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解读——治疗目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浩 万健 +1 位作者 周家茗 吴开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3-677,共5页
随着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新的诊断评估技术、治疗药物和方案的快速更新迭代,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以下简称2018共识)进行更新,... 随着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新的诊断评估技术、治疗药物和方案的快速更新迭代,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以下简称2018共识)进行更新,已发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对治疗方法、策略和理念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新的治疗目标纳入我国UC诊治指南中。文章旨在对这一进展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指南 治疗目标 达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艳萍 吕美萱 +4 位作者 赵彦博 栾天明 姜志梅 吕智海 张士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训练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方法对应届本科毕业生27人在客观结构化考试法康复治疗计划和目标站的成绩与其他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康复计划和目标考站分数与康复评定(r=0.238,P=0.039)、基本技能操作(r=0.477...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训练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方法对应届本科毕业生27人在客观结构化考试法康复治疗计划和目标站的成绩与其他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康复计划和目标考站分数与康复评定(r=0.238,P=0.039)、基本技能操作(r=0.477,P=0.012)、实践技能(r=0.869,P=0.000)分数均为正相关。实践技能分数和物理治疗学总分正相关(r=0.265,P=0.043)。结论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训练对提高康复实践技能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 康复治疗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最小临床表现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目标:意义和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峰 岳耀先 陈向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681,共5页
治疗目标(treatment goal)与治疗靶点(treatment target)不同,后者是干预措施起作用的关键分子,而治疗目标是治疗趋向的终点。有了合理的目标才能使医生和患者均对何时启动治疗、进行何种治疗、治疗到何种程度、何时调整治疗、何时减量... 治疗目标(treatment goal)与治疗靶点(treatment target)不同,后者是干预措施起作用的关键分子,而治疗目标是治疗趋向的终点。有了合理的目标才能使医生和患者均对何时启动治疗、进行何种治疗、治疗到何种程度、何时调整治疗、何时减量和停药以及治疗的利弊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改善患者依从性以及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不同神经免疫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目标,如多发性硬化以无疾病活动性证据为目标[1],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以疾病活动性分类来指导[2]。治疗目标不仅指导临床治疗,也是疾病重要的表型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最小临床表现 治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参考——2006年ESC/ESAD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
4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37-93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治疗目标 ESC/ESAD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5
作者 王荣荣 樊佳威 +3 位作者 白雪 张愫艺 苗娜娜 张二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监测IVC-CI指导的GDFT组(GF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F组),每组50例。GF组由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监测IVC-CI评估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GDFT,直至下腔静脉直径>1 cm且IVC-CI<42%;CF组由麻醉科医师依照生理需要量、术前丢失量、术中出血量及尿量给予经验性补液治疗。记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情况,术中和术后24 h内出入量包括液体总入量、输液量、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术后新发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包括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CF组比较,GF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液体治疗比较,通过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降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低血压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手术 老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塌陷率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董育硕 高巨 +3 位作者 陈宁翊 张婷婷 李琳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关于CLCVP和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s,患者987例,其中CLCVP组494例,SVV组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LCVP组比较,SVV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27.13 ml,95%CI-30.79~-23.47 ml,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37,95%CI 0.24~0.56,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MD=-2.82 d,95%CI-3.39~-2.24 d,P<0.05)。结论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切除可以优化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沙滩椅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7
作者 郑晓静 许辉 疏树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VV组(L组)和高SVV组(H组),每组30例。L组SVV目标值范围为6%~9%,H组SVV目标值范围为10%~13%。记录入手术室后(T_(1))、麻醉诱导后5 min(T_(2))、到达SVV目标值范围后10 min(T_(3))、体位变为沙滩椅位后10 min(T_(4))和手术结束即刻(T_(5))HR、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和全身血管阻力(SVR)。记录术中尿量、失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间。术中持续监测rScO_(2),记录rScO_(2)基础值(rScO_(2base))并计算术中平均rScO_(2)值(rScO_(2mean))、最小rScO_(2)值(rScO_(2min))以及rScO_(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cO_(2%max))。于T_(2)、T_(3)和T_(5)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乳酸浓度。记录术后2 d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卒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水肿、肺不张)、少尿和无尿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H组比较,L组T_(4)时MAP、CO、SV、术中rScO_(2mean)和rScO_(2min)明显升高(P<0.05),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明显增多(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T_(5)时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两组无一例心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以及少尿和无尿的发生。结论 采用SVV 6%~9%为指导的GDFT更有利于稳定由于沙滩椅位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脑部低灌注,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沙滩椅位 肩关节镜 血流动力学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治疗的直接目标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媛 王永福 +1 位作者 刘忠厚 赵思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优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治疗策略,Cummings等学者提出了制定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直接目标,并认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风险性及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可能作为重要的目标参数。这一目... 为了优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治疗策略,Cummings等学者提出了制定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直接目标,并认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风险性及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可能作为重要的目标参数。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临床更合理的选择初始治疗的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在治疗中的随诊,有利于更恰当的评估药物对BMD和骨折风险性的效应,而且帮助临床医师决定是否转变治疗方案及何时停药。确立了直接目标,治疗就应以此目标为基准,以最大可能性达到目标的治疗方案作为最合适的治疗选择,并以接近此目标的周期性评估作为最合理的评估方案。