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乡村环境协商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陈洪连
-
机构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软治理研究"(17FZZ00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研究"(16CZLJ06)
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岛乡村文明建设的逻辑与进路研究"(QDSKL1801157)
-
文摘
乡村环境协商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乡村环境协商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性、过程商议性、方式制衡性和目标共赢性的特点,对于保护村民的环境权,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乡村治理现代化典范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层政府的治理缺陷,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偏颇,环境治理责任模糊不清,环境治理信任纽带的断裂,导致乡村环境协商治理面临重重困境。为破解上述问题,需要从协商治理结构转型、协商治理制度建设、协商治理流程优化、协商治理内部资源开发、协商治理环境营造等方面探索对策。
-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协商治理
多元主体:治理现代化
-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
consultative governance
multiple subjects: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国领导干部体制改革40年的回顾与新时代改革前瞻
- 2
-
-
作者
胡仙芝
胡佳铌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部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竞争性干部选拔中的公平和效率平衡研究"(项目编号:13AZZ011)
中国行政改革研究基金2018年度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CSOARJJKT006)
-
文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作为我国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体制改革也历经了改革开放的40年,呈现出改革起步阶段、调整推进阶段、渐进发展阶段和全面深化阶段四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不同特征。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面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我国的干部领导体制改革也即将开始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特征的改革发展进程。与此相适应,围绕治理主体现代化的目标,我国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体制改革将继续在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眼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形成分工专业、管理规范、富有活力、超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着眼新形势下具体实践需要,搞好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创新;着眼于科学发展可持续,不断优化干部领导队伍结构;着眼于长治久安,在不懈的反腐败斗争中维护干部廉洁。
-
关键词
领导干部体制
改革40年
治理主体现代化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