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与中国因应
1
作者
白佳玉
朱开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指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等活动已导致全球升温约1.1℃,致使全球每个区域都已感受到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这一结论引发了国际社会在国际法层面治理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指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等活动已导致全球升温约1.1℃,致使全球每个区域都已感受到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这一结论引发了国际社会在国际法层面治理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存在环境正义贯彻不充分、减缓和适应法律制度设置不平衡、国际法律规范运行状态不协同等问题。上述问题有两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新执行协定,明确缔约方负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义务;对既有国际法律规范进行解释和完善。但是,这两种方案各自面临着制定共识难以达成、气候变化应对义务和海洋环境保护义务混同的挑战。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之决定的指引下,可考虑通过国内参照性模范立法,以及向国际社会提出既有国际法律规范完善和解释的中国方案,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沿海和海洋
生态环境
国际法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与中国因应
1
作者
白佳玉
朱开磊
机构
南开大学法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项目号:18VHQ001)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气候变化应对背景下美丽天津海洋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TJFX23-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指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等活动已导致全球升温约1.1℃,致使全球每个区域都已感受到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这一结论引发了国际社会在国际法层面治理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存在环境正义贯彻不充分、减缓和适应法律制度设置不平衡、国际法律规范运行状态不协同等问题。上述问题有两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新执行协定,明确缔约方负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义务;对既有国际法律规范进行解释和完善。但是,这两种方案各自面临着制定共识难以达成、气候变化应对义务和海洋环境保护义务混同的挑战。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之决定的指引下,可考虑通过国内参照性模范立法,以及向国际社会提出既有国际法律规范完善和解释的中国方案,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沿海和海洋
生态环境
国际法律治理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D996.9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对气候变化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法律治理与中国因应
白佳玉
朱开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