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块间油藏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尹伟 林壬子 林双运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1-24,共4页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对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对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是可行的 ;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 ;官 1 2 8断块内部 3号小断层两侧油藏流体是连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研究 断块 油藏连通性 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沈家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岩性油藏间连通性表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永强 何永宏 +4 位作者 仲向云 马静 陈霖 焦军 朱玉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分析各岩性油藏之间的连通性,可为油藏之间区域寻找新的油气富集区提供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砂体发育规模及夹层发育状况分析储层砂体连通性,通过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判断油藏间流体连通性。运用动静结合的... 分析各岩性油藏之间的连通性,可为油藏之间区域寻找新的油气富集区提供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砂体发育规模及夹层发育状况分析储层砂体连通性,通过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判断油藏间流体连通性。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马岭地区长8段各个小油藏间的连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段储层砂体叠置样式包括:孤立式、接触式、切叠式,其中切叠式储层砂体间连通性较好;建立了基于夹层的发育状况下砂体连通概率公式,并计算了研究区长8段储层砂体连通概率;通过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研究区长8油藏分为三个流体连通系统,每个系统内的小油藏之间相互连通,不同系统内的小油藏间连通性差;根据马岭地区最新的勘探评价成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特低渗岩性油藏间的连通性分析及油气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油藏连通性 砂体规模 连通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永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介绍了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藏连通性和流动单元划分、合采井单层产量贡献、剩余油分布等方面的应用,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思路,展望了该技术新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油藏连通性 动态监测 合采 指纹 油藏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地球化学在沈家铺断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伟 林壬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6-484,共9页
首先采用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本区枣Ⅴ油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然后利用岩石热解(Rock-Eval)和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FID),结合试油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枣Ⅴ油组油干水层划分的地球化学标准,研... 首先采用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本区枣Ⅴ油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然后利用岩石热解(Rock-Eval)和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FID),结合试油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枣Ⅴ油组油干水层划分的地球化学标准,研究了流体(原油)及其性质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枣Ⅴ油组原油为低成熟原油,其源岩形成于微咸水—半咸水湖相还原环境,主要由菌藻类有机质组成,但某些藻类可能是其源岩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枣Ⅴ油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纵向上,储层流体非均质性强,总体而言,随深度增加枣Ⅴ油组储层含油性逐渐变差,但原油性质逐渐变好。平面上,储层流体非均质性强,不同断块含油性不同,同一断块不同部位含油性不同;不同断块原油性质不同,总体而言,从NE到SW,枣Ⅴ油组的原油性质逐渐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断块间油藏连通性 流体非均质性 沈家铺断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朝55断块储层流体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段文标 郭建军 +3 位作者 陈践发 张晓宁 李程善 马春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朝阳沟油田是典型的湖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油田,储层内断层和裂缝非常发育,储层砂体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了解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和储层被断层分割的情况,从而为该油田开发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密调整、提高开发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朝阳沟油田是典型的湖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油田,储层内断层和裂缝非常发育,储层砂体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了解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和储层被断层分割的情况,从而为该油田开发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密调整、提高开发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FID)和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结合地质资料研究了朝阳沟油田典型区块——朝55区块扶余油层原油的分布特征,该区块断层之间和断层内部各井间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连通情况。结果表明:虽然朝55断块的断层和裂缝广泛发育,但是对储层内砂体的分割性不强,总体上,储层流体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较好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55断块 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流体非均质性 油藏流体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与控储控藏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朱秀香 赵锐 赵腾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沿走滑断裂带展布的特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通过三维地震断裂精细解释,综合钻井、测井、试采等资料对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及分段内部储集体结构差异性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优选出有利的储集体...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沿走滑断裂带展布的特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通过三维地震断裂精细解释,综合钻井、测井、试采等资料对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及分段内部储集体结构差异性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优选出有利的储集体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顺北1号断裂带由8个几何分段斜列叠置而成,每个几何分段形成一套独立的储集单元,单个储集单元的内部缝洞结构基本一致,但相邻储集单元的内部缝洞结构差异明显,且彼此间油气藏不连通。(2)几何分段的内部缝洞结构由走滑构造的活动强度控制,据此可以划分出内洞外缝结构、双重洞-缝结构与大型“均质”储集体等内部储集体结构类型,其中大型“均质”储集体发育多套缝洞体,缝洞尺寸大、数量多、内部连通性强,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层 走滑断层分段 储集体 油藏连通性 顺北1号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