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系统化认知发展治疗方法——一种强调系统和关系维度的建构主义家庭治疗
1
作者 付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取向。它强调疾病叙事的系统的、关系的维度,认为所有的心理疾病在表现形式上都包含关系的成分,只有理解了关系对心理疾病的建构,才能确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以家... 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取向。它强调疾病叙事的系统的、关系的维度,认为所有的心理疾病在表现形式上都包含关系的成分,只有理解了关系对心理疾病的建构,才能确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以家庭为研究单位,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可选择性的疾病叙事方式,制订不同取向的干预措施来重新建构关系的平衡,进而解决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认知发展治疗 家庭 可选择的叙事方式 三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当事人的改变:基于治疗性最近发展区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东美 项可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8-659,共12页
作为心理治疗的有效区域,治疗性最近发展区是指当事人当前适应问题经验的能力和通过治疗师的协助能够达成的潜在能力之间的距离。早期的同化模型理论更注重对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描述,治疗性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能够进一步解释治疗师在不同... 作为心理治疗的有效区域,治疗性最近发展区是指当事人当前适应问题经验的能力和通过治疗师的协助能够达成的潜在能力之间的距离。早期的同化模型理论更注重对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描述,治疗性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能够进一步解释治疗师在不同阶段的帮助策略。在研究上,治疗性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在非传统的方法论基础上,通过不断累积个案的质性研究,帮助治疗师理解和解释不同咨询效果的互动过程,并使理论得到持续发展;在临床上,治疗性最近发展区为理解心理治疗过程中倒退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并能够有效指导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挑战性还是支持性策略。未来研究可从临床上探索经验丰富的治疗师的实践智慧,也可选取较大跨度的治疗对话序列,对不同流派的特点,从不同参与者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进而深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最近发展 同化模型 倒退 治疗协作 治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病例报告
3
作者 何梦妤 卢丽君 +1 位作者 谭彧 邓幼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6,SCA6)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共济失调为主,典型特征为遗传早现现象。本文报告1家系SCA6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61岁男性,以言语含糊、行走不稳为...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6,SCA6)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共济失调为主,典型特征为遗传早现现象。本文报告1家系SCA6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61岁男性,以言语含糊、行走不稳为主要表现,伴头晕、饮水呛咳、肢体麻木及睡眠障碍,诱发电位、神经电图、皮肤交感反应、脑电图、痴呆量表等均无明显异常,头颅MRI见小脑明显萎缩,基因检测确诊SCA6型,其父有类似表现,其女为异常基因携带者,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等治疗,随访1年病情无明显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6型 临床特征 MRI 小脑萎缩 基因检测 遗传早现 丁螺环酮机制 治疗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