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渗流-温度双场耦合的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海燕
刘先山
+3 位作者
耿少阳
孙军昌
孙彦春
贾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819-826,共8页
调峰保供是储气库的职能,建库指标的精确预测,事关新钻井数量和投资。复杂断块油藏改建储气库后,多周期高速注采过程均为油气水三相流动,油、气高压物性参数受温度影响极大,在进行复杂断块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时,若忽略冷气注入温度场...
调峰保供是储气库的职能,建库指标的精确预测,事关新钻井数量和投资。复杂断块油藏改建储气库后,多周期高速注采过程均为油气水三相流动,油、气高压物性参数受温度影响极大,在进行复杂断块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时,若忽略冷气注入温度场扰动和高速非达西附加压力损失,可能会导致储气库数值模拟指标预测精度降低。为提高指标预测精度,以复杂断块油藏型储气库为例,结合流体黏温及高速非达西实验,建立了渗流-温度双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FVM),在空间上采用两点通量近似方案(TPFA),在时间上采用后向(隐式)欧拉格式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高精度拟合了衰竭开发阶段区块、单井物质平衡及压力,实例开展了储气库运行指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冷气注入温度场扰动、高速非达西效应分别是累产油、气量误差的主控因素;井控温度范围随注气速度增加呈对数上升,油气相渗流能力大幅下降时水相渗流能力反而上升,使得采出液量增多、地层压力下降;高速非达西附加压降造成天然气注入后部分采不出,随着储气库多周期运行,天然气储量及压力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型储气库
高速非达西效应
温度场扰动
渗流-温度双场耦合
数值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轮次注采渗流实验分析的挥发性油藏储气库建库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伟
王群一
+6 位作者
孙彦春
高广亮
何海燕
贾倩
向祖平
雷函林
刘哲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1,共7页
油藏型储气库兼具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储存天然气两大作用,目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但油藏建库远比气藏建库复杂,国内外针对油藏型储气库渗流特征、相态变化特征、建库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油藏型储气库的发展。为此...
油藏型储气库兼具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储存天然气两大作用,目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但油藏建库远比气藏建库复杂,国内外针对油藏型储气库渗流特征、相态变化特征、建库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油藏型储气库的发展。为此,以冀东油田某断块油藏为例,开展多周期注采相渗实验测试、长细管混相压力实验测试,结合油气相态实验与气驱油多周期注采实验,分析明确油藏型储气库建库可行性及建库过程中的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原油与天然气混相压力为36.2 MPa(高于设计上限压力35 MPa),注采过程中不能发生混相;②注入气溶解能够使原油黏度降低、体积膨胀,经5轮次注采后,天然气抽提能力变弱,原油黏度降低幅度减小,注气改善原油性质的能力略有下降;③经过5轮次油—气和水—气注采后,油和水仍保持较高的渗流能力,但气—油、气—水两相共渗区变窄,渗流能力减弱,气驱油和水效率有一定下降;④相比于水驱,经过5轮次注采后,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0%,岩心内含气饱和度达到47%。结论认为,多周期注采后能够形成较大库容,且在此基础上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该研究成果可为油藏型储气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型储气库
水驱
油藏
相态变化特征
多周期注采
驱油效率
相渗曲线
提高采收率
储气库
库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储气库与天然气驱油协同建设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
29
3
作者
江同文
王锦芳
+1 位作者
王正茂
周代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4,共9页
油藏型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协同天然气驱油一体化建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储气库建库模式。为了进一步明确协同型储气库的优劣及应用前景,在分析储气库建设、天然气驱油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协同型储气库建库的技术原理、阶...
油藏型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协同天然气驱油一体化建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储气库建库模式。为了进一步明确协同型储气库的优劣及应用前景,在分析储气库建设、天然气驱油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协同型储气库建库的技术原理、阶段划分和关键技术,从建库周期、工作模式、运行方式和风险评估4个方面与气藏型、盐穴型和含水层型储气库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一体化建库的优势和实施效果,并展望了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驱油具有重力分异、混相驱替、压力扰动和纳米驱油机理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油藏的原油采收率;②协同型储气库建设包括驱油、协同和储气库3个阶段,其关键技术包括气窜防控、干预混相、井筒安全和地面集输与流体分离等;③协同型储气库具有建库周期短、油气双效益、周期应力弱等优势;④在试验区开展的一系列储气库协同天然气重力驱油建设试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油产量提高了3倍,中心井组采收率提高了30%,已累计注气7.6×10^(8)m^(3),累计产油114×10^(4)t,累计储气5.1×^10(8)m^(3),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超过100×10^(4)m^(3)/d。结论认为,协同型储气库具有驱油和储气双重功能,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是油气上游业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值得大规模工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型
地下
储气库
天然气驱油
原油采收率
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
储气驱油协同建设
协同
型
地下
储气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渗流-温度双场耦合的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海燕
刘先山
耿少阳
孙军昌
孙彦春
贾倩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环渤海能源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819-826,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022年重点科技项目“冀东堡古2高挥发性油藏气驱采油与储气库协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2022ZS0903)。
文摘
