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效果评价
1
作者
田询
谭文才
+4 位作者
杨碧
刘翔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1,共10页
目的从地下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GY-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遗传信息分析。结...
目的从地下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GY-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遗传信息分析。结果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透射电镜(TEM)分析显示,Abgy202162的形态呈二十面体结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其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为5 min,暴发量大小约为每个细胞520 PFU。此外,Abgy202162在不同浓度的三氯甲烷以及不同pH水平和温度下保持稳定。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其含有10种蛋白质,分子量为15~100 ku。Abgy202162的双链DNA基因组由40889 bp组成,G+C含量为38.85%,包含47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26个ORFs具有特异性功能,未发现毒力相关基因或抗生素耐药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Abgy202162是自转录噬菌体科,拜耶林克噬菌体亚科,弗留纳病毒属的一个新的噬菌体。Abgy202162在大蜡螟幼虫体内模型中表现出了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能力。结论噬菌体Abgy202162对环境耐受性强、安全性高,提示其有望成为抗生素的代替治疗剂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分析
治疗效果评价
大蜡螟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种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评价
2
作者
隋兆峰
李婧
朱俊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9期96-100,共5页
山东省某一大型父母代肉种鸡场饲养的肉鸡在约44周龄时证实发生鸡毒支原体(MG)感染。为评价有关敏感药物对MG感染的治疗效果,经对该场分离的MG毒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选择敏感药物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实施对比性治疗,采用套式PC...
山东省某一大型父母代肉种鸡场饲养的肉鸡在约44周龄时证实发生鸡毒支原体(MG)感染。为评价有关敏感药物对MG感染的治疗效果,经对该场分离的MG毒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选择敏感药物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实施对比性治疗,采用套式PCR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肉种鸡所产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中的MG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MIC测定结果显示:MIC≤5μg/mL的药物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沃尼妙林、强力霉素、泰妙菌素、恩诺沙星、大观霉素、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对比性治疗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不能完全清除MG对种蛋的感染,但可减少MG的种蛋传播,与未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感染率下降极其明显(P=0.006,<0.01);两种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的未上孵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391,>0.05),表明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对MG感染治疗有效,而且效果相近;通过套式PCR检测,计算种蛋或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能直接、快速筛选出阻止或减少MG经蛋传播的敏感药物,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种鸡场MG感染和防控效果评价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肉种鸡
治疗效果评价
套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莉萍
张康
+3 位作者
王磊
张景艳
闫遵祥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中兽药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筛选符合犊牛湿热泄泻诊断标准的患病犊牛,并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给予黄白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犊牛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验...
本试验旨在评价中兽药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筛选符合犊牛湿热泄泻诊断标准的患病犊牛,并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给予黄白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犊牛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验证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病原检测发现,在犊牛粪便中检测到冠状病毒、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杆菌K99、贾第鞭毛虫等5种常见的可导致犊牛腹泻的病原,其中冠状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34.78%,混合感染比例为39.13%,另有32.61%的病例未检测到这5种常见病原。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46头湿热泄泻犊牛中19头病牛完全康复,20头病牛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4.78%。治疗前发病犊牛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肌酐和IL-1β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磷、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和IL-1β水平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糖、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综上,黄白健脾口服液对临床中犊牛湿热泄泻病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犊牛湿热泄泻潜在的补充或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湿热泄泻
黄白健脾口服液
治疗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
被引量:
45
4
作者
秦碧勇
戴立磊
郑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将178例老年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周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将178例老年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治疗2周后减分率≥20%为显效,治疗4周后减分率≥25%为有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及SIO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显著(P<0.05);(3)研究组在治疗2周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52.5%vs 28.6%;χ2=10.569,P<0.01);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77.5%vs 53.1%;χ2=15.470,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缩短起效时间,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首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认识障碍、躯体化症状、迟缓等状况也明显改善,并且能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降低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老年抑郁症
临床症状
自杀意念
治疗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妊高征性心脏病救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庄启超
崔爱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
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心脏指数、周围血管阻力指数、胸液水平等指标,并与无心力衰竭表现的妊高征孕妇相比较。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发生期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特征性改变,与治疗好转后及与无心力衰竭的妊高征孕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病情演变的相关性高。结论: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妊高征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掌握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简便、可靠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妊高征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效果评价
1
作者
田询
谭文才
杨碧
刘翔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医科大学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000017、31660012)。
文摘
