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江潮土小麦精确施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春祥 顾志权 +7 位作者 秦军 杜玉彬 钱卫飞 陆建华 张洪雁 钱卫东 吴锡棋 何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15-16,20,共3页
在沿江潮土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进行了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精确施氮技术,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 019.70kg/hm2,增幅18.16%,节省纯N 22.00kg/hm2,提高氮肥利用率23.14%,说明小麦精确施氮技术,具有节省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 在沿江潮土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进行了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精确施氮技术,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 019.70kg/hm2,增幅18.16%,节省纯N 22.00kg/hm2,提高氮肥利用率23.14%,说明小麦精确施氮技术,具有节省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单产的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潮土 小麦 精确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江潮土区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史宇 周昌圣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55-55,57,共2页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氮285 kg/hm2时,沿江潮土区机插水稻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蘖Ⅰ肥∶蘖Ⅱ肥∶穗肥=0.3∶0.1∶0.1∶0.5产量最高、效益最好,产量达8 160.5 kg/hm2,经济效益为21 295.5元/hm2,产...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氮285 kg/hm2时,沿江潮土区机插水稻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蘖Ⅰ肥∶蘖Ⅱ肥∶穗肥=0.3∶0.1∶0.1∶0.5产量最高、效益最好,产量达8 160.5 kg/hm2,经济效益为21 295.5元/hm2,产投比为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运筹方式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沿江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潮土稻麦轮作下钾素临界指标研究
3
作者 顾志权 徐巡军 +4 位作者 杜玉彬 钱卫飞 黄春祥 陆建华 钱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了明确沿江潮土麦稻轮作条件下施用钾肥的土壤钾临界指标,进行了小麦、水稻轮作周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基础速效钾57 mg/kg、缓效钾406 mg/kg的水平时,施钾的增产率为小麦12.2%-42.9%,水稻5.9%-15.4%,全期8.6%-24.9%;土壤速... 为了明确沿江潮土麦稻轮作条件下施用钾肥的土壤钾临界指标,进行了小麦、水稻轮作周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基础速效钾57 mg/kg、缓效钾406 mg/kg的水平时,施钾的增产率为小麦12.2%-42.9%,水稻5.9%-15.4%,全期8.6%-24.9%;土壤速效钾的施钾临界值小麦上为77.3 mg/kg,水稻上为81.7 mg/kg;每提高1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每公顷需施K2O,小麦上为9.2 kg,水稻上为12.1 kg;土壤缓效钾含量也可作为钾肥施用的依据,施钾临界值为小麦上411 mg/kg、水稻上419 mg/kg;每提高1 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每公顷K2O的用量为小麦10.7 kg、水稻12.4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潮土 稻麦轮作 钾素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地区种植绿肥黄花苜蓿技术要点
4
作者 姚建芳 杜玉彬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12-113,共2页
2006~2010年在沿江潮土上进行了种植黄花苜蓿技术探索,主要为利用天然环境条件使盛花期的此作物鲜草自然腐解还田,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自然调节土壤碱性转化为中性或略偏酸性,减少化肥用量。这是低碳生态的绿肥种植技术,可在生... 2006~2010年在沿江潮土上进行了种植黄花苜蓿技术探索,主要为利用天然环境条件使盛花期的此作物鲜草自然腐解还田,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自然调节土壤碱性转化为中性或略偏酸性,减少化肥用量。这是低碳生态的绿肥种植技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潮土 绿肥 黄花苜蓿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