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O/L)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丁锦平 韩柱强 +2 位作者 周瑞阳 高国庆 杨玉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生品种"青苗豆×全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三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2分离群体的油酸/亚油酸比值进行了...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生品种"青苗豆×全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三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2分离群体的油酸/亚油酸比值进行了单个分离世代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青苗豆×全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两个杂交组合结果一致,O/L受一对负向完全显性的主基因控制,F2群体表现为由主基因型AA和Aa+aa按1∶3比例的混合;另一个组合"汕油162×Sunoleic95R"的油酸/亚油酸比值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间的基因效应差异不大。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a)1.3586和第二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b)1.3580几乎相同。三个组合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1.27%、64.09%和64.66%,多基因的遗传力分别为33.85%、34.52%和3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油酸比值(o/l) 遗传模型 主基因 多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O/L)遗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丁锦平 《花生学报》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研究采用三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呈... 研究采用三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呈现出不同的图形分布,一个杂交组合后代呈现多峰,另外两个是偏离正态分布的单峰,根据图形分布可以判断出O/L是由主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油酸(o/l) 图形分析 遗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O/L)遗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锦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就... 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就呈现出不同的图形分布,一个杂交组合后代呈现多峰,另外两个是偏离正态分布的单峰,根据图形分布可以判断出O/L是有主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油酸(o/l) 图形分析 遗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酸/亚油酸(O/L)比值的AFLP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丁锦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5,共3页
通过采用不同的酶切组合,即EcoRⅠ/MseⅠ组合240对引物、PstⅠ/MseⅠ组合96对引物、PstⅠ/TaqⅠ组合96对引物,分别对花生高油酸品种Sunoleic95R和低油酸品种汕油162进行AFLP分析。分析了两亲本之间的差异,回收了72条AFLP多态性条带,在... 通过采用不同的酶切组合,即EcoRⅠ/MseⅠ组合240对引物、PstⅠ/MseⅠ组合96对引物、PstⅠ/TaqⅠ组合96对引物,分别对花生高油酸品种Sunoleic95R和低油酸品种汕油162进行AFLP分析。分析了两亲本之间的差异,回收了72条AFLP多态性条带,在所选定高和低O/L比值亲本材料之间建立了AFLP片段序列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油酸(o/l)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酶切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La_2O_3-ZrO_2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淑芬 甘黎明 史文权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将SO42-/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 将SO42-/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6∶1,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3%(亚油酸),酯化率可达93.7%。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la2o3-Zro2 油酸 油酸乙酯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Al_2O_3催化植物油异构化制备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书来 张生 +2 位作者 王勇 徐学兵 丁玉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0-75,共6页
以棉籽油为原料,氧化铝载钌(Ru/Al O3)为催化剂,对亚油酸异构化制备共轭亚油酸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分析不同温度、搅拌速率、催化剂添加量条件下产物中主要成分含量。通过判断反应前后棉籽油甘三酯Sn-1,2,3位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评价金... 以棉籽油为原料,氧化铝载钌(Ru/Al O3)为催化剂,对亚油酸异构化制备共轭亚油酸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分析不同温度、搅拌速率、催化剂添加量条件下产物中主要成分含量。通过判断反应前后棉籽油甘三酯Sn-1,2,3位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评价金属钌催化剂的选择异构化催化特性。试验表明,165℃下Ru/Al2O3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2.5%,搅拌速率800 r/min,N2环境,反应36 h条件下,亚油酸转化率可达87.78%,共轭亚油酸的选择性为57.17%,得到产物中共轭亚油酸含量为289.3 mg/g棉籽油。随反应时间延长,顺、反共轭亚油酸会向双反式共轭亚油酸转化,产物中的反式油酸含量有所增加,并且,Sn-1,3位的共轭亚油酸选择性异构化率高于Sn-2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共轭油酸 异构化 Ru/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FAD2-1基因与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迟晓元 郝翠翠 +7 位作者 陈明娜 潘丽娟 陈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梁成伟 禹山林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花生AhFAD2-1由位于不同基因组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AhFAD2-1A和AhFAD2-1B共同编码,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酶结构、酶活性或表达调控的变化,共同导致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花生品种(系)的AhFAD2-1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 花生AhFAD2-1由位于不同基因组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AhFAD2-1A和AhFAD2-1B共同编码,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酶结构、酶活性或表达调控的变化,共同导致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花生品种(系)的AhFAD2-1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查找点突变或插入位点,寻找与高油酸性状关联的基因位点。结果表明:E11、花育30、鲁花12、豫花15、河北高油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相应的O/L值为1.01-1.40;鲁花14、花育17、花育19、花育23、E12S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中E12S较特殊O/L值为9.05,其他品种O/L值为1.54-1.97;E16、E18和花育32号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相应O/L值为12.3-41.85。本研究结果对于高油酸性状的分子鉴定以及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FAD2-1 油酸/油酸比值(o/l)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L7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华 曹郁生 陈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88,共3页
