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治理多样性:一种国家治理的新科学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文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7,共11页
现代社会及其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对治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多规模性、嵌套性和动态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理论,并且都试图寻找"治理万能药",以一种治理方式适用所有情景。然而人类要真正解... 现代社会及其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对治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多规模性、嵌套性和动态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理论,并且都试图寻找"治理万能药",以一种治理方式适用所有情景。然而人类要真正解决所面临的公共事务治理难题,就需要实现"认识论哲学"的转型,以"多样性"的思维范式取代"单一性"思维范式,按照"治理多样性"的新范式来重构治理体制。"治理多样性"分析范式是一种治理的新科学,其分析框架主要包括"行动者、机制、物品属性、结构和绩效"等要素,核心是公共事务与治理系统的有效匹配,实现基于"多行动者——多机制——多属性——多结构——多目标"的治理,多样性是其内在逻辑。治理本身是一个复杂演进和相互调适的过程。"治理多样性"要应用于治理实践,就需要发展出"诊断、设计和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理论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治理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嵌入、村庄本位与治理多样性——基于对Y县宅基地改革的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方成 靳永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7,157-158,共14页
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产权与政治的密切关联以及层级制的行政治理机制使村级组织和基层政府共同行动于土地制度改革场域中。本文的核心议题是探究土地制度改革中行政与自治能否以及如何有效联动。Y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表明,行动的关键... 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产权与政治的密切关联以及层级制的行政治理机制使村级组织和基层政府共同行动于土地制度改革场域中。本文的核心议题是探究土地制度改革中行政与自治能否以及如何有效联动。Y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表明,行动的关键是构建集体自主治理的行动机制,实则是政府嵌入式治理与村庄自组织管理联动的过程。其中,前者以弹性制度嵌入、涉农项目进村和内生组织赋权等村庄面向的行政嵌入调动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改革积极性,而宗族性村庄具有的强关联特性和外部行政赋权则为后者通过情感与利益动员提供了条件。宅基地利用现状及未来需求、“尽量不得罪人”的心理定位、村庄集体收入水平以及制度赋予的行动自主性,分别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约束或激励理事会的具体行动,由此改革呈现多样性结果样态。组织的非正式性与激励的单一性为自组织管理的长期存续埋下了消退的潜在可能性。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窗口透视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认为应通过行政资源培育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从而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行政嵌入 自组织 治理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振肖 张丽荣 +2 位作者 刘洋 孟锐 金世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31-6141,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设置为首要优先行动领域,并首次部署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优先行动,旨在引导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围绕国内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法规机制缺失、信息披露水平低、技术标准空白、科研支撑薄弱等问题,采用文献综述、跨国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解构方法,系统梳理全球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演变和政策工具发展动态,重点解析欧盟生物多样性立法、英国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政策、巴西私人保护区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1)构建统一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框架,(2)建立强制性与激励性结合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机制,(3)完善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4)培育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期为国家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 生物多样性治理 减缓保护层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包存宽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1,共7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须站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中“强制性的法治+灵活性的政策+周期性的规划”的制度优势,严守与保障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底线,提高生...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须站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中“强制性的法治+灵活性的政策+周期性的规划”的制度优势,严守与保障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底线,提高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维护与优化生态功能,提升生态服务与生态产品的供给水平,助力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治理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义、焦点与本土规范回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一丁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100,共13页
广受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如期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未来指引、规导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纲领性和标志性文件,该框架属国际软法但具备较高约束力、较强执行力和较大影响力,并确证“公约+... 广受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如期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未来指引、规导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纲领性和标志性文件,该框架属国际软法但具备较高约束力、较强执行力和较大影响力,并确证“公约+议定书+框架”生物多样性新型国际法体例。《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一主五配”、平行并列与交织共存的样貌,不仅于结构与要素方面出现变化,还在治理的理念、一揽子形式、基线制逻辑和高相关内容等方面呈现创新,其焦点集中于配套决定,对监测框架、履约资金和能力建设等问题施予关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施行需要规划、政策、法律等助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修订更新、具体行动目标履践和特定议题规范准备以实现本土规范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物多样性公约 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本土规范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研究型大学治理变迁与模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梦然 李立国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6,共7页
英国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大学治理模式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治理结构与体系。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英国大学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每一类别中选取一所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依据布劳恩... 英国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大学治理模式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治理结构与体系。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英国大学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每一类别中选取一所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依据布劳恩和马里恩提出的三维立方治理模型,英国研究型大学治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学院"治理模式、"官僚-寡头"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四类。研究发现尽管四类治理模式并存,但"新公共管理"模式越来越凸显。最后,研究基于组织/环境视角,对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趋同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大学治理 治理模式 治理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为何要转向--兼论新时代的教育公平观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信杉 罗江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101,共12页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目标群体态度、价值观念与执行路线的新转向源于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亚裔与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其转向背后反映"个体平等"与"差异公平"理念的同时,体现...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目标群体态度、价值观念与执行路线的新转向源于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亚裔与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其转向背后反映"个体平等"与"差异公平"理念的同时,体现了利益群体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向的当口,借鉴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转向呈现的经验与教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多样性治理模式,对有效优化教育公平结构和构筑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领域 肯定性行动 教育公平观 多样性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与语言:一个经济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弗朗索瓦.瓦尔兰科特 弗朗索瓦.格林 刘国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财政联邦制的主要原则及其财政分权的主要模式,然后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少数民族治理及其语言多样性的管理,考察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语言政策选择、设计和实施中的最优方案。本文侧重于概念和方法论问题,提供了一... 本文介绍了财政联邦制的主要原则及其财政分权的主要模式,然后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少数民族治理及其语言多样性的管理,考察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语言政策选择、设计和实施中的最优方案。本文侧重于概念和方法论问题,提供了一组工具,并考察它们如何更好地帮助决策,而非停留在"政府应该做什么"的价值判断上。本文还讨论了政府提供少数民族语言服务的融资问题,以及政策评估和监测工具的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联邦制 少数民族 语言多样性治理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