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成森 王如菊 +4 位作者 徐晓燕 顾骋圆 康慧珠 刘跃均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2-979,共8页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挽救治疗后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和女6例,平均年龄为(50.7±15.3)岁。1疗程的总反应率(ORR)为75.0%(15/20),2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有7例(35.0%)。8例患者接受allo-HSCT。主要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是R/R AML的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HAG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长疗程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孔繁聪 纪德香 +6 位作者 喻敏 齐凌 宋宝全 陈志未 李甜甜 张卢涛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至少4个疗程VEN-based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资料,分析其复合完全缓解率(composite complete response rate,cCR)、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阴性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初治AML患者,中位年龄65(53~78)岁,中位治疗7(4~20)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cCR和MRD阴性率分别为80.0%和63.3%。累积cCR为96.7%,MRD阴性率为80.0%。中位随访21.3(95%CI:14.7~27.9)个月,中位OS为32.3个月,中位RFS未达到,2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0.6%和54.8%。单因素分析提示2017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度分层预后不良及复发影响RFS及OS(P<0.05),多因素分析未提示上述因素与生存率有关(P>0.05)。安全性方面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感染,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VEN-based方案长疗程治疗AML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50%以上患者可获2年以上生存。VEN-based方案可作为AML患者有效维持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维持治疗 疗效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赵娟 李佳 +2 位作者 钱玲玲 丁佐凤 张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评估是否存在肌肉减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预后的关联强度。结果:在122例AML患者中,共46例(37.7%)在接受诱导化疗前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患者的BMI显著低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t=4.258,P<0.001),且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与部分缓解(PR)率明显更低(χ^(2)=6.348,P=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明显短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分别为20.7(95%CI:12.6-27.8)个月和27.8(95%CI:22.3-31.9)个月(χ^(2)=5.659,P=0.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标准诱导化疗的AML患者中,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2.2(95%CI:5.4-24.7)个月与26.1(95%CI:16.7-35.4)个月(χ^(2)=3.949,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减少症(HR=1.671,95%CI:1.034-2.701,P=0.036)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低治疗反应率及不良预后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AML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肌肉减少症 身体成分 治疗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个体化抗结核方案成功治疗儿童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一例
4
作者 温建芸 刘晓婷 +2 位作者 冯晓勤 吴学东 陈丽白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是活动性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恶性血液病[1-2]。初发AML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是活动性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恶性血液病[1-2]。初发AML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临床管理面临多种问题,包括各种药物的累积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及无法耐受传统的强化化疗方案[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结核 治疗应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龙飞 熊昊 +7 位作者 杨李 孙鸣 陈智 卢文婕 祁闪闪 陶芳 罗琳琳 陈晶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突变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NRAS(22%)、KRAS(14.9%)和KIT(14.7%)突变是116例AML患儿最常见的基因异常。KIT、CEBPA和GATA2突变患儿中位发病年龄均较未突变患儿高(均P<0.05),FLT3-ITD突变患儿初诊白细胞计数较未突变患儿高(P<0.05),ASXL2突变患儿初诊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值较未突变患儿偏低(均P<0.05)。KIT突变常伴随t(8;21)(q22;q22)核型异常。基因突变与第一和第二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缓解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KIT、NRAS突变与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CEBPA、FLT3-ITD突变患儿总生存率优于无突变患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89.8%,显著高于43例仅接受化疗治疗患儿的55.2%(P<0.001)。结论:儿童AML普遍存在基因突变,应用二代测序可显著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其对AML患儿危险度分层治疗有指导意义。FLT3-ITD和KIT突变可能不再是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异常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线诱导方案相关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萍 洪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组成的“3+7”方案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AML患者的标准诱导方案。此后,不断有临床研究对一线诱导方案进行改良优化,并研究新方案和...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组成的“3+7”方案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AML患者的标准诱导方案。此后,不断有临床研究对一线诱导方案进行改良优化,并研究新方案和标准诱导方案相比,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是否更具优势。文章主要阐述AML一线诱导治疗方案的相关进展及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诱导治疗 进展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天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8
作者 安礼影 陈敏 +5 位作者 魏锦 邹兴立 赵攀 杨竹 倪勋 林晓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9-1286,共8页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21 d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21 d 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至2024年7月使用21 d VA方案化疗并至少完成1疗程疗...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21 d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21 d 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至2024年7月使用21 d VA方案化疗并至少完成1疗程疗效评估的初诊unfit-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真实世界中21 d VA方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评估安全性。结果:共纳入5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48-87)岁。1疗程后复合完全缓解(cCR)率为74.5%,54.2%的患者微小残留病灶(MRD)转阴,其中伴NPM1突变的患者MRD阴性率较高(P=0.032)。中位随访19(2-38)个月,最佳cCR率和MRD转阴率分别为78%和64.4%,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疗程数<4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疾病缓解后,随着疗程数的增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好转。结论:真实世界中,21天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AML仍有较高的有效性,且并不影响第1疗程的缓解率及MRD转阴率,尤其是伴NPM1突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白血病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对比“3+7”或类似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王璐璐 张娟 +8 位作者 张越 张勇 董晓敏 张丹阳 陈婷婷 周芸晖 王滕 兰惠玲 周合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2-681,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方案和“3+7”及类似方案治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到2023...