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小强 贾安 +5 位作者 刘顺和 黄涛 史启蒙 胡香玉 程沛璇 潘佳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DPPH·、OH·、ABST·、Fe^(3+)还原能力检测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将40只昆明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油...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DPPH·、OH·、ABST·、Fe^(3+)还原能力检测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将40只昆明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油菜花粉总黄酮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7 d给予3%DSS构建UC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期间观察小鼠一般体征、DAI评分、结肠长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同时检测结肠组织中SOD活性和MDA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情况及评分。结果油菜花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油菜花粉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均较长,DAI评分均降低(P<0.05),TNF-α、IL-6、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油菜花粉总黄酮能够缓解结肠组织损伤,降低病理组织学评分。结论油菜花粉总黄酮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总黄酮 溃疡性结肠炎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总黄酮对体外TBHP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悦 刘鸣畅 +3 位作者 王凯 吴黎明 杨艳歌 吴亚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为研究油菜蜂花粉总黄酮(rape bee pollen flavonoids,RBPF)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以RBPF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对RBPF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体外水平探索RBPF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研究油菜蜂花粉总黄酮(rape bee pollen flavonoids,RBPF)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以RBPF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对RBPF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体外水平探索RBPF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超声醇提及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提取富集RBPF,同时采用过氧化氢叔丁醇(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细胞氧化损伤,建立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系EA.hy926的氧化损伤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研究RBPF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作用,以公认抗氧化性质良好的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首先,用梯度稀释的RBPF及槲皮素作用于正常培养细胞,分析其细胞毒性,确定毒性阈值;然后,在毒性阈值范围内设置梯度浓度的槲皮素溶液作用于细胞损伤模型,确定槲皮素最佳抗氧化浓度剂量,并以此剂量组作为阳性对照组,与毒性阈值范围内梯度浓度的RBPF同时作用于细胞损伤模型,研究RBPF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其一,体外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氧化损伤模型的最佳建模条件确定为500μmol·L^(-1)TBHP作用3h;其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RBPF的毒性阈值为24mg·L^(-1),阳性对照品槲皮素的毒性阈值为50mg·L^(-1);其三,CCK8法测定RBPF对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6~18mg·L^(-1)剂量范围内,RBPF预处理对EA.hy926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其抗氧化作用在低浓度(≤10mg·L^(-1))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14mg·L^(-1))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10,12,14mg·L^(-1)3个剂量组其抗氧化性优于槲皮素(25mg·L^(-1)),RBPF浓度为10mg·L^(-1)时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RBPF表现出了极好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可作为优质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天然产物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TBHP 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EA.hy926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