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名油页岩废渣场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健雄 廖崇惠 +2 位作者 杨悦屏 刘世忠 柯宏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9-998,共10页
研究不同生态改造状况下,茂名市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样地分别设在1985年形成并同时植树造林和1992年形成后刚开始种树的两个废渣场(南排和北排)上。研究的土壤动物包括手拣法和干漏斗法收集的以大、中型为... 研究不同生态改造状况下,茂名市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样地分别设在1985年形成并同时植树造林和1992年形成后刚开始种树的两个废渣场(南排和北排)上。研究的土壤动物包括手拣法和干漏斗法收集的以大、中型为主的类群。动物分类至科或属,只有很小的部分分类至目(如唇足纲)或分类至种(如等足目等)。本研究共获得11164号标本(分属27目,110科属),并根据此样本进行分析:在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方面,分别在群落和类群两个层面上,分析样地间的差异;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方面,除用Shannon指数(H′)进行样地间种类多样性比较外,还用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及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分别进行样地间的比较。主要结果:(1)在只有幼树的北排废渣场,获得土壤动物9目33科属;在南排废渣场中,经过约20a自然恢复的草地及种植约20a的大叶相思林地,分别获得23目67科属和23目61科属。(2)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3个样地分别为4.0、17.7和16.7。显示出北排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简单,多样性很低;南排的两个样地,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都较复杂,多样性较高而且很相近。但是,(3)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则南排的两个样地可分高低:大叶相思林为7.75,稍高于草地的7.20;此外,作为环境质量的甲螨指数(甲螨个体数蜱螨类总个体数),也是前者(0.93)高于后者(0.73)。因此,从实际上看,人工纯林对土壤改造效果应比草地要好一些,但还不是最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油页岩废渣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与植被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世忠 夏汉平 +5 位作者 孔国辉 敖惠修 邓钊平 柯宏华 李丽华 谭鹏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堆放场是一块面积达670hm2的工业生产废弃地,废渣场土壤干旱,养分贫瘠,重金属含量略为偏高,不利植物入侵与定居。这片因人为因素形成的次生裸地经过20多年的自然恢复,入侵定居植物只有24科59属66种,且...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堆放场是一块面积达670hm2的工业生产废弃地,废渣场土壤干旱,养分贫瘠,重金属含量略为偏高,不利植物入侵与定居。这片因人为因素形成的次生裸地经过20多年的自然恢复,入侵定居植物只有24科59属66种,且大多数均为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科的草本植物种类;草本植物有13科38属44种,占总种数的67%,占总覆盖度的80%以上。群落结构及组成种类简单,处于群落次生演替的前期阶段,表明废渣场次生裸地的植被恢复是非常缓慢的。为尽早达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等目的,必须辅以人工措施,加速植被的恢复进程。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生态恢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 油页岩废渣场 植被特性 广东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废渣场26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孔国辉 刘世忠 +4 位作者 吴彤 黄娟 林植芳 陈志东 张进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7-476,共10页
比较了生长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油页岩废渣场4 a多的26种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生长特征。测定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株高、胸径(DBH),并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 比较了生长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油页岩废渣场4 a多的26种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生长特征。测定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株高、胸径(DBH),并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根据上述参数的不同,参试植物被分成3级:速生种平均DBH为9.44±2.23 cm,其相应的平均Pmax为18.44±1.38μmol m-2s-1,ILUE为1.11±0.68%和AQY为0.0474±0.007μmol CO2μmol-1 quantum。中速生长植物则分别为5.09±0.90 cm、11.54±1.01μmol m-2s-1、0.75±0.12%和0.0406±0.004μmol CO2μmol-1 quantum。慢速生长的植物中,各参数则只有2.03±0.65 cm、6.71±2.82μmol m-2s-1、0.47±0.12%和0.0318±0.006μmol CO2μmol-1 quantum。统计分析显示I,LUE和Pmax或DBH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DBH和总叶面积(TLA)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光能利用效率能有效地评价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从树种对光能的利用、生长的优势和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提出了对油页岩废渣场生态恢复应用较适宜的树种有:大叶相思、木棉、刺桐、油榄仁、红胶木、海南红豆、铁刀木、雨树、红荷木和乌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废渣场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能利用率 木本植物 生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茂名油页岩废渣堆放场主要树种的叶片气孔气体交换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惠 赵平 +3 位作者 蔡锡安 刘世忠 孔国辉 柯宏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茂名油页岩废渣堆放场主要绿化树种中选取青梅(Vaticamangachapoi)、海南红豆(Ormosiapinnata)和非洲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3种植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非洲桃花心木>... 在茂名油页岩废渣堆放场主要绿化树种中选取青梅(Vaticamangachapoi)、海南红豆(Ormosiapinnata)和非洲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3种植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非洲桃花心木>海南红豆>青梅,海南红豆和非洲桃花心木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幅度较大,而青梅的则相对较小;气孔导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非洲桃花心木>海南红豆>青梅;三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与气孔导度有关。非洲桃花心木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由于其气孔导度较高,散失的水分较多,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比海南红豆低。青梅下午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比上午高得多,是由于其气孔导度下午比上午明显降低而限制了蒸腾失水的缘故。在油页岩废渣场,海南红豆和非洲桃花心木比青梅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废渣场 生态恢复 青梅 海南红豆 非洲桃花心木 净光合速率 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