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学玉
曹永森
《学海》
CSSCI
200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信息化、产业技术政策、体制创新、挖掘后发优势、扶持战略产业、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梳理了理论...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信息化、产业技术政策、体制创新、挖掘后发优势、扶持战略产业、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梳理了理论界关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模式 ,认为沿东陇海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低 ,仅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 ,根据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理论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 ,该地区的“GDP—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于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体制创新不足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滞后 ,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市场化程度低 ,投融资体制改革迟缓 ,人才匮乏等是最主要的原因。主张从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 ,明确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制定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 ,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等方面 ,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中国
跨越式发展
地方经济
人才资源
沿东陇海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敏
蒋伏心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该文首先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在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其次通过数据的对比指出了"鲁南城市带"的发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该文首先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在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其次通过数据的对比指出了"鲁南城市带"的发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分析了"鲁南城市带"发展速度超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鲁南城市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中的市场推动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林飞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共5页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市场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增强经济活力。注重培育专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工业化
城市化
中国
农民收入
信息化
资本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好“加”“减”法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
被引量:
1
4
作者
包宗顺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是统筹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地应紧紧抓住海内外投资逐渐北移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煤电资源优势,树立社会诚信形象,同时应加大省级扶持力度,减轻地方不合理负担。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江苏
金融服务
政府信用
财政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北部地区核心城市构建与组织分析
5
作者
郭凯峰
周婷
王灿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0期12-14,共3页
文章在对江苏省北部(苏北)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苏北核心城市的意义与功效。研究认为: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现状,确立苏北核心城市符合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框架,但同时必须有效集聚核心城市发展要...
文章在对江苏省北部(苏北)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苏北核心城市的意义与功效。研究认为: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现状,确立苏北核心城市符合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框架,但同时必须有效集聚核心城市发展要素,以此推进苏北城市功能与结构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城市发展体系
江苏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
6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郊,贾汪区城南,是徐州市新开发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为三大主要产业。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郊,贾汪区城南,是徐州市新开发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为三大主要产业。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园区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开发4平方公里,园区内土地平坦.设施完善,地基承载力每平方25吨以上,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完全可以满足各类投资项目进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徐州市
江苏省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基础设施
省级开发区
淮海经济区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学玉
曹永森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部
出处
《学海》
CSSCI
200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文摘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信息化、产业技术政策、体制创新、挖掘后发优势、扶持战略产业、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梳理了理论界关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模式 ,认为沿东陇海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低 ,仅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 ,根据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理论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 ,该地区的“GDP—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于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体制创新不足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滞后 ,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市场化程度低 ,投融资体制改革迟缓 ,人才匮乏等是最主要的原因。主张从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 ,明确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制定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 ,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等方面 ,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中国
跨越式发展
地方经济
人才资源
沿东陇海产业带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敏
蒋伏心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沿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战略研究>的中间成果之一
文摘
该文首先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在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其次通过数据的对比指出了"鲁南城市带"的发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分析了"鲁南城市带"发展速度超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鲁南城市带
对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中的市场推动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林飞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共5页
文摘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市场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增强经济活力。注重培育专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工业化
城市化
中国
农民收入
信息化
资本运营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好“加”“减”法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
被引量:
1
4
作者
包宗顺
机构
江苏省社科院农发所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文摘
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是统筹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地应紧紧抓住海内外投资逐渐北移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煤电资源优势,树立社会诚信形象,同时应加大省级扶持力度,减轻地方不合理负担。
关键词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江苏
金融服务
政府信用
财政转移支付
分类号
F127.5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北部地区核心城市构建与组织分析
5
作者
郭凯峰
周婷
王灿
机构
苏州博雅达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苏州博雅达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0期12-14,共3页
基金
徐州师范大学科研资助项目(xsk2006005)
文摘
文章在对江苏省北部(苏北)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苏北核心城市的意义与功效。研究认为: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现状,确立苏北核心城市符合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框架,但同时必须有效集聚核心城市发展要素,以此推进苏北城市功能与结构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核心城市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城市发展体系
江苏北部
Keywords
coreurban
Donglonghai industrial belt
urban development system
Northern Jiangsu region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
6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郊,贾汪区城南,是徐州市新开发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为三大主要产业。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园区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开发4平方公里,园区内土地平坦.设施完善,地基承载力每平方25吨以上,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完全可以满足各类投资项目进区需要。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徐州市
江苏省
沿东
陇海
线
产业带
基础设施
省级开发区
淮海经济区
地基承载力
分类号
F427.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孙学玉
曹永森
《学海》
CSSCI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发展比较研究
张敏
蒋伏心
《现代经济探讨》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加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中的市场推动
宋林飞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做好“加”“减”法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
包宗顺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苏省北部地区核心城市构建与组织分析
郭凯峰
周婷
王灿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