尽管确立OP治疗的直接目标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有待探讨的问题,它的确立已成为OP治疗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故本文就骨质疏松治疗的直接目标及其国内外现状和共识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直接治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周涛 郭善亮 张明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75-86岁,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治疗组(G组)和经典输液治疗组(C组)。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75-86岁,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治疗组(G组)和经典输液治疗组(C组)。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BP、CVP。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每搏变异度(SVV)、CI等指标。G组根据SVV、MAP、CI、心搏量指数(SVI)将CI≥2.5L·min^-1·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根据CVP及MAP行经典补液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h(T4)、术毕(T5)的MAP、HR、CVP、CI、SVV的变化。检测T3、T5时的SaO2、ScvO2及血乳酸含量并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ERO2)。结果与C组比较,G组胶体液输注量和尿量明显增加(P〈0.05)。T3、T4时G组CI明显升高(P〈0.05),T2、T3时SVV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5时G组ScvO2、DO2I、VO2I、ERO2均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胃肠道手术中老年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提供比经典液体治疗方案更好的容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 胃肠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娜 兰飞 +3 位作者 姚东旭 郎宇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每组260例。G组以PPV为目标,根据GDFT方案对患者进行容量管理,C组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1d(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HR、MAP、脉压变异率(PP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麻黄碱使用例数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头晕、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3时G组PPV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G组发热病例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以减少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变异率 脊椎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钿生 周洪彬 黄焕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8~65岁,ASAⅢ或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50例。G组根据目标导向...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8~65岁,ASAⅢ或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50例。G组根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原则调整补液速度使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 L·min-1·m-2,MAP>80 mmHg。C组术中调整补液速度以维持CVP 8~12 mmHg,MAP>80 mmHg。记录术中补液量、尿量及术后第1天、第2天尿量。于麻醉后10 min(T 0)、移植肾动脉开放后10 min(T 1)、术毕即刻(T 2)抽取动脉血,测定氧合指数、乳酸和血钾浓度。计算术前、术后1、2、3、4、5、6、7、14 d和术后1、3、6个月的肌酐清除率。记录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G组术中补液量、尿量、术后第1天尿量明显多于C组(P<0.05)。T 2时G组血钾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氧合指数和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90 d G组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C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肌酐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液体治疗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改善移植肾早期灌注,加快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肾移植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袁柳青 李凤仙 +3 位作者 刘世乐 许睿 张庆国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中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在800~1000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采集动脉血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SjvO2)血氧分压(PaO2、PjvO2)、血氧含量(CaO2、C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乳酸含量(aLac、jvLac)。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CaO2与CjvO2明显下降,而aLac与jvLac明显上升(P<0.05),且术中C组aLac和jvLac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实施GDFT,能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脑氧代谢 脑膜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远超 喻莉 +2 位作者 武晓灵 龙鼎 杨军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式EGDT组,n=57)和对照组(传统EGDT组,n=59),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T0)... 目的:探讨改良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式EGDT组,n=57)和对照组(传统EGDT组,n=59),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T0)及治疗后24 h(T1)、48 h(T2)及72 h(T3)血c Tn I、BNP、AST、ALT、TBA、BUN及Cr水平。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和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及其他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1、T2、T3时点的血c Tn I、BNP水平和T2、T3时点的血AST、ALT、TBA、Cr及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EGDT能更显著地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c Tn I、BNP、AST、ALT、TBA、Cr及BUN水平,对心肌、肝脏及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感染性休克 脏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评价新探索:基于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启保 罗潇 +2 位作者 陈玲 何华斌 袁明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12-4118,4124,共8页
背景 目前关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研究较少,现有主要评估方法为SAMe-TT2R2积分,但该积分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且不适用于非白种人群,前期研究显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左心房内径(LAD)与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的达标... 背景 目前关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研究较少,现有主要评估方法为SAMe-TT2R2积分,但该积分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且不适用于非白种人群,前期研究显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左心房内径(LAD)与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的达标具有密切关系,可否将二者纳入现有的积分体系并加以改良运用值得临床深思。目的 探索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常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TTR达标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改进现有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评价方案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64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TR评价界值(65%)将TTR≥65%定义为达标,即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为高质量抗凝;将TTR<65%定义为未达标,即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为非高质量抗凝。同时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TTR达标组(TTR≥65%,46例)和TTR未达标组(TTR<65%,118例)。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保留了既往SAMe-TT2R2积分中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这4项参数,并尝试将种族、吸烟这2项参数删除,代替以“PDW升高”和“LAD增大”并分别积分为2分;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分别绘制SAMe-TT2R2积分、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及合并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吸烟、PDW升高、LAD增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82,95%CI=0.812~0.958,P=0.003)、PDW升高(OR=0.443,95%CI=0.282~0.697,P<0.001)、LAD增大(OR=0.031,95%CI=0.001~0.853,P=0.040)是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SAMe-TT2R2积分不同分值组TTR、TTR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积分6、7分组TTR高于积分2、3、4、5分组(P<0.05);积分7分组TTR达标率高于积分2、3、4、5、6分组(P<0.05)。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不同分值组TTR、TTR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积分3、4、5、6、7分组TTR低于积分0、1、2分组(P<0.05);积分2分组TTR达标率高于积分0、1、3、4、5、6、7分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Me-TT2R2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CI=0.737~0.868),最佳截断值为5.5分,灵敏度为1,特异度为0.508;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AUC为0.814(95%CI=0.751~0.877),最佳截断值为2.5分,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737。结论 年龄、PDW升高、LAD增大是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SAMe-TT2R2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华法林 心房颤动 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 SAMe-TT2R2积分 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的目标治疗:观点和展望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卢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3-1216,共4页
