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伦理学还是“减法型治疗哲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6,共8页
"神经伦理学"是今日伦理学中异军突起的一个强势潮流。如何理解和定位其意义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它的宗旨究竟是借助科学新发现来力挽"道德危机"的狂澜,抑或是推波助澜,加重危机?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神经伦理学确实有... "神经伦理学"是今日伦理学中异军突起的一个强势潮流。如何理解和定位其意义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它的宗旨究竟是借助科学新发现来力挽"道德危机"的狂澜,抑或是推波助澜,加重危机?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神经伦理学确实有一部分可以视为是在捍卫传统伦理学,但是其更有"创意"的大部分内容却应当被归入"减法型治疗哲学"而非"伦理学",因为它所诊断出来的人类"病因"主要就是文明道德。减法治疗哲学源远流长;神经伦理学作为其最新一支,特色在于将技术上,即在治疗或改造人类大脑上拥有日益惊人的先进技术手段。所以,人类正在面临重大的时代变迁关口。在神经科学技术完全成熟并启动彻底"治疗"之前,我们亟需探究这种特别的治疗哲学的价值规范,它的"疾病诊断",以及它的特别的技术化治疗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伦理学 治疗哲学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哲学视角下的伊壁鸠鲁理想人格理论
2
作者 李艳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7,共4页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灵魂宁静自足的治疗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治疗哲学 伊壁鸠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塞涅卡“治疗哲学”的多重维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利民 徐建芬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2,共8页
从"治疗型哲学"的角度理解斯多亚派乃至希腊化罗马时期各派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塞涅卡的思想。塞涅卡为了治疗人类的本体性疾病,首先立足于斯多亚哲学用德性治疗激情的理性一元论方法论,但同时也开放地采纳了其他行... 从"治疗型哲学"的角度理解斯多亚派乃至希腊化罗马时期各派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塞涅卡的思想。塞涅卡为了治疗人类的本体性疾病,首先立足于斯多亚哲学用德性治疗激情的理性一元论方法论,但同时也开放地采纳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治疗哲学方法论。在他看来,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亚派一样,旨在达到个人的坚强、心灵宁静和幸福;但是与斯多亚派不同,它更为温柔可亲,更适合于一般不甚坚强的普通人或弱者。进一步,塞涅卡意识到哲学理性的治疗效用毕竟有其限度,期待神圣主体的入世拯救。这超出了斯多亚派神的范畴,与当时正暗流涌动的基督宗教之神颇有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涅卡 哲学治疗 伊壁鸠鲁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与实践方法——基于爱比克泰德哲学治疗思想的研究
4
作者 杨玉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心理问题的急剧增长,基于理性的哲学治疗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和争议,亟需从思想根源上加以澄清和解决。从历史上看,最早明确提出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并进行实践的当属希腊...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心理问题的急剧增长,基于理性的哲学治疗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和争议,亟需从思想根源上加以澄清和解决。从历史上看,最早明确提出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并进行实践的当属希腊化时期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作为该学派一个代表性人物,主张首先区分在人的权能之内的事情和不在人的权能之内的事情,然后通过一种平等对话将人的思想从后者转向前者,由此使人摆脱困扰,获得自由。当代哲学治疗继承和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治疗思想,肯定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获益,强调哲学咨询中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本身就具有哲学治疗意义。我们应当利用和借鉴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治疗思想,深入探究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与实践方法,推动当代哲学咨询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人类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治疗 哲学咨询 理性 实践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会成为能动主体吗——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看
5
作者 李国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哲学的语言转向密不可分。图灵最早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探讨了机器如何识别形式化语言并进行思考和推理的问题。他还描绘了具有类似人类智能、情感和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形象。随后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大都围绕机器的语言识别、...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哲学的语言转向密不可分。图灵最早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探讨了机器如何识别形式化语言并进行思考和推理的问题。他还描绘了具有类似人类智能、情感和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形象。随后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大都围绕机器的语言识别、运用和翻译能力而展开,直至构建起一个个生成式大语言模型。