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43年国民政府行使治藏主权军事行动之探析
- 1
-
-
作者
高栋
张皓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0,M0006,共14页
-
文摘
1943年初,西藏地方政府上层中的亲英派企图阻止盟国援华物资经由西藏运往内地,此举引发国民政府强烈反应。国民政府积极采取军事行动,向青海玉树地区秘密部署军队,这一系列举动引起西藏上层亲英派和英国的高度关注。英国采取种种外交手段阻止国民政府用兵西藏计划,并劝说西藏地方政府重启陆运。驻扎于青藏交界地区的军队在陆运重启之后并未返回原驻地。英国在太平洋会议上得到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关于国民政府不会发动内战的口头保证,以为事情告一段落,却得知国民政府在西藏东部再次增兵。英国认为国民政府有借武力解决西藏地方政府不服从中央政府命令等问题的计划,可能会损害其在藏利益,遂联合美国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压。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国民政府实现重启陆运,确保治藏主权。
-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西藏地方政府
治藏主权
玉树
-
分类号
D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泰晤士报》对中国西藏和平解放进程的关注和态度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皓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62,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更迭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演变轨迹研究>(批准号:13BMZ032)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1949年9月至1951年12月,《泰晤士报》持续关注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昌都战役发起前后,它关注西藏的法律地位,声称西藏是"自治"的,指责人民解放军进军为"侵略"。昌都战役发起后,它关注人民解放军进军、谈判举行和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与实施。它支持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赴京谈判,"条件是西藏自治得到尊重"。但是,它所说的"自治"和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本质上不同。它不愿意看到中国共产党顺利恢复了治藏主权,因而宣称十七条协议是强加的。它虽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必然趋势,却又幻想地称"要清楚地说明中国重新恢复对西藏权力的结果,为时尚早"。这一切反映了它作为曾经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喉舌在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面前的无可奈何。
-
关键词
《泰晤士报》
十七条协议
治藏主权
-
Keywords
TheTimes
Seventeen Point Agreement for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Tibet
GoverningPowerinTibet
-
分类号
C958.121.4
[社会学—民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