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油藏表征模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程国建
刘淑英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082)
-
文摘
鉴于自组织映射的特征保持、数据降维以及可视化功能,采用自组织映射对油藏参数进行处理。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油藏表征技术模型,并对甘肃镇原—泾川地区测井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性能良好的有效模型。
-
关键词
油藏表征
自组织映射
聚类分析
数据挖掘
岩性识别
-
Keywords
petroleum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self-organization maps ( SOM )
clustering analysis
data mining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油藏表征项目简介
- 2
-
-
-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
文摘
油藏表征项目(Th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Project,RCP)是由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主持实施的一个独立资助综合研究项目,始于1985年。RCP项目是一个多学科协同研究项目,其研究设施位于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格林中心,研究人员由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地质系和石油工程系的教师和学生组成,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为主体,他们来自于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产业经验。
-
关键词
油藏表征
PROJECT
简介
矿业学院
科罗拉多
研究项目
1985年
研究设施
研究人员
石油工程
博士学位
多学科
物理系
地质系
学生
地球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P3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砂西中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与调整思路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尹太举
喻辰
徐中波
屈信忠
李玖勇
张艳辉
-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5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调查与物理模拟"(4107208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剩余油分布综合预测与精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2008ZX05010-00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井网下储层结构特征分析与建模方法优选"(2008CDB390)联合资助
-
文摘
复杂断块油藏在我国广泛分布,地位重要,但其油气分布复杂、开发调整难度较高。为探讨此类油藏调整思路,以柴达木盆地砂西N1—N21复杂断块油藏为例,采用以构造为核心的油藏精细描述,通过应力分析确定油藏构造格局、多方法联合精细地震解释和成图较好地体现了油藏构造特征。以油砂体预测为核心的油藏评价,通过沉积相研究预测砂体分布,基于构造格架以断块为单元预测油砂体分布,进而以油砂体为单元进行油藏评价。以增加动用程度、完善注采关系,特别是以主力小层的注采完善为核心的油藏开发调整方向,适应于该类油藏的特点,为稳定油藏产量,提高采收率指明了方向。
-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油藏表征
油砂体
开发调整
砂西地区
-
Keywords
complex fault block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il-bearing sand body
development adjustment
Shaxi Area
-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地质统计学在储层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 4
-
-
作者
熊琦华
陈亮
聂昌谋
-
机构
石油大学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1期21-28,共8页
-
文摘
地质统计学作为油藏表征与油藏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已经被国内外许多石油公司所证实,原因即在于地质统计学在参数估计、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储层特征的不确定性描述以及综合利用各种资料诸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在国内的具体应用。
-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储层表征
油藏表征
-
Keywords
Geostatistics,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Stochastic simulation, Krigi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江苏码头庄油田储层流动单元与水淹状况分析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陈程
张建良
钟思瑛
郭康良
刘辛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江苏油田分公司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1-336,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五"攻关项目(P98026-1)。
-
文摘
提出了储层流动单元"两步"法的研究新思路,并以江苏码头庄油田为例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时,首先根据稳定的泥岩和含泥粉砂岩隔夹层的分布划分连通单元,然后对影响流体流动的储层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划分流动单元。通过对码头庄油田砂岩含油层系隔夹层的研究,可将储层划分为3个砂组和12个连通单元。码头庄油田有8个储层参数与日产油和吸水强度的关系密切,因而用这8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4类流动单元:E型、G型、F型、P型,它们的储层质量依次变差。把这8个储层参数经线性组合成一个综合参数———FU来作为综合判别流动单元类型的指标。码头庄油田油层内部流动单元的分布形式复杂,各种类型流动单元相间分布,流动单元的形状多呈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延伸。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分布和基准面旋回有关。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好,其水淹状况越严重;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差,其水淹状况越弱。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控制了边水和注入水的流动方向及水淹的分带性。
-
关键词
流动单元
连通单元
油藏表征
码头庄油田
江苏
-
Keywords
flow unit
connected unit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he Matouzhuang oil field
Jiangsu Province
-
分类号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