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数字化转型与治理悬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1
作者 盖宏伟 张文雅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9,共9页
乡村数字化转型逐渐催生了乡村治理的新形态,这使得原本深嵌于传统治理中的结构与过程从中脱嵌出来。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技术嵌入与乡土性的对立、政府组织的独角戏、传统乡情和文化的相斥与数字生态的整体不适,使得乡村治理情境... 乡村数字化转型逐渐催生了乡村治理的新形态,这使得原本深嵌于传统治理中的结构与过程从中脱嵌出来。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技术嵌入与乡土性的对立、政府组织的独角戏、传统乡情和文化的相斥与数字生态的整体不适,使得乡村治理情境与数字化转型愿景相割裂,带来了乡村数字“隐秩序”与治理悬浮。乡村数字治理迫切需要在地性的内生力,从“技术”到“生态”的系统建构,能有效推动形成“技术-组织-文化-生态”层面的制度联结,实现乡村治理与数字转型的关系再嵌与实践联合,进而为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乡村数字治理提供生态性支持以及可持续的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数字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 治理悬浮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式典型与治理悬浮常态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舒丽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7,共7页
树典型是政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实践中典型制造环节出现了个案典型化的倾向。个案典型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典型制造的基础极其特殊,缺乏代表性;典型制造的过程泛化,缺乏一般性;典型制造的结果反馈碎片化,缺乏推广性。个案... 树典型是政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实践中典型制造环节出现了个案典型化的倾向。个案典型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典型制造的基础极其特殊,缺乏代表性;典型制造的过程泛化,缺乏一般性;典型制造的结果反馈碎片化,缺乏推广性。个案典型化与日益脱嵌的国家和农民关系密切相关。个案典型化的后果是政府的科学决策受到影响,大量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点及面的治理效果受到影响,政权悬浮程度进一步加深。地方政府在推动基层创新实践时应警惕个案典型化的倾向,同时设置典型制造的群众监督机制,保障典型制造与实践的关联性、一般性,从而更好地为治理现代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树典型 关系脱嵌 治理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消解治理:网格化管理中的选择性报件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青岛市H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士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0,302,共13页
网格化管理现已成为各地基层治理的重要模式,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选择性执行问题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基于对青岛H区的案例研究,从技术治理二重性视角考察了网格化管理中选择性报件的微观过程及生成逻辑。研究发现,选择性报件是... 网格化管理现已成为各地基层治理的重要模式,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选择性执行问题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基于对青岛H区的案例研究,从技术治理二重性视角考察了网格化管理中选择性报件的微观过程及生成逻辑。研究发现,选择性报件是技术治理二重性及其内生悖论的同构化结果:一方面,作为精细化管理手段的网格化管理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引发了专职网格员在事件上报过程中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网格信息平台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应用,使标准化、修辞化的网格事件替代了复杂化、场景化的社会事实。选择性报件呈现了由行政主导的技术秩序筛选社会事实的微观机制,并揭示了作为典型技术治理形式的网格化管理对复杂治理事项的消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技术治理 目标管理责任制 技术转译 选择性报件 治理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干部年轻化与基层治理变迁——基于“走读干部”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思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7,29,共8页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出现村干部年轻化的典型趋势。通过考察在行政村一级出现的青年干部走读现象,分析村干部走读现象的制度生成结构与个体形塑机制,探讨村干部年轻化趋势背后折射出的基层治理变迁及其后果。研究发现...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出现村干部年轻化的典型趋势。通过考察在行政村一级出现的青年干部走读现象,分析村干部走读现象的制度生成结构与个体形塑机制,探讨村干部年轻化趋势背后折射出的基层治理变迁及其后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村干部年轻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抓手,通过制度调整为年轻人进入村干部队伍释放体制机会,村庄发展去功能化与村庄公共性弱化为年轻人释放村庄政治空间,县域青年的体制偏好和家庭城镇化目标塑造出青年村干部走读的客观结果。然而,青年干部的发展策略围绕个人和家庭调整,给基层治理体系带来不稳定因素,他们对于村干部的职业认知与办事员身份契合,导致村级治理悬浮,最终强化村庄治理行政化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村庄治理行政化 青年干部 治理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