黄雨
张庆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4-74,共1页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遗传稳定性等进行多点对比试验,表现植株高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空稍尖短,单株结蒴数多等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芝麻
生产
沿淮淮北地区
定向选育
遗传稳定性
农家品种
照射处理
连续种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李洋
机构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68-69,共2页
文摘
该文旨在探讨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种植特点,系统总结了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化控、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探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麦茬花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能够有效克服该地区夏季多雨、连作障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麦茬花生的稳产高产。
关键词
沿淮淮北地区
麦茬花生
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德福
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农技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沿淮低洼地农业减灾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09BADA6B00)
文摘
针对近几年沿淮淮北地区的小麦生产状况和生态条件,在分析沿淮淮北气候特点、生产条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改土培肥、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幼苗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小麦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沿淮淮北地区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穆红霞
机构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农技推广服务站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88-89,共2页
文摘
沿淮地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这里具有良好的小麦生长环境。本研究对沿淮淮北地区条件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提高小麦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沿淮淮北地区
优质小麦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4
作者
周雷
机构
安徽省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23-124,127,共3页
文摘
研究沿淮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参试2个品种拔节期和白穗显症期病情均较轻;从品种角度看,淮麦22对纹枯病的抗性比矮抗58选系强;从播种时间上看,播种早的纹枯病重于播期晚的,气温、地温高有利于纹枯病的侵染蔓延。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纹枯病
发生规律
沿淮淮北地区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
5
5
作者
杜祥备
吴文革
王永玖
张亮
孔令聪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龙亢农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6期43-44,152,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沿淮平原麦稻和麦玉两熟区周年抗逆优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YFD0301306)
安徽粮食多元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规模化示范与应用(2018YFD0300906)”。
文摘
针对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水稻、小麦生产现状,经过多年来的生产试验,研究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生产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季节间茬口衔接、品种类型选用、种植方式、群体特征、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区域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沿淮
-
淮北地区
稻麦两熟种植
周年
栽培技术
Keywords
The Huaihe River and Huaibei region
Rice-wheat double cropping
Annual
Cultiv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分析
6
作者
邹雨菲
张波
唐娜
刘钊
吴兰云
张琪琪
蒋长兴
郭波莉
张影全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8期41-52,共12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
文摘
为了明确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及主要面制品的加工利用潜力,本研究以2020—2023年连续4年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14个小麦主产县、区收集的194份农户大田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籽粒质量现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大田小麦容重较高,变异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变异较小,湿面筋含量较低,变异较大。除吸水率和糊化温度外,其余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变异均较大。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峰值黏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容重和稳定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间变化较大,西部区域更适宜发展强筋小麦。2020—2023年间,该区域大田小麦中达到优质强筋品质标准的比例为19.07%,优质强筋品质达标率低主要受限于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该区域大田小麦整体以中筋、中强筋为主。满足各类面制品制作要求的比例依次为面条>面包>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
关键词
小麦
安徽
沿淮
及
淮北地区
籽粒品质
空间分布
加工适用性
Keywords
wheat
areas along and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in Anhui
grain qua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applicability
分类号
TS213.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淮北水资源情势及缺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刘猛
王怡宁
李瑞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3,共5页
基金
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TG11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3320640)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分析了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三次平衡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和外调水逐步置换城市超采深层地下水的思路,即:只有尽快实施引江济淮及淮水北调、淮水西调调水工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区水资源日益短缺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情势
缺水对策
引江济
淮
工程
沿淮淮北地区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for water shortage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Hua- ihe River
north region along Huaihe River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8
作者
卓越
机构
安徽省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基金
淮北市重大科技项目(2009-01-06)
文摘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系谱法选育
夏大豆
高油
沿淮淮北地区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有性杂交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后如何防控畜禽疫病
9
作者
张丹俊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出处
《中国牧业通讯》
2007年第16期86-87,共2页
文摘
近期.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洪水泛滥.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常说:“水灾过后有大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水源的严重污染、饲养环境的恶化和饲料品质的下降等因素引起。那么,水灾过后.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水灾过后无大疫”.保证灾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呢?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畜禽疫病
畜禽养殖业
防控
灾后
沿淮淮北地区
农业生产
饲料品质
饲养环境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
10
作者
赵仁渠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1期59-59,共1页
文摘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赵仁渠(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230031)皖油六号是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省“七五”攻关项目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于92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迄今已累计开发推广三百多万亩。仅94年秋就播种100多万亩,占...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开发推广
良种繁殖
高产优质高效
安徽省农科院
开发与推广
原种繁殖
育种程序
白菜型油菜
沿淮淮北地区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芝1号”芝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贾利萍
秦万龙
黄雨
张庆利
机构
安徽省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
固镇县良种繁殖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4-74,共1页
文摘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遗传稳定性等进行多点对比试验,表现植株高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空稍尖短,单株结蒴数多等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芝麻
生产
沿淮淮北地区
定向选育
遗传稳定性
农家品种
照射处理
连续种植
对比试验
分类号
S965.11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6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淮淮北地区麦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李洋
《农业工程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李德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析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穆红霞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沿淮淮北地区不同播期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周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沿淮-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杜祥备
吴文革
王永玖
张亮
孔令聪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加工适用性分析
邹雨菲
张波
唐娜
刘钊
吴兰云
张琪琪
蒋长兴
郭波莉
张影全
《中国粮油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沿淮淮北水资源情势及缺水对策研究
刘猛
王怡宁
李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卓越
《中国种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灾后如何防控畜禽疫病
张丹俊
《中国牧业通讯》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
赵仁渠
《安徽农学通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固芝1号”芝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贾利萍
秦万龙
黄雨
张庆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