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泉谈江苏省沿江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张泉 沿江区域 轨道交通线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市沿江区域涝灾规律及避灾种植模式的探讨
2
作者 童美龙 章新民 +1 位作者 黄洪明 陈静福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根据历年兰溪市“三江” (婺江、衢江和兰江 )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 ,按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 ,通过相应的农业配套措施 ,使冬春作物在“三江”洪水主汛期以前收获 ,汛期以后 ,接茬种植晚稻、迟西瓜、秋豌豆等作物 ,从而达到避灾... 根据历年兰溪市“三江” (婺江、衢江和兰江 )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 ,按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 ,通过相应的农业配套措施 ,使冬春作物在“三江”洪水主汛期以前收获 ,汛期以后 ,接茬种植晚稻、迟西瓜、秋豌豆等作物 ,从而达到避灾、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涝耕地 避灾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成灾规律 应用 兰溪市 沿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江发展背景下杭州沿钱塘江区域职住空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骏 王娟 戴世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9-630,共12页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沿江区域 职住空间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的区域工业用地立地条件评价与空间整合研究——以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电 李满春 +1 位作者 李谦 姜仁荣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为研究区,针对其产业结构优化阶段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用GIS支持的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对工业用地立地条件进行评价,探讨工业用地空间整合模式,提出了整合方案。该研究不仅对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工业用地... 以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为研究区,针对其产业结构优化阶段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用GIS支持的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对工业用地立地条件进行评价,探讨工业用地空间整合模式,提出了整合方案。该研究不仅对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工业用地空间整合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亦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评价 空间整合 工业用地 GIS 常州市沿江开发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江城际铁路路网作用和功能定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解振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4,共4页
规划建设江苏沿江城际铁路将促使沪宁通道形成"八线"格局,研究确定江苏沿江城际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对本项目立项尤为重要。沿江城际与通道内其他线路分工明确,路网功能突出。与沪宁城际共同组成沪宁综合城际通道,... 规划建设江苏沿江城际铁路将促使沪宁通道形成"八线"格局,研究确定江苏沿江城际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对本项目立项尤为重要。沿江城际与通道内其他线路分工明确,路网功能突出。与沪宁城际共同组成沪宁综合城际通道,为长三角核心区城际网的组成;是实现沿线中小城市与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上海都市圈1 h内直达的快捷通道;是沪汉蓉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与京沪高速沪宁段共同承担沪汉蓉通道旅客运输;是一条以沿线城际客运为主,兼顾部分对外中长途客运的城际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区域 城际铁路 沪宁通道 路网作用 功能定位 沪宁城际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粮商述论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琳琦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4期73-78,共6页
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工商业人口的猛增,以及赋税折征银两的普遍化,商业贸易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粮食贸易的急剧扩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急剧发展,特别是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是与徽商进... 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工商业人口的猛增,以及赋税折征银两的普遍化,商业贸易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粮食贸易的急剧扩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急剧发展,特别是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是与徽商进行大规模的粮食贩运分不开的。本文试就徽州粮商在明清时期长江区域粮食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经营特色等问题略作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明清时期 商业贸易 粮食贸易 工商业 徽商 沿江区域 粮食供需 经营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期的扬州徽商
7
作者 刘文智 《江淮论坛》 1982年第5期42-48,共7页
徽州商人在明清两代的商业中,占据很大势力,其经商范围遍布全国,“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迂无不至焉,淮、浙、楚、汉又其迩焉者矣,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①徽商所经营的项目,主要是茶、木、质铺和盐,“茶叶(徽... 徽州商人在明清两代的商业中,占据很大势力,其经商范围遍布全国,“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迂无不至焉,淮、浙、楚、汉又其迩焉者矣,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①徽商所经营的项目,主要是茶、木、质铺和盐,“茶叶(徽州)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②其中盐业为其大宗,主要以两淮地区为基地,以扬州为经营中心。在徽州,外出经商“就食他郡者常什九”③而在外长年行盐的“大半家于扬州,”④入清之后,扬州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扬州 徽州商人 沿江区域 两淮 盐商 明清两代 土著 郡国 商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