目的从地下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GY-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遗传信息分析。结果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透射电镜(TEM)分析显示,Abgy202162的形态呈二十面体结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其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为5 min,暴发量大小约为每个细胞520 PFU。此外,Abgy202162在不同浓度的三氯甲烷以及不同pH水平和温度下保持稳定。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其含有10种蛋白质,分子量为15~100 ku。Abgy202162的双链DNA基因组由40889 bp组成,G+C含量为38.85%,包含47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26个ORFs具有特异性功能,未发现毒力相关基因或抗生素耐药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Abgy202162是自转录噬菌体科,拜耶林克噬菌体亚科,弗留纳病毒属的一个新的噬菌体。Abgy202162在大蜡螟幼虫体内模型中表现出了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能力。结论噬菌体Abgy202162对环境耐受性强、安全性高,提示其有望成为抗生素的代替治疗剂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分析
治疗效果评价
大蜡螟幼虫
Keyword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hag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omic analysis
therapeutic evaluation
Galleria mellonella larvae
分类号
R37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种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评价
2
作者
隋兆峰
李婧
朱俊平
机构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9期96-100,共5页
基金
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7GX051)
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7GX057)。
文摘
山东省某一大型父母代肉种鸡场饲养的肉鸡在约44周龄时证实发生鸡毒支原体(MG)感染。为评价有关敏感药物对MG感染的治疗效果,经对该场分离的MG毒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选择敏感药物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实施对比性治疗,采用套式PCR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肉种鸡所产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中的MG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MIC测定结果显示:MIC≤5μg/mL的药物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沃尼妙林、强力霉素、泰妙菌素、恩诺沙星、大观霉素、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对比性治疗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不能完全清除MG对种蛋的感染,但可减少MG的种蛋传播,与未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感染率下降极其明显(P=0.006,<0.01);两种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的未上孵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391,>0.05),表明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对MG感染治疗有效,而且效果相近;通过套式PCR检测,计算种蛋或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能直接、快速筛选出阻止或减少MG经蛋传播的敏感药物,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种鸡场MG感染和防控效果评价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肉种鸡
治疗效果评价
套式PCR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broiler breeder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effect
nested PCR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莉萍
张康
王磊
张景艳
闫遵祥
李建喜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CAAS-XTCX2016011-01-09)
+1 种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兽医与临床团队建设项目(CAAS-ASTIP-2015-LIHPS-06)
通辽市科技计划项目(TLCXYD202102-02)。
文摘
本试验旨在评价中兽药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筛选符合犊牛湿热泄泻诊断标准的患病犊牛,并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给予黄白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犊牛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验证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病原检测发现,在犊牛粪便中检测到冠状病毒、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杆菌K99、贾第鞭毛虫等5种常见的可导致犊牛腹泻的病原,其中冠状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34.78%,混合感染比例为39.13%,另有32.61%的病例未检测到这5种常见病原。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46头湿热泄泻犊牛中19头病牛完全康复,20头病牛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4.78%。治疗前发病犊牛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肌酐和IL-1β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磷、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和IL-1β水平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糖、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综上,黄白健脾口服液对临床中犊牛湿热泄泻病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犊牛湿热泄泻潜在的补充或替代药物。
关键词
犊牛
湿热泄泻
黄白健脾口服液
治疗效果评价
Keywords
calf
dampness heat diarrhea
Huangbai Jianpi oral liqui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
被引量:
45
4
作者
秦碧勇
戴立磊
郑艳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护理部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学研究项目(16Q193)
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6500)
文摘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将178例老年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治疗2周后减分率≥20%为显效,治疗4周后减分率≥25%为有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及SIO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显著(P<0.05);(3)研究组在治疗2周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52.5%vs 28.6%;χ2=10.569,P<0.01);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77.5%vs 53.1%;χ2=15.470,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缩短起效时间,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首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认识障碍、躯体化症状、迟缓等状况也明显改善,并且能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降低自杀风险。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老年抑郁症
临床症状
自杀意念
治疗效果评价
Keywords
depression
elderly patient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linical symptoms
suicidal ideation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妊高征性心脏病救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庄启超
崔爱萍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5-13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心脏指数、周围血管阻力指数、胸液水平等指标,并与无心力衰竭表现的妊高征孕妇相比较。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发生期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特征性改变,与治疗好转后及与无心力衰竭的妊高征孕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病情演变的相关性高。结论: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妊高征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掌握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简便、可靠方法之一。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妊高征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评价
分类号
R714.24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gy202162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效果评价
田询
谭文才
杨碧
刘翔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肉种鸡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评价
隋兆峰
李婧
朱俊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分析
黄莉萍
张康
王磊
张景艳
闫遵祥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
秦碧勇
戴立磊
郑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妊高征性心脏病救治中的应用
庄启超
崔爱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