调峰保供是储气库的职能,建库指标的精确预测,事关新钻井数量和投资。复杂断块油藏改建储气库后,多周期高速注采过程均为油气水三相流动,油、气高压物性参数受温度影响极大,在进行复杂断块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时,若忽略冷气注入温度场扰动和高速非达西附加压力损失,可能会导致储气库数值模拟指标预测精度降低。为提高指标预测精度,以复杂断块油藏型储气库为例,结合流体黏温及高速非达西实验,建立了渗流-温度双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FVM),在空间上采用两点通量近似方案(TPFA),在时间上采用后向(隐式)欧拉格式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高精度拟合了衰竭开发阶段区块、单井物质平衡及压力,实例开展了储气库运行指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冷气注入温度场扰动、高速非达西效应分别是累产油、气量误差的主控因素;井控温度范围随注气速度增加呈对数上升,油气相渗流能力大幅下降时水相渗流能力反而上升,使得采出液量增多、地层压力下降;高速非达西附加压降造成天然气注入后部分采不出,随着储气库多周期运行,天然气储量及压力逐渐增加。
关键词
油藏型储气库
高速非达西效应
温度场扰动
渗流-温度双场耦合
数值模拟技术
Keywords
UGS facilities rebuilt from oil reservoirs
high-velocity non Darcy effect
temperature disturbance
seepage and temperature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E8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轮次注采渗流实验分析的挥发性油藏储气库建库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伟
王群一
孙彦春
高广亮
何海燕
贾倩
向祖平
雷函林
刘哲知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1,共7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页岩油氧化改质机理及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编号:CSTB2022NSCQ-MSX1597)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页岩油藏注空气氧化动力学及氧化反应途径研究”(编号:KJQN202201509)。
文摘
油藏型储气库兼具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储存天然气两大作用,目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但油藏建库远比气藏建库复杂,国内外针对油藏型储气库渗流特征、相态变化特征、建库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油藏型储气库的发展。为此,以冀东油田某断块油藏为例,开展多周期注采相渗实验测试、长细管混相压力实验测试,结合油气相态实验与气驱油多周期注采实验,分析明确油藏型储气库建库可行性及建库过程中的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原油与天然气混相压力为36.2 MPa(高于设计上限压力35 MPa),注采过程中不能发生混相;②注入气溶解能够使原油黏度降低、体积膨胀,经5轮次注采后,天然气抽提能力变弱,原油黏度降低幅度减小,注气改善原油性质的能力略有下降;③经过5轮次油—气和水—气注采后,油和水仍保持较高的渗流能力,但气—油、气—水两相共渗区变窄,渗流能力减弱,气驱油和水效率有一定下降;④相比于水驱,经过5轮次注采后,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0%,岩心内含气饱和度达到47%。结论认为,多周期注采后能够形成较大库容,且在此基础上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该研究成果可为油藏型储气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油藏型储气库
水驱
油藏
相态变化特征
多周期注采
驱油效率
相渗曲线
提高采收率
储气库
库容
Keywords
Oil reservoir UGS
Waterfloo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state variation
Multicycle injection–production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Enhanced oil recovery
Storage capacity
分类号
TE9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储气库与天然气驱油协同建设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
29
3
作者
江同文
王锦芳
王正茂
周代余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4,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前期研究项目“水介质类和天然气介质类重大开发试验跟踪评价前期研究”(编号:2021-40217-00004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技术开发项目“长庆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及潜力评价研究”(编号:RIPED-JS-50016)。
文摘
油藏型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协同天然气驱油一体化建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储气库建库模式。为了进一步明确协同型储气库的优劣及应用前景,在分析储气库建设、天然气驱油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协同型储气库建库的技术原理、阶段划分和关键技术,从建库周期、工作模式、运行方式和风险评估4个方面与气藏型、盐穴型和含水层型储气库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一体化建库的优势和实施效果,并展望了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驱油具有重力分异、混相驱替、压力扰动和纳米驱油机理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油藏的原油采收率;②协同型储气库建设包括驱油、协同和储气库3个阶段,其关键技术包括气窜防控、干预混相、井筒安全和地面集输与流体分离等;③协同型储气库具有建库周期短、油气双效益、周期应力弱等优势;④在试验区开展的一系列储气库协同天然气重力驱油建设试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油产量提高了3倍,中心井组采收率提高了30%,已累计注气7.6×10^(8)m^(3),累计产油114×10^(4)t,累计储气5.1×^10(8)m^(3),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超过100×10^(4)m^(3)/d。结论认为,协同型储气库具有驱油和储气双重功能,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是油气上游业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值得大规模工业化推广。
关键词
油藏
型
地下
储气库
天然气驱油
原油采收率
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
储气驱油协同建设
协同
型
地下
储气库
Keywords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rebuilt from oil reservoir
Natural gas flooding
Oil recovery factor
Peak shaving and supply guarantee capacity of natural gas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gas storage and oil displacement
Collaborative type UGS
分类号
TE97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渗流-温度双场耦合的油藏型储气库数值模拟
何海燕
刘先山
耿少阳
孙军昌
孙彦春
贾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轮次注采渗流实验分析的挥发性油藏储气库建库可行性评价
刘伟
王群一
孙彦春
高广亮
何海燕
贾倩
向祖平
雷函林
刘哲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下储气库与天然气驱油协同建设实践与认识
江同文
王锦芳
王正茂
周代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