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徐仁莲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诊治脾胃病临证经验撷菁
1
作者
单崇武
徐仁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4期39-43,共5页
徐仁莲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思想为指导原则,治法上从升脾气与降胃气使升降相因,运脾气与养胃阴使燥润相济,疏肝气与调脾胃使疏调相和,达到平衡而“安”。该文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失调的发病机制、治疗...
徐仁莲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思想为指导原则,治法上从升脾气与降胃气使升降相因,运脾气与养胃阴使燥润相济,疏肝气与调脾胃使疏调相和,达到平衡而“安”。该文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失调的发病机制、治疗机制及临证经验4个方面系统总结徐仁莲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中焦如衡
脾胃病
徐仁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中焦如衡”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镇
郑亮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3期98-99,共2页
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升降相宜,燥湿并济,寒热兼施,虚实相理等方面探讨清代名医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治中焦如衡
吴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子良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史圣华
李凯
+3 位作者
陈佳
吴佳红
莫日根
米子良(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2期24-27,共4页
该文总结米子良教授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脾胃位于中焦,脾胃升降有序则无病。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临床胃脘痛多见寒热错杂、脾胃虚寒证,治以辛开苦降、温中散寒。米子良教授临床创立胃和冲剂系列方,治疗胃...
该文总结米子良教授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脾胃位于中焦,脾胃升降有序则无病。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临床胃脘痛多见寒热错杂、脾胃虚寒证,治以辛开苦降、温中散寒。米子良教授临床创立胃和冲剂系列方,治疗胃脘痛疗效较好,同时,其还重视调节患者生活及心理的平衡以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胃和冲剂
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
治中焦如衡
米子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治中焦如衡”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
12
4
作者
方霜霜
苏晓兰
+3 位作者
瞿先侯
杨洋
郭宇
魏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中焦如衡”理论植根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恢复中焦稳态为基本原则,契合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胃失和降导致的中焦平衡失调的基本病机。据此,主张着眼于整体,以辨证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中焦如衡”理论植根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恢复中焦稳态为基本原则,契合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胃失和降导致的中焦平衡失调的基本病机。据此,主张着眼于整体,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从调理情志、和调寒热、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调整虚实五个方面来恢复中焦稳态,疗效显著。笔者将用药及调摄经验进行整理,举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中焦如衡
痞满
胃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聚林从“治中焦如衡”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雅文
李聚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4期28-29,共2页
该文从治中焦如衡角度,细查病因,辨证论治,介绍李聚林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李聚林认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证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证型,病机与情志不畅、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有关,基于"治中焦如衡&...
该文从治中焦如衡角度,细查病因,辨证论治,介绍李聚林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李聚林认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证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证型,病机与情志不畅、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有关,基于"治中焦如衡"理论,提出木郁达之、清热和胃的治法,临证以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
治
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中焦如衡
肝气犯胃
肝胃郁热
李聚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升降汤治胃病举隅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业吴
《国医论坛》
2020年第3期62-63,共2页
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胃病常涉及脾。胃病虽病名繁杂,症状不一,但究其病机之根本,不外乎气机升降功能失调。笔者遵循“治中焦如衡”的思想,寒热并用,自拟经验方升降汤治疗吐酸、痞满、胃痛等胃病,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升降汤
气机升降
胃腑以通为补
治中焦如衡
医案医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仁莲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诊治脾胃病临证经验撷菁
1
作者
单崇武
徐仁莲
机构
山西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4期39-43,共5页
基金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22ZYYZ031)
徐仁莲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020年SXSMZYGZS006)。
文摘
徐仁莲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思想为指导原则,治法上从升脾气与降胃气使升降相因,运脾气与养胃阴使燥润相济,疏肝气与调脾胃使疏调相和,达到平衡而“安”。该文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失调的发病机制、治疗机制及临证经验4个方面系统总结徐仁莲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关键词
治中焦如衡
脾胃病
徐仁莲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中焦如衡”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镇
郑亮
机构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3期98-99,共2页
文摘
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升降相宜,燥湿并济,寒热兼施,虚实相理等方面探讨清代名医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治中焦如衡
吴鞠通
Keywords
gastritis, chronic
treating middle energizer by achieving relative equilibrium
Wu Jutong
分类号
R256.3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子良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史圣华
李凯
陈佳
吴佳红
莫日根
米子良(指导)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2期24-27,共4页
文摘
该文总结米子良教授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脾胃位于中焦,脾胃升降有序则无病。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临床胃脘痛多见寒热错杂、脾胃虚寒证,治以辛开苦降、温中散寒。米子良教授临床创立胃和冲剂系列方,治疗胃脘痛疗效较好,同时,其还重视调节患者生活及心理的平衡以增强疗效。
关键词
胃脘痛
胃和冲剂
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
治中焦如衡
米子良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治中焦如衡”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
12
4
作者
方霜霜
苏晓兰
瞿先侯
杨洋
郭宇
魏玮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806)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北京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BZ037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JYB-XS-169)
文摘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中焦如衡”理论植根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恢复中焦稳态为基本原则,契合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胃失和降导致的中焦平衡失调的基本病机。据此,主张着眼于整体,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从调理情志、和调寒热、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调整虚实五个方面来恢复中焦稳态,疗效显著。笔者将用药及调摄经验进行整理,举验案一则。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中焦如衡
痞满
胃痛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聚林从“治中焦如衡”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赵雅文
李聚林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4期28-29,共2页
文摘
该文从治中焦如衡角度,细查病因,辨证论治,介绍李聚林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李聚林认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证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证型,病机与情志不畅、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有关,基于"治中焦如衡"理论,提出木郁达之、清热和胃的治法,临证以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为主。
关键词
难
治
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中焦如衡
肝气犯胃
肝胃郁热
李聚林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升降汤治胃病举隅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业吴
机构
天祝县人民医院
出处
《国医论坛》
2020年第3期62-63,共2页
文摘
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胃病常涉及脾。胃病虽病名繁杂,症状不一,但究其病机之根本,不外乎气机升降功能失调。笔者遵循“治中焦如衡”的思想,寒热并用,自拟经验方升降汤治疗吐酸、痞满、胃痛等胃病,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升降汤
气机升降
胃腑以通为补
治中焦如衡
医案医话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徐仁莲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诊治脾胃病临证经验撷菁
单崇武
徐仁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治中焦如衡”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李镇
郑亮
《西部中医药》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米子良运用“治中焦如衡”理论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
史圣华
李凯
陈佳
吴佳红
莫日根
米子良(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治中焦如衡”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方霜霜
苏晓兰
瞿先侯
杨洋
郭宇
魏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李聚林从“治中焦如衡”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赵雅文
李聚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升降汤治胃病举隅
孙业吴
《国医论坛》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