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方案和“3+7”及类似方案治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Ven/Aza方案(24例)和“3+7”方案(117例)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的疗效、生存期和不良反应,以及影响结局的因素。根据年龄、ECOG PS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后得到1∶1匹配的队列20对,并对匹配前后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做对比。结果:Ven/Aza组中位年龄为69岁,“3+7”组为56岁(P<0.001)。Ven/Aza组客观反应率为62.5%,“3+7”组为74.8%(P>0.05)。Ven/Aza组中位总生存期为522 d,“3+7”组为1002 d(P>0.05)。控制年龄和ECOG PS这2个变量后,得到20对病例的PSM队列,其中Ven/Aza组的客观反应率为65%,“3+7”组为60%(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22和629 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1和198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n/Az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整体队列显示“3+7”方案在疗效和生存上更有优势,但是Ven/Aza方案安全性更好。在控制年龄和ECOG PS的PSM后,Ven/Aza组的疗效好转,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3+7”组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曹林萍 费小明 +3 位作者 雷芳 余先球 杨元林 汤郁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low-dose cytarabine,LDAC)方案对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unfit 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对总生存影响因素的探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VEN+LDAC方案治疗的33例unfit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方案的治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共入组33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其中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29例,继发AML 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81天,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467(104~812)天,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95(104~637)天。诱导化疗结束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9.7%,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未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blood count recovery,CRi)总和达到36.4%,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orphologic leukemia-free state,MLFS)达到3%,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达到30.3%。中位治疗疗程为3.0(1.0~6.5)个疗程。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不良反应,多为≥Ⅲ级血液学毒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TP53基因、疗程数、治疗反应均会影响OS率(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疗程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诊AML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后有反应且维持治疗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低剂量阿糖胞苷 初诊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辉晟 李雨晴 +5 位作者 王雨欣 狐亚磊 闵凯莉 高春记 刘代红 高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终点包括疗效,通过总反应率(ORR)和安全性来衡量。次要观察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患者从入组开始随访至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结束(2023年6月1日),以最先发生者为准。结果:纳入64例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64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周期的治疗,26例和5例患者分别完成2个周期和3个周期DCAG方案的治疗。ORR为67.2%[39例完全缓解(CR)/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4例部分缓解(PR)]。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2.0(1.0-12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23.3和10.6个月。有应答者(CR/CRi/PR)的中位OS为51.7(3.4-100.0)个月,而无应答者的中位OS为8.4(6.1-10.7)个月(P<0.001)。在所有患者中均观察到3-4级的血液学毒性。4例患者在化疗后8周内死于病情快速进展。结论:DCAG方案是治疗R/R AML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难治 急性白血病 D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拉斯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13
作者 江贤栋 黄莹莹 +3 位作者 洪小颖 林昕迪 林东红 林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PCAT3 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联性。构建慢病毒介导的LPCAT3过表达AML细胞株(OE组)及阴性对照株(NC组)。在Erastin干预后,采用MTS、流式细胞术及微量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脂质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经典通路信号分子(PERK、ATF4、GRP7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UPR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联合干预后检测上述铁死亡相关指标,分析调控关系。结果4种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不同,其中K562细胞相对不敏感,4种AML细胞对Erastin的IC50与LPCAT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9,P<0.001)。Erastin干预后,与NC组相比,OE组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被Erastin抑制(P<0.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增加(P<0.001);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OE组中UPR经典通路分子PERK、ATF4、GRP78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通过4-PBA抑制UPR通路后,与未抑制状态相比,K562细胞活力下降(P<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LPCAT3可促进K562细胞铁死亡,且其激活的UPR经典通路PERK/ATF负向调控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拉斯汀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 铁死亡 UPR经典通路 急性白血病 4-苯基丁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14
作者 孔蕾蕾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917,共5页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内的多种恶性血液肿瘤密切相关。AML患者在化疗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普遍存在肠道稳态失衡的情况。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丰度以及代谢产物的水平可能是预测AML...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内的多种恶性血液肿瘤密切相关。AML患者在化疗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普遍存在肠道稳态失衡的情况。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丰度以及代谢产物的水平可能是预测AML患者发生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拟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AML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优化AML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肠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甜甜 孔繁聪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60,共7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数十年来,化疗仍然是AML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AML的治疗发生了改变。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因此,需积极探索新型高效...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数十年来,化疗仍然是AML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AML的治疗发生了改变。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耐药或在治疗后复发。因此,需积极探索新型高效低毒的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而达到抗肿瘤治疗目的的疗法,其在复发/难治性患者中展现出可观的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有望成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就免疫治疗在AML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M1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及治疗进展
