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赋权走向治理:数字隐私保护的中国因应之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弘
赵畅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0,M0005,共14页
-
文摘
“数据+算法”的社会驱动模式进一步打破了数据、信息与隐私之间的形态界限,促使隐私开始呈现向数据和信息横向扩张的趋势,对个人隐私保护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并对现有基于赋权逻辑所制定的隐私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知情同意权的实效危机、删除权的技术缺陷等。数字时代,在面对关涉群体利益乃至社会公共利益的数字隐私侵害,以知情同意权和删除权为主导的权利型隐私保护路径已经在制度层面出现危机。对此,数字隐私保护有必要从赋权逻辑转向治理逻辑、从隐私控制主义转向算法训导主义,通过公权力介入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数字平台及其用户之间,进一步探索“隐私增强技术”和算法还原的可行性及其有效进路,以强化数字时代隐私保护的制度回应。
-
关键词
权利保护
个人隐私
数字时代
数字隐私
治理型保护
隐私增强技术
算法还原
社会公共利益
-
Keywords
rights protection
personal privacy:digital age
digital privacy
governance-based protection
privacy-enhancing technologies
algorithmic reduction
social public interest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 2
-
-
作者
郭林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学院
-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0-84,共5页
-
文摘
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如何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学者们观点不一。本文在遵循渐进主义逻辑的基础上,从考察我国学者的相关理论观点入手,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相关建议,即由保护型民主到可治理型民主;由强制性民主到诱致性民主;由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由协商民主到选举民主。
-
关键词
民主政治
路径
保护型民主和可治理型民主
强制性民主和诱致性民主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
Keywords
Democratic Politics
Path
Governable Democracy & Protective Democracy
Imposed Democracy & Induced Democracy
Inner-Party Democracy & People's Democrac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Electoral Democracy.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