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回归的沿海经济区建设用地演变驱动因素研究——以大连市新市区为例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辰 王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562,共7页
沿海经济区空间演变与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探索用地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区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港产业高度集聚发展的典型沿海经济区——大连市新市区为例,基于TM遥感影像和DEM空间数据,通过随机选取2000个采样点,构... 沿海经济区空间演变与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探索用地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区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港产业高度集聚发展的典型沿海经济区——大连市新市区为例,基于TM遥感影像和DEM空间数据,通过随机选取2000个采样点,构建了描述用地空间演变过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沿海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变量,重点研究驱动因素构成,各因素参与程度、影响效果和作用,各时段因素间的关联性及传导性等内容。研究发现,在1990-2010年的20a间,大连市新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30倍,其空间驱动变量除了包含与城市CBD、邻近区县、乡镇中心的距离外,还与到主要港区、沿海岸线、邻近临港工业区距离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系列城镇空间分布与港口相关变量构成了用地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体系,共同塑造了沿海经济区的空间格局。文章所建空间模型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能够较好地揭示沿海经济区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沿海经济区 建设用地演变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滨沿海经济区动态负荷的预测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国会 田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8-885,共8页
目的为提升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提出典型建筑分类法,以了解地区建筑用能特性.方法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建立了办公类建筑、商场类建筑、宾馆类建筑和住宅类建筑的动态负荷分析模型,针对各类型建筑建筑模型进行逐时动态热负荷模拟.结... 目的为提升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提出典型建筑分类法,以了解地区建筑用能特性.方法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建立了办公类建筑、商场类建筑、宾馆类建筑和住宅类建筑的动态负荷分析模型,针对各类型建筑建筑模型进行逐时动态热负荷模拟.结果通过研究逐时动态负荷,分析商服核心区各类建筑的冷热负荷特性,得到了商服核心区区域建筑全年逐时冷、热负荷的分布情况,通过本方法预测的设计日采暖供热负荷总量比常规方法预测值节能约16%.结论在区域能源规划中引入动态负荷计算方法比传统的计算方法更为科学,可起到节约能源,节省投资的作用,为实现区域能源的供需平衡、高效利用和建筑的低碳节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滨沿海经济区 区域能源规划 典型建筑分类简化法 动态负荷 D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能源规划与CO_2减排研究——以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国会 田川 +1 位作者 李帅 胥富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4-1131,共8页
目的为从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上削减碳排,对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能源规划及CO2减排进行研究,实现区域能源规划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在基准发展情景和区域能源规划发展情景下,分建筑业用能、商业用能... 目的为从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上削减碳排,对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能源规划及CO2减排进行研究,实现区域能源规划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在基准发展情景和区域能源规划发展情景下,分建筑业用能、商业用能和居民生活用能3个部门进行CO2排放量模拟预测.结果模拟结果得出:相比于基准情景,区域能源规划发展情景下,2010—2030年CO2排放总量减少了7.1×105t,CO2的排放量比基准发展情景降低了44%.结论在区域能源规划中引入LEAP模型对区域节能减排进行研究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辽滨沿海经济区区域能源规划对于区域节能减排有着重要作用,为未来区域建筑的低碳节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滨沿海经济区 区域能源规划 LEAP CO2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经济区与广东经济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云彬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广东在东南沿海经济区应起龙头作用,这并非人为而是历史形成的。为此,广东应将珠江三角洲的建设纳入东南沿海经济区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与周边省区的联合,共同规划东南沿海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 经济改革 东南沿海经济区 广东经济 作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滨沿海经济区重盐碱地绿化工程技术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守亮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辽滨沿海经济区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上,最高含盐量可达3.57%,属于重度盐碱地。本实验以大穴客土法为基础,并制订了淋盐层结合排盐盲管的地下工程措施,结合科学的养护管理,成功地将平均含盐量控制在0.3%以下,有效地控制了盐分对植物生长... 辽滨沿海经济区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上,最高含盐量可达3.57%,属于重度盐碱地。本实验以大穴客土法为基础,并制订了淋盐层结合排盐盲管的地下工程措施,结合科学的养护管理,成功地将平均含盐量控制在0.3%以下,有效地控制了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滨沿海经济区 盐碱地绿化 地下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根系土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杰 郑国东 +3 位作者 杨志强 刘枝刚 陈彪 钟晓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了解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根系土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0个采样点Hg、As、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根系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58.84~417.88... 为了解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根系土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0个采样点Hg、As、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根系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58.84~417.88,平均值118.49,整体平均水平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根系土中各元素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顺序为Cd>Zn>Pb>Cu>Hg>As。Cd、Pb和As在水稻籽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与工业活动和施肥灌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北部湾沿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三角、海西区、珠三角走向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被引量:2
7
作者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 李文溥 +1 位作者 李静 谢孝荣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9,共11页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以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形成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社会经济基础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大学与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8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0-190,共1页
2011年2月24日至27日,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副校长田晓明、校长助理杨一心、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王洪法、研究生部主任王家宏、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忠、科技产业处处长蒋敬东、社会学院教授张明、人文社会科学院综... 2011年2月24日至27日,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副校长田晓明、校长助理杨一心、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王洪法、研究生部主任王家宏、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忠、科技产业处处长蒋敬东、社会学院教授张明、人文社会科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尚书等一行9人应邀访问辽宁省盘锦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大学 盘锦市 沿海经济区 合作协议 办公室主任 社会科学院 编辑部主任 党委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重大现实问题,突出实践应用价值——《东南沿海经济区的跨世纪战略》评介