这些模型确实展现出高超的语言能力,可以同人类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是这些智能模型究竟可否作为主体而存在,是否拥有认知能力,能否参与语言游戏,进而是否应该承担道德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尚存在巨大争议。既然人工智能是在哲学的语言转向背景下诞生的,或许可以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尽管难以给出任何一般性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能动主体 语法考察 治疗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比克泰德论治疗对象与哲学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欲波 曹欢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爱比克泰德认为"由己者"是"哲学治疗"的对象。哲学应对"自由意志"与"表象"这两个从不同角度界定的"由己者"实施双向的本体性治疗。"治疗"即消除"感性"冲动对个... 爱比克泰德认为"由己者"是"哲学治疗"的对象。哲学应对"自由意志"与"表象"这两个从不同角度界定的"由己者"实施双向的本体性治疗。"治疗"即消除"感性"冲动对个体"理性"的影响,确立"理性"对"感性"的主导地位。爱比克泰德对道德的内在价值的推崇、对个体自我克服的宣扬、对个体超脱于尘世生活的向往,使他的伦理观念成为人类实践智慧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创造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哲学 对象 治疗 激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中期的元哲学是“治疗型”的吗?——对李国山立场的回应
7
作者 徐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201,共9页
李国山基于对有关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遗作的理解,认为其元哲学是“治疗型”的,而其“治疗型”哲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但是,从连续性视角考察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本质讨论的两个“面相”,其中期的元哲学观点跟早期的元哲学观点存在实质... 李国山基于对有关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遗作的理解,认为其元哲学是“治疗型”的,而其“治疗型”哲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但是,从连续性视角考察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本质讨论的两个“面相”,其中期的元哲学观点跟早期的元哲学观点存在实质连续性,其早期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考察命题的本质,中期仍然认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考察命题的本质,只不过他所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有所转变,即把语法研究作为方法、把考察命题各式各样的用法作为主要内容,因此,其中期的元哲学不是“治疗型”的。李国山对维特根斯坦中期元哲学的解读只抓住了其中期哲学的其中一个“面相”,他的理解是部分受到了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影响。实际上,哲学研究作为语法研究才是维特根斯坦中期元哲学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 治疗型”哲学 哲学语法 新维特根斯坦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乎自然而内心宁静:斯多葛学派的哲学治疗智慧 被引量:8
8
作者 付粉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9,共9页
斯多葛学派以哲学治疗闻名,其哲学治疗不是在特定机构或环境中实施的特殊技巧,而是植根于日用常行的独特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斯多葛派以"消极想象"祛除焦虑、痛苦、厌烦等消极情感;以结束式思维肯定当下,珍惜自我当... 斯多葛学派以哲学治疗闻名,其哲学治疗不是在特定机构或环境中实施的特殊技巧,而是植根于日用常行的独特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斯多葛派以"消极想象"祛除焦虑、痛苦、厌烦等消极情感;以结束式思维肯定当下,珍惜自我当前所拥有的;以逻各斯的理性精神涵养合乎自然的生活态度,从而"控制人所能控制的东西",由此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深层的快乐,即幸福。斯多葛式的幸福不是名利声誉这些非本性所有的东西带来的外在的感官享受,而是"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的德行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多葛学派 哲学治疗 消极想象 德行 内心宁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壁鸠鲁的生命教育及其哲学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良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伊壁鸠鲁哲学直接显示为生命教育和治疗哲学,其核心观点是快乐主义和观念论。前者直接提供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方向,后者为生命提供哲学治疗以实现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后来出现的所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人的心理调适之技巧,伊壁鸠鲁提... 伊壁鸠鲁哲学直接显示为生命教育和治疗哲学,其核心观点是快乐主义和观念论。前者直接提供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方向,后者为生命提供哲学治疗以实现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后来出现的所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人的心理调适之技巧,伊壁鸠鲁提供的哲学治疗关注的是人的内心强大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 生命教育 哲学治疗 快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本华视阈中心理痛苦的哲学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永江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视阈中,人的心理痛苦是未曾满足的和被阻挠了的欲求;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有:抽象的思虑、不好的性格、担心别人的评价、失去无法替代的东西、报复、愤怒、仇恨和缺乏需要的力量;治疗心理痛苦,需要意识到:痛苦总是以... 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视阈中,人的心理痛苦是未曾满足的和被阻挠了的欲求;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有:抽象的思虑、不好的性格、担心别人的评价、失去无法替代的东西、报复、愤怒、仇恨和缺乏需要的力量;治疗心理痛苦,需要意识到:痛苦总是以某种形态存在、解脱痛苦的程度是评价幸福的标准、要培养自身的福祉、合理解释孤独、重心放在自身上、获得他人的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瑟·叔本华 心理痛苦 哲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疾病化的哲学治疗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玉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9,共8页
