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株距控制系统设计及验证
1
作者 刘浩 汤庆 +4 位作者 钱勇 黄鸣辉 吴洋 宋哲文 刘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0-706,共7页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由拖拉机PTO(动力输出)驱动,因PTO为恒速,栽植速度与作业速度不能实时匹配,造成移栽株距不稳定,影响油菜栽植质量。为了提高株距稳定性,基于RTK(实时动态差分)卫星导航定位差分技术精准测量作业速度,设计了集成式...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由拖拉机PTO(动力输出)驱动,因PTO为恒速,栽植速度与作业速度不能实时匹配,造成移栽株距不稳定,影响油菜栽植质量。为了提高株距稳定性,基于RTK(实时动态差分)卫星导航定位差分技术精准测量作业速度,设计了集成式电液比例控制液压系统,通过系统调试得出控制参数:Kc=15,Kp=0.5,Ki=0.15,Kd=0.05。对回归模型优化可知,在设计株距167.85 mm,作业速度3.21 km/h的时候,株距变异系数的预测值为3.06%。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参数条件下,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21%,与预测值误差仅为4.7%。说明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采用CCD法(中心组合设计法)对株距变异系数的预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 株距控制 实时动态差分(RTK) 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移栽机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兰 吴崇友 +3 位作者 汤庆 吴俊 关卓怀 刘赛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1,共11页
为探究油菜毯状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系栽植机构因前进速度提升,导致倒伏率升高的根本原因,对栽植机构运移苗、推苗到苗块落地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栽植过程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苗块与秧针、推苗部件、土壤作用的运动受力方程和立... 为探究油菜毯状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系栽植机构因前进速度提升,导致倒伏率升高的根本原因,对栽植机构运移苗、推苗到苗块落地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栽植过程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苗块与秧针、推苗部件、土壤作用的运动受力方程和立苗平衡方程;分析了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轨迹参数对苗块落地角度、角速度和立苗的影响;基于Matlab GUI编写了毯苗运动过程辅助分析软件,优化出一组能够满足油菜毯状苗栽植工作要求的轨迹参数(椭圆齿轮偏心率为1.5、齿轮模数为2.3 mm、齿数为19、行星架初始安装角为38°、栽植臂与行星架初始相位角为42°、行星轮中心到秧针尖长度为142 mm);进行了栽植轨迹验证和对比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苗龄35 d、苗高80 mm油菜毯状苗、栽植频率220穴/min作业条件下,随着前进速度增加,倒伏率增加、栽植合格率降低;在小于该试验条件下理论计算的立苗临界前进速度670 mm/s时,当前进速度为600 mm/s时,栽植机构倒伏率为9.67%(较优化前降低68.81%),栽植合格率为88.67%(较优化前提高31.69%),苗块落地姿态好,满足油菜毯状苗的移栽要求,验证了理论模型正确性和轨迹参数优化合理性。该研究可为油菜毯状苗移栽立苗机理分析和栽植机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移栽 栽植 栽植轨迹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期对毯状苗油菜栽后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张小轩 张宇 +4 位作者 王泽宇 龚陈虎 冷锁虎 左青松 杨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0-699,共10页
为探讨移栽期对油菜毯状苗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58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6日、12月1日和12月16日4个移栽期,分析了不同移栽期油菜毯状苗的差异,包括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光能利用率、叶面积... 为探讨移栽期对油菜毯状苗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58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6日、12月1日和12月16日4个移栽期,分析了不同移栽期油菜毯状苗的差异,包括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光能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和角果皮面积指数。结果表明:移栽期推迟会导致油菜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以2021年为例,在11月1日之后移栽油菜,每晚移栽1 d,产量下降60.32 kg/hm^(2)。移栽后油菜在越冬前的叶面积扩张与干物量积累对其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移栽期推迟会导致油菜越冬前获得的有效积温减少,营养生长阶段缩短,叶面积减小,造成叶面积指数和角果皮面积指数降低,进而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样以2021年试验为例,12月16日移栽与11月1日移栽相比,在蕾薹期、盛花期和成熟期的地上部干物重分别降低了93.54%、84.42%和58.10%,地下部干物重分别降低了82.87%、78.16%和55.05%。因此油菜毯状苗的移栽期适当提早有利于栽后油菜干物质快速积累与叶面积扩张,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存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 植株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及发展现状
4
作者 黄刚 曾敏 +2 位作者 谷剑 钟萍 任丹华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5期34-35,40,共3页
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详细阐述了四川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机械移栽、田间管理、植保等环节的技术路线。示范推广成效显示该技术是一项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油菜种植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技... 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详细阐述了四川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机械移栽、田间管理、植保等环节的技术路线。示范推广成效显示该技术是一项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油菜种植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技术通用性好、茬口衔接时间长和增产效果显著的优点,但也存在育苗成本较高、育苗技术不易掌握、移栽机械价格高等不足,提出了加强财政支持、完善产学研用机制和切实加强前期油菜苗期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械化 油菜移栽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龚陈虎 张宇 +5 位作者 平东林 王泽宇 张小轩 冷锁虎 左青松 杨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施用氮肥是油菜增产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于毯苗移栽油菜全生育期的氮肥合理施用量尚不清楚。为确定毯苗移栽油菜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全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60、120、180、240 kg/hm^(2),以探究不同氮肥... 施用氮肥是油菜增产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于毯苗移栽油菜全生育期的氮肥合理施用量尚不清楚。为确定毯苗移栽油菜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全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60、120、180、240 kg/hm^(2),以探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毯苗移栽油菜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并通过施氮后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氮肥合理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0~180 kg/hm^(2)范围内,施氮量的提高可以促进油菜移栽后各时期地上部以及根系的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几乎不再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在施氮量为1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而肥料贡献率、农学利用率以及收获指数均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产量以及产量构成指标(包括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以及千粒重)则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在180 kg/hm^(2)处理下产值、产投比以及净收入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施氮量则会降低产值、产投比与净收入。通过线性加平台的拟合,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所对应的施氮量为177.25 kg/hm^(2)。综上所述,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提升毯苗移栽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积累转运水平,