建立了瑞士乳杆菌L7(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7)分批发酵生物转化c9,t11-CLA的优化条件:MRS培养基、30℃发酵、静置培养、LA浓度为1.000 mg/mL、发酵时间36h。5L发酵罐分批发酵时,c9,t11-CLA的产量高达0.572 mg/mL。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l7 共轭油酸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elveticus L7生物转化的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华 曹郁生 陈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64-467,共4页
利用HPLC分离出L.helveticusL7生物转化的2种CLA异构体单体,通过紫外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确定了L.helveticusL7生物转化形成的两种CLA异构体是t9t11-CLA和c/t-911-CLA。
关键词 l.helveticus l7 共轭油酸 异构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优异花生种质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及比值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兰荣 栾文琪 韩淑梅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6,共4页
对“七五”期间鉴定的6个油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优异花生种质,分别于1993和1994年在湖北武汉、广西南宁和山东莱西种植并统一测评。结果认为,加纳花生和狮油红4号的优质性状表现比较稳定,可广泛用作亲本材料... 对“七五”期间鉴定的6个油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优异花生种质,分别于1993和1994年在湖北武汉、广西南宁和山东莱西种植并统一测评。结果认为,加纳花生和狮油红4号的优质性状表现比较稳定,可广泛用作亲本材料,黄泽小红毛、樟木大花生,ICGS105和桂平大花生适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作为育种优质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油酸比值 评价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共轭亚油酸瑞士乳杆菌L7固定化条件的研究
11
作者 朱义松 刘晓华 曹郁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31-235,共5页
对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7发酵生产c9,t11-CLA的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应用响应面法对细菌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78g/100mL、氯化钙质量浓度3.13g/100mL、固定化时间60.30min,利用... 对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7发酵生产c9,t11-CLA的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应用响应面法对细菌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78g/100mL、氯化钙质量浓度3.13g/100mL、固定化时间60.30min,利用在此条件下制备所得的固定化胶珠发酵,c9,t11-CLA的产量达到561μg/mL。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5次后活力没有明显变化,c9,t11-CLA产量保持在549μg/mL。电镜观察发现,固定化胶珠表面及内部为错综复杂的网状通道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物质的传递。结果表明菌体细胞经海藻酸钠固定,可以有效提高菌体的重复利用率,从而降低c9,t11-CLA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乳杆菌l7 固定化 生物转化 共轭油酸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脂油酸与亚油酸比值测定时脂肪酸甲酯溶液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曙光 雷红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51-251,255,共2页
花生油脂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测定时,以花生油脂为原料,对其脂肪酸甲酯溶液制备方法进行简化。最常用的花生油脂脂肪酸甲酯溶液的制备方法就是国家标准GB/T 17376—2008中的三氟化硼法,即国标法,作者对国标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方... 花生油脂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测定时,以花生油脂为原料,对其脂肪酸甲酯溶液制备方法进行简化。最常用的花生油脂脂肪酸甲酯溶液的制备方法就是国家标准GB/T 17376—2008中的三氟化硼法,即国标法,作者对国标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方法,本文称国标简化法。经过对比试验证明,2种方法制备的脂肪酸甲酯溶液在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测定时,结果差异不显著,建议推广使用国标简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油酸比值 花生油脂 脂肪酸甲酯溶液 制备 国标简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微乳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颜秀花 许伟 +1 位作者 邵荣 王正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4,282,共5页
制备了共轭亚油酸/EL-35和EL-10/乙醇/水体系的O/W型微乳液。考察了温度、防腐剂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微乳液的粒径;利用粘度计测定不同水含量的微乳液的粘度变化来观察微乳液流变性;对O/W、W/O、B.C.中的共轭亚油... 制备了共轭亚油酸/EL-35和EL-10/乙醇/水体系的O/W型微乳液。考察了温度、防腐剂和pH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微乳液的粒径;利用粘度计测定不同水含量的微乳液的粘度变化来观察微乳液流变性;对O/W、W/O、B.C.中的共轭亚油酸的微乳液和共轭亚油酸乙醇溶液进行了光稳定性研究,还分析了温度和pH对微乳液和乙醇溶液中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防腐剂苯甲酸钠浓度变大和pH降低使微乳区稍有减小;微乳液粒径在制备三个月后仍保持在80~90nm之间;共轭亚油酸对光热和酸都比较敏感,但同环境条件下,O/W型微乳液中的共轭亚油酸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油酸 o/W微乳液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麦套花生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华福平 张毅 +1 位作者 李晓亮 张志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通过对河南省大果花生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花生油亚比(O/L)的相关系数最大,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百果重、单株荚果生产力、饱果率与花生油亚比(O/L)均为正的相关系数。而脂肪含量、饱... 通过对河南省大果花生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花生油亚比(O/L)的相关系数最大,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百果重、单株荚果生产力、饱果率与花生油亚比(O/L)均为正的相关系数。而脂肪含量、饱果率、饱果数、出米率与花生油亚比(O/L)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其中脂肪含量与花生油亚比(O/L)的负相关系数最大,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荚果生产力>结果枝数>饱果率>百果重>蛋白质含量>出米率>主茎高>脂肪含量>单株饱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花生 数量性状 比(油酸油酸比值:o/l) 相关与通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O/L值出口专用型花生新品种濮科花1号的选育