学术界关于哲学咨询是否是一种治疗存在着争议,多数观点倾向于肯定哲学咨询是一种治疗,从而也就肯定了一种具有哲学性质的治疗。哲学治疗区别于心理治疗之处在于非疾病化,其对象、方式和过程都表现出非疾病化之特点。哲学治疗适用于当... 学术界关于哲学咨询是否是一种治疗存在着争议,多数观点倾向于肯定哲学咨询是一种治疗,从而也就肯定了一种具有哲学性质的治疗。哲学治疗区别于心理治疗之处在于非疾病化,其对象、方式和过程都表现出非疾病化之特点。哲学治疗适用于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围绕价值、意义等产生的人生困惑,对于人们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保持精神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咨询 哲学治疗 非疾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哲学为模型的哲学治疗何以可能——从哲学咨询的实践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哲学咨询的兴起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于哲学治疗的关注。哲学专业学生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咨询帮教实践表明,以哲学为模型的哲学治疗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具有不同于医学模型的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的... 20世纪80年代哲学咨询的兴起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于哲学治疗的关注。哲学专业学生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咨询帮教实践表明,以哲学为模型的哲学治疗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具有不同于医学模型的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独特治疗方式。例如,以存在主义为模型的哲学治疗可以将存在主义关于人的存在的理论,尤其是关于人如何从禁锢到自由的思想,用于引导监狱服刑人员乃至一般人走出人生困境,实现自我转变,从而突破医学模型的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所固有的局限。各种模型的哲学治疗相互补充和促进,共同推动哲学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咨询 哲学治疗 哲学模型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涅卡哲学文本中的治疗范式述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江陵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这里分析斯多亚治疗哲学中有关理性与激情的伦理思考,指出希腊化时期哲学的实践理性特征;并初步阐释治疗哲学在塞涅卡哲学文集中的解读。塞涅卡是斯多亚学派中晚期代表人物,他通过哲学式书写分析激情症候之表象,通过哲学思辨操练与沉思... 这里分析斯多亚治疗哲学中有关理性与激情的伦理思考,指出希腊化时期哲学的实践理性特征;并初步阐释治疗哲学在塞涅卡哲学文集中的解读。塞涅卡是斯多亚学派中晚期代表人物,他通过哲学式书写分析激情症候之表象,通过哲学思辨操练与沉思治愈灵魂本体疾病,使之回归理性本真,达到宁静无欲与幸福恒常的自然状态。塞涅卡哲学文本研究将丰富对斯多亚治疗哲学思想的挖掘。治疗哲学已为受虚无感困扰的现代人提供了古典智慧良方,赋予人们对自我意义的不断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涅卡研究 激情 哲学治疗 斯多亚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多亚哲学——值得重视的阅读疗法良药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波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3,共8页
注意到古罗马的晚期斯多亚哲学著作近年在中国的流行,文章认为其原因是斯多亚哲学本身和中国文化有相通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伦理哲学、治疗性哲学、快乐哲学的特点,满足了2008年大灾大难后的中国对心理重建的需要。面对金融海啸,斯多亚... 注意到古罗马的晚期斯多亚哲学著作近年在中国的流行,文章认为其原因是斯多亚哲学本身和中国文化有相通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伦理哲学、治疗性哲学、快乐哲学的特点,满足了2008年大灾大难后的中国对心理重建的需要。面对金融海啸,斯多亚哲学也是心理抗灾的良药。阅读疗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对斯多亚哲学给予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多亚哲学 奥勒留 沉思录 塞涅卡 阅读疗法 治疗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格拉底助产术与哲学教育的实践方案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龙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1,共7页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历来为我们所推崇,但我们却习惯着眼于这个方法所带来的知识或真理这样的后果,而忘却了助产术的实质乃在于心灵或精神。以助产术来达到考问我们心灵深处的问题,进而促使"心灵的完善",这才是苏格拉底精神助产...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历来为我们所推崇,但我们却习惯着眼于这个方法所带来的知识或真理这样的后果,而忘却了助产术的实质乃在于心灵或精神。以助产术来达到考问我们心灵深处的问题,进而促使"心灵的完善",这才是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内在本性。