9
作者 鸿阶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3期71-72,共2页
包括福建、广东和浙江省的温州、台州两市在内的东南沿海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首次是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
关键词 东南沿海经济区 现实问题 应用价值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协调发展 战略构想 福建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滨沿海经济区生态建设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10
作者 周子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21-322,共2页
介绍了辽滨沿海经济区当前生态建设情况以及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辽滨沿海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沿海经济区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辽滨沿海经济区 生态建设 现状 环境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滨沿海经济区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估与分析
11
作者 周子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13-214,共2页
构建了辽滨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定量表征的方法评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最佳生态承载力评价与信息展示方法,为当地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模型评估 辽滨沿海经济区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能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吗?——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佳 周长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56-65,共10页
以中国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03—2012年三大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和评价,并从结构和承载力视角,揭示沿海三大区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分析和检验产业结构、承裁力对... 以中国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03—2012年三大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生态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和评价,并从结构和承载力视角,揭示沿海三大区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分析和检验产业结构、承裁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2003—2012年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化,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长三角、珠三角波动较大表现出不稳定性,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波动趋势逐渐变小。各地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略有提升,但旅游生态需求大于旅游生态供给,旅游生态处于赤字状态,旅游生态赤字越来越大;旅游生态承载力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产业结构的正向作用大于旅游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生态承载力 旅游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1-114,共4页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
14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2-116,共5页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国内商业的战略选择
15
作者 赵宁渌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8期2-6,共5页
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要有个全面的认识怎样全面认识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个战略,已有很多论述。我认为需要补充、强调的有以下三点。第一。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沿海地区发展 国内商业 十三大报告 赵紫阳 沿海地区经济 经济协作区 沿海经济区 横向经济联合 外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东部和南部区域的铁路网 建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成功之关键
16
作者 邓存伦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10期1-4,共4页
文章认为,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而从当前现实状况来看,京广铁路以东区域的交通运输设施缺乏综合规划布局不合理;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客运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 文章认为,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而从当前现实状况来看,京广铁路以东区域的交通运输设施缺乏综合规划布局不合理;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客运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客运需要。作者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必须重视我国东部和南部区域的铁路网建设,这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的关键。为此,国家应迅即修建北京至香港、九龙的直达铁路干线和把沿海经济区的几个相邻省份连接起来的一系列直达最短通路的铁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经济 南部区域 沿海经济区 运输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设施 经济发展战略 铁路干线 交通运输网 厦门经济特区 地区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三大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39,共5页
基于投入和产出方法,构建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山东和广东三大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对海洋科技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浙江与山东、广东相比,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 基于投入和产出方法,构建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山东和广东三大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对海洋科技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浙江与山东、广东相比,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示范区 海洋科技 科技创新能力 沿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投资有效性评价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振环 赵国杰 张音 《技术经济》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区域投资 有效性评价 投资规模 投资有效性 决策单元 我国经济增长 沿海经济区 效果评价 环渤海地区 马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工业系统专门人才群体结构初析
19
作者 陈相元 《现代教育管理》 1987年第Z2期56-63,共8页
辽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我省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进程,是增添工业发展后劲,繁荣辽宁经济的有效途径。要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一靠改革开放,二靠科技进步。因而,认真分析研究我省工业系统专门人才群体... 辽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我省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进程,是增添工业发展后劲,繁荣辽宁经济的有效途径。要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一靠改革开放,二靠科技进步。因而,认真分析研究我省工业系统专门人才群体结构及素质,探讨未来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进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门人才队伍,是实现“奋发图强,振兴辽宁、服务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群体结构 老工业基地 辽宁经济 人才流动 能级结构 重要工业基地 沿海经济区 科技进步 轻纺行业 高层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中报
20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5年第5期58-59,共2页
1.拟建立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计划把国家确定建设的800多个商品粮基地县划进保护区,以引导和确定各方面的农业投入资金能重点投入保护区。 2.严格审批制度。目前,福建、安徽、浙江、广西等省区都在建立农田占用证制度。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区 商品粮基地县 经济特区 东南沿海经济区 居民身份 审批制度 个体工商户 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 工商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