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30年回顾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志斐 董亮 张海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210,共9页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间,中国作为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行为体,在气候治理进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审慎的参与者到积极贡献者和引领者,其理念、行动和角色的变迁深刻影响了国际气候治理格局。第一,理念与原则上,在坚持“共区”原...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间,中国作为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行为体,在气候治理进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审慎的参与者到积极贡献者和引领者,其理念、行动和角色的变迁深刻影响了国际气候治理格局。第一,理念与原则上,在坚持“共区”原则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元划分的基础上,推动国际气候治理的公正转型;第二,意愿与行动上,中国不断加强对国际气候谈判、公约履行、治理方案提供等内容的参与,采取有力度的气候行动;第三,立场与角色上,从被动谨慎到开放积极,再到引领和贡献。究其根本原因,是整体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地位和国家角色等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塑造和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中国也获得了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结构性权力,引领了《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国际气候制度安排。当前《巴黎协定》已从规则制定转向行动落实,中国在2020年9月庄严向国际社会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制定“1+N”政策体系。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未来中国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引领国际气候治理进程,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气候治理 中国 《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危机 治理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