当前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哲学践行的新方向,就是对苏格拉底助产术精神本性的宣扬,其中哲学教育的实践式方案正是要通过哲学教育的变革性探索,以一种可操作性途径来实现这种考问人的精神性之目的,使哲学能够真正地直面人的内在心灵,这不仅有助于心灵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助于人的心灵状态的安宁与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助产术 哲学践行 哲学教育 哲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预设”作为哲学践行的核心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晓军 喻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哲学践行(哲学咨询和治疗)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哲学践行呈现出明显的方法论多元化,但是哲学践行家的共同任务应是对来访者信念网中潜藏的预设进行揭示与质询。部分哲学家对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哲学践行家... 哲学践行(哲学咨询和治疗)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哲学践行呈现出明显的方法论多元化,但是哲学践行家的共同任务应是对来访者信念网中潜藏的预设进行揭示与质询。部分哲学家对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哲学践行家对预设的识别还要借助于来访者语句中的预设触发语,它们通常是一些特定的词项或句法结构。假定与预设紧密关联,假定的作用正是负载在预设身上而得以实现。通过对与预设相关的语用假定、语义假定、事实假定和共识假定的合理性进行考察,哲学践行家就有望帮助来访者解决或者消解那些由不合理预设所导致的思想困惑、心灵痛苦,从而实现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践行 哲学咨询 哲学治疗 预设 预设触发语 假定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践行:哲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学院到生活--马里诺夫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晓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哲学践行,又称哲学咨询与治疗,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欧洲兴起,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哲学践行者以哲学理论和方法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困境与问题的普通人提供帮助。娄•马里诺夫是哲学践行在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开拓者和推... 哲学践行,又称哲学咨询与治疗,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欧洲兴起,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哲学践行者以哲学理论和方法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困境与问题的普通人提供帮助。娄•马里诺夫是哲学践行在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开拓者和推广者之一。通过对马里诺夫的哲学践行之路进行回顾可以发现,哲学践行者可以诉诸不同的哲学史资源,他们对于哲学践行的目标与方法、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之间的关系、技术社会中的人文治疗以及哲学践行对人们过上良善生活的作用等核心问题都可能有着不同的个人创见。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说明,马里诺夫与全球范围内其他卓越的哲学践行研究者一同为哲学践行的初学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院教育与机构培训,推动哲学践行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践行 哲学咨询 哲学治疗 心理咨询 人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分析超越心理分析的实质及其实践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明 罗龙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5-193,共9页
总体上,不论是心理分析还是思想分析,在语义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它们作适当的澄清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对于明晰心理分析和思想分析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相应实践价值等方面的严格区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充分认识思... 总体上,不论是心理分析还是思想分析,在语义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它们作适当的澄清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对于明晰心理分析和思想分析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相应实践价值等方面的严格区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充分认识思想分析的深刻性、根本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分析的实践功效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人格完善,促成人们心灵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分析 心理分析 哲学治疗 心灵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自以为知”之困及其化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圆 金生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7,F0002,共8页
知识追求是教师担负成人成己责任的必要方式。教师片面性追求知识的“有用性”,而将边界化的、片面性的和工具性的认识当作绝对真理,便是“自以为知”的。“自以为知(道)”的教师心智封闭,忽视自身理智的有限性,缺乏对求知目的的反思和... 知识追求是教师担负成人成己责任的必要方式。教师片面性追求知识的“有用性”,而将边界化的、片面性的和工具性的认识当作绝对真理,便是“自以为知”的。“自以为知(道)”的教师心智封闭,忽视自身理智的有限性,缺乏对求知目的的反思和对知识产生过程的考察。“自以为知(道)”损害教师理智健全,可能造成教师认知自傲、认知懒惰和认知固化等理智缺陷。教师“自以为知”之弊的化解是通过概念语义的考察、命题知识的澄清以及实践经验的反思,揭示知识或正确“意见”的前提性条件,从而实现教师哲学性的自我治疗,加深教师的知识理解,促使教师的理智趋于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自以为知 知识学习 哲学治疗 认知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