16
作者 侯恩静(综述) 刘丽萍(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43-747,共5页
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突变是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核心分子标志,是监测白血病亚临床水平即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理想靶点,对疾病分型、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具... 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突变是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核心分子标志,是监测白血病亚临床水平即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理想靶点,对疾病分型、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整合近期研究进展,讨论靶向治疗、化疗联合CD33单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临床适用范围,强调MRD动态监测在优化长期管理中的价值。特别关注NPM1突变AML的耐药机制,如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髓系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 1,MCL-1)失衡、代谢适应及中国人群(突变频率、共突变谱、治疗反应)的特点。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NPM1突变的分层诊疗框架,同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NPM1突变 危险分层 靶向治疗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与“3+7”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娜 王丽静 袁长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与强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接受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7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与强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接受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76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接受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治疗,对照组接受“3+7”强化疗方案。临床观察主要终点为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总反应率(ORR),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2疗程后CR+CRi率分别为71.05%、65.79%,ORR分别为81.58%、78.95%;在对应方案全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CRi率分别为73.68%、78.95%,ORR分别为81.58%、84.2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疗程后两组发生治疗后骨髓抑制比例、程度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持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在众多不良反应中,两组仅感染及低钾血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低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2.11%、15.79%,观察组与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73.68%、94.74%。观察组患者的中位OS为13.13(1.67-53.6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OS为16.60(0.57-59.67)个月。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组发生治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低,但恢复时间长,其缓解率不亚于“3+7”强化疗,且感染率更低,但是“3+7”强化疗方案组低钾血症发生率低,且该方案明显改善患者长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老年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 安全性 强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青阳 靖彧 +9 位作者 李猛 黄赛 刘宇辰 温亚男 杨晶晶 高文静 乐凝 焦一帆 张夏玮 窦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5-950,共6页
目的:探究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收治的15例≥60岁的老年AML患者采用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 目的:探究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收治的15例≥60岁的老年AML患者采用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胞苷进行治疗,评估其疗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总生存期(OS)及无事件生存期(EFS)。结果:经一个疗程化疗后,15例患者中11例达到完全缓解(CR),3例达到血液学未完全恢复的CR(CRi),1例患者在疗效评估前因原有感染死亡,总反应率(ORR)为93.3%(14/15)。中位随访时间为131(19-275)d,中位OS和EFS均未达到。二代测序分析显示,15例患者中,13例检测到基因突变,突变频率在10COR%以上的基因有7种,分别为ASXL1(4例)、RUNX1(4例)、B(3例)、DNMT3A(3例)、STAG2(2例)、IDH1/2(2例)、TET(2例)。在13例检测到基因突变的患者中,12例患者获得复合缓解(CR+CRi)。白细胞数平均恢复时间为化疗后14.6 d,血小板平均恢复时间为化疗后7.7 d。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例患者伴有感染,除1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因感染性休克死亡,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较重的心、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AG方案联合维奈克拉、西达本胺、阿扎胞苷所组成的CACAG+V方案可应用于老年AML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诱导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老年 维奈克拉 西达本胺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李卫滨 杨兰 +2 位作者 程少杰 陈娅 江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例AML-MR患者的样本,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血液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例AML-MR患者的样本,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血液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病理等方法综合分析,参照WHO关于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诊断标准总结AML-MR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涂片检出原始细胞比例增多。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显示造血细胞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61、CD34、CD117表达增加,MPO、CD13、CD33阳性。流式结果表明异常髓系原始细胞约占有核细胞总数的18.61%,该群细胞表达CD34、CD13、CD117、HLA-DR,少量表达CD33;可见36.34%的原始/幼稚红细胞,该群细胞表达CD36、CD71,少量表达CD117。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包括-5在内的3种异常。分子病理检出2种TP53相关基因突变。结论:AML-MR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涂片原始细胞比例增多,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显示造血细胞明显增生,流式细胞术可检出髓系原始细胞和原始/幼稚红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检出3种异常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相关急性白血病 细胞学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in抑制剂治疗NPM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于晓达 李佳璟 +2 位作者 王安安 郭建刚 刘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在合并FLT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和/或DNMT3A共突变或伴不良细胞遗传学等条件下会使原本较好的预后变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靶向Menin-KMT2A复合物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 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在合并FLT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和/或DNMT3A共突变或伴不良细胞遗传学等条件下会使原本较好的预后变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靶向Menin-KMT2A复合物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蛋白(Menin)抑制剂在NPM1突变的AML(NPM1m-AML)中可以抑制致白血病基因HOX(homeotic gene)和MEIS1(myeloid ecotropic viral integration site 1)基因的过表达,体现出显著的抗白血病活性。本文将对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Menin抑制剂在NPM1m-AML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以及Menin抑制剂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NPM1m-AML患者提供更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enin抑制剂 NPM1突变 Menin-KMT2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