15
作者 聂红民 荆建国 +1 位作者 郭继民 赵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6,共2页
濮科花 1号高产早熟 ,株型直立 ,百果重 2 0 6.9g ,百仁重 83.1 g ,出米率 74.2 % ,油酸亚油酸比值 1 .64;生育期 1 2 0d左右 ,果、仁符合外贸出口要求。
关键词 花生 濮科花1号 油酸油酸比值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新平 徐志军 +10 位作者 蔡岩 郭建斌 黄莉 任小平 李振动 陈伟刚 罗怀勇 周小静 陈玉宁 吴明煜 姜慧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2,共8页
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的18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3年种植后检测其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该RIL群体的含油量及脂肪酸变异丰富,从中获得了含油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后代材料1份,油酸含量... 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的18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3年种植后检测其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该RIL群体的含油量及脂肪酸变异丰富,从中获得了含油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后代材料1份,油酸含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材料23份。RIL群体的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油酸/亚油酸比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9、0.761、0.874和0.887,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利用前期构建的SSR遗传连锁图,结合3年主要品质性状鉴定数据,共检测到82个相关QTL,分布在11个连锁群上,其中与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和油酸/亚油酸比(油亚比)相关的QTL分别为15、21、21和25个,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QTL有23个,2年能重复检测到QTL有8个,3年重复检测到的有4个。其中,本研究新鉴定出的主效QTL有7个,重复性好的有5个,尤其是LG2上区间GM2839-GNB159,3年均定位到与油酸和油亚比相关的QTL,2年定位到与亚油酸相关的QTL,贡献率为5.80%-28.14%,该区间只有1.63c M。这些QTL的获得对于花生品质性状改良中亲本选配、后代标记辅助选择以及QTL精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花生 含油量 油酸 油酸 油酸油酸比值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亚比花生新品种郑农花9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海棠 陈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2-43,共2页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花7号为母本,花育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结实性好,饱果率高,抗病性强的花生新品种郑农花9号。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2007年该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幅1.48%~22.35%;2008年该...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花7号为母本,花育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结实性好,饱果率高,抗病性强的花生新品种郑农花9号。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2007年该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幅1.48%~22.35%;2008年该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幅2.52%~26.98%。郑农花9号疏枝直立,叶片绿色、椭圆形、中大,主茎高42.8 cm,侧枝长46.7 cm,总分枝数8.4个,结果枝数6.6个,单株饱果数10.8个。蛋白质含量24.07%,含油量53.88%,其中油酸含量52.0%,亚油酸含量27.8%,油酸亚油酸比值1.87。高抗花生病毒病和锈病。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南省及周边省份春播、麦套花生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 花生新品种 河南省 油酸含量 麦套花生 油酸油酸比值 农作物品种审定 系谱法选育 科学研究所 花生病毒病 蛋白质含量 照相 有性杂交 抗病性强 产量 周边省 郑州市 椭圆形 结实性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和贮藏时间对花生油亚比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军华 谷建中 +4 位作者 金建猛 任丽 蔡君玲 李阳 范君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5,89,共3页
分别对6个花生品种春播起垄覆膜、春播平地覆膜、麦垄套种、夏直播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及64个花生品系贮藏1个月、4个月、8个月后的油酸、亚油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春播起垄覆膜和春播平地覆膜种植模式花生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2... 分别对6个花生品种春播起垄覆膜、春播平地覆膜、麦垄套种、夏直播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及64个花生品系贮藏1个月、4个月、8个月后的油酸、亚油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春播起垄覆膜和春播平地覆膜种植模式花生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2.26%、油酸/亚油酸(O/L)平均为1.80,大于夏直播和麦垄套种种植花生的油酸平均含量49.65%、O/L平均值1.59;64个花生品系花生贮藏1个月、4个月、8个月的亚油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14%、17.09%、17.59%,O/L平均值分别为6.07、5.46、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植模式 贮藏时间 油酸 油酸 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脂氧合酶活性及其协同氧化联苯胺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原 万伯健 A.P.Kulkarni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O_2共存时,该酶这一协同氧化能力明显增强。提示脂氧合酶可能参与某些致癌物的代谢过程,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油酸 H2o2 联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播龙生型花生F_1和F_2代脂肪酸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宁洁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4-5,13,共3页
通过利用龙生型花生比其它类型花生油酸含量高、亚油酸含量低等特点,对汕162×Sunoliec95R的F_1代、F_2代种仁的脂肪酸含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脂肪酸含量方面F_1、F_2代之间差异不明显,但F_2代的油酸亚油酸比值比F_1代... 通过利用龙生型花生比其它类型花生油酸含量高、亚油酸含量低等特点,对汕162×Sunoliec95R的F_1代、F_2代种仁的脂肪酸含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脂肪酸含量方面F_1、F_2代之间差异不明显,但F_2代的油酸亚油酸比值比F_1代高。说明,在生产种植中,该杂交组合的F_1、F_2代均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花生 脂肪酸 油酸油酸比值 F1 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