口腔扁平苔藓(OLP)目前仍属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如何控制其病情反复加重、维持长期的缓解状态仍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目标治疗是一种新的慢性病治疗理念,强调疾病治疗应通过定期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病情缓解为主要目标。... 口腔扁平苔藓(OLP)目前仍属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如何控制其病情反复加重、维持长期的缓解状态仍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目标治疗是一种新的慢性病治疗理念,强调疾病治疗应通过定期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病情缓解为主要目标。近年来,目标治疗策略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本文将联系目标治疗的基本理念和OLP的疾病特点,首次对OLP目标治疗的可行性和关键问题进行展望和讨论,以期为OLP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治疗 目标治疗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钿生 王卓丹 +3 位作者 许阳英 金文香 周洪彬 黄焕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18~64岁,ASAⅢ或Ⅳ级。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50例。C组术中维持C...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18~64岁,ASAⅢ或Ⅳ级。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50例。C组术中维持CVP 8~12 mmHg,MAP>80 mmHg。G组术中根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原则使SVV<13%,CI>2.5 L·min-1·m^(-2),MAP>80 mmHg。记录术中补液总量、尿量。记录麻醉前(T 0)、麻醉后10 min(T_(1))、肾脏再灌注后10 min(T_(2))、胰腺再灌注后10 min(T_(3))、术毕即刻(T_(4))的MAP。记录术毕的CVP值和血浆脑钠肽(BNP)。监测术前、术后第1、3、5、7天的血淀粉酶、空腹血糖、血肌酐清除率。记录术后外源性胰岛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G组术中补液总量、尿量明显增多(P<0.05),T_(2)—T_(4)时MAP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1天血淀粉酶和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血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胰岛素使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毕两组CVP、BNP、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液体治疗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利于维持胰-肾联合移植术中循环稳定、改善移植器官灌注、加快移植器官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胰-肾联合移植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乔松 蔡国龙 +4 位作者 严静 虞意华 张召才 颜默磊 胡才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00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EGDT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EGDT治疗组予以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液...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00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EGDT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EGDT治疗组予以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第3、7、14天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PACHEⅡ评分等。分析cTnI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液体复苏前,EGDT治疗组与对照组cTnI水平分别为0.59±0.66和0.54±0.48μg/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正常值(P>0.05)。经EGDT治疗后,EGDT治疗组7、14d时的cTnI水平分别为0.16±0.22和0.09±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9±0.43和0.29±0.29μg/L)且恢复正常(P<0.05),hs-CRP有相同变化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cTnI呈正相关(复苏前及复苏后3、7、14d分别为r0=0.818,r3=0.858,r7=0.795,r14=0.739,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后EGDT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EGDT治疗组生存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52%,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EGDT可能通过炎症抑制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永华 刘湘林 +1 位作者 李红永 屈琳林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消化道穿孔造成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采取重视评估休克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休克症状;根据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的原则,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 目的探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消化道穿孔造成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采取重视评估休克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休克症状;根据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的原则,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快速液体复苏;放置引流管冲洗腹腔,祛除造成腹腔感染的因素等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接受了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13例接受了手术,术后存活11例,死亡2例;6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未接受手术而死亡。结论重视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高危因素,在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的指导下采取液体复苏进行抗休克治疗,加强引流管护理,祛除腹腔感染因素,是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在消化道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仲清 金英慧 +3 位作者 陈辉 付卫军 杨翃 王瑞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休克早期、有发展为MODS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EGDT组(给予EGDT)和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休克早期、有发展为MODS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EGDT组(给予EGDT)和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血乳酸浓度、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最高SOFA评分,同时计算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并统计ICU死亡率。结果EGDT组MOD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EGDT组MODS患者的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最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5,0.016,0.009,0.010,0.002)。EGDT组MODS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EGDT组中严重感染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0.044)。结论EGDT可以减少MODS发病率,减轻MODS严重度,以及不仅可以降低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同时也可以降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率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田胜兰 周游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Flor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导向行液体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时(T3)、切开硬脑膜后1h(T4)、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指数(CI)、颅内压(ICP)、SVV、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尿量、术中胶体液量及液体总量均增加(均P<0.05)。T4、T5时点G组的MAP、CI均高于C组,且SjvO2增高、CERO2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G组IC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优化心脏前负荷,不增加颅内压,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颅内压 脑氧供需平衡 择期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