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逻辑及能力建设:基于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华 王观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5,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社会的治理改革逐渐推动着多元治理主体的崛起,治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当前我国农村治理重要的现实背景。在众多的治理主体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着农村治理的整个过程,成为农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发挥着领导、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社会的治理改革逐渐推动着多元治理主体的崛起,治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当前我国农村治理重要的现实背景。在众多的治理主体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着农村治理的整个过程,成为农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发挥着领导、协调"乡政"与"村治"的功能。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充分厘清自身在农村治理中的动员、组织和维稳三大作用,并在农村治理中积极有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党内民主、服务型组织、廉政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以增强治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主体多元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 村民自治 乡政与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多元化与现实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云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4-47,共4页
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是高职院校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为高职院校管理提出了与传统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完全迥异的治理逻辑。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治道变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破传统政府单主体治理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政府与社... 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是高职院校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为高职院校管理提出了与传统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完全迥异的治理逻辑。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治道变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破传统政府单主体治理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政府与社会三维框架下的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多元主体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可为高职院校管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多元化治理 公共管理 高职院校 政府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主体研究
3
作者 李哲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视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等主体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法治现代化 治理主体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的没落与公共性的扩散——走向合作治理的社会治理变革逻辑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康之 张乾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1,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始,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积极响应,特别是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旗帜的政府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展开,从而造成了一场反民主的理论与实践运动。公共选择理论、委... 自20世纪80年代始,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积极响应,特别是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旗帜的政府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展开,从而造成了一场反民主的理论与实践运动。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虽然是在西方政治学谱系中产生出来的经济学理论,然而,当这些理论被应用到国家及其政府建构的时候,却表现出了对社会契约论所确立的民主原则的颠覆。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这些理论的综合实践形态,更是在改革过程中加速了民主的没落。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进行治理功能的外包时,其实是用具体的契约取代了社会契约论的普世契约,这是对社会契约论的反叛,而且在这种反叛中实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结构重组,即把原先界线分明的治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打乱,使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边界模糊了。结果,带来了公共性的扩散,在逻辑上开拓了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公共性 治理主体多元化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与变革: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基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变革 被引量:67
5
作者 井西晓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网格化管理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但还远未达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作治理效果,为此,亟... 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网格化管理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但还远未达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作治理效果,为此,亟需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具体来说,应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应对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无缝隙管理应对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 社会管理与治理 治理主体多元化 “有距离治理 无缝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69,157-158,共26页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活动的灵魂...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活动的灵魂和纲领。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特别是国家安全法治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组织的内涵和国家安全事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特指由国家安全职能部门转化为囊括国家安全领导机关、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和国家安全责任机关的整个安全组织体系;后者由传统安全事务范围扩大到非传统安全事务范围。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秩序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排斥转变到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接纳和融合。这一切都意味着,国家安全治理模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单一治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强制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行政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以及封闭治理向开放治理转变。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三种:转变安全观念,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治理主体意识;梳理安全职责,为中央国家机关履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全治理 治理主体多元化 安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何以可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淑静 戴利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正在经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向。治理主体多元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的实现形式,社会工作作为国家和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是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以参与式治理的理论视角为观照,社会工作不仅是...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正在经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向。治理主体多元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的实现形式,社会工作作为国家和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是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以参与式治理的理论视角为观照,社会工作不仅是多元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元,更是推动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为:通过直接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参与治理理念的传播;通过引导参与,提供专业服务,引导治理主体多元互动;通过协同参与,落实"三社联动",推动积极参与氛围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治理主体多元化 参与式治理 服务型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洪 车弈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社会资本参与“责任主体缺失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然而,社会资本无法完全替代环境行政机关的独特作用,厘清二者的功能边界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社会资本参与“责任主体缺失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然而,社会资本无法完全替代环境行政机关的独特作用,厘清二者的功能边界并规范其交互行为尤为必要。既有研究多基于环境行政机关与社会资本之间协作与制衡的宏观视角,无法有效应对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中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受阻、利益协调机制缺位、参与程序失范与回报路径规范程度不足等实践困境。对此,兼顾现代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共性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个性,从畅通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规范参与程序与优化回报路径等四重维度探求环境行政机关与社会资本之间动态的复杂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修复 社会资本 责任主体缺失 治理主体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以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例
9
作者 高涵 《村委主任》 2022年第12期35-37,共3页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已经...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商丘市城乡一体示范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析影响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因素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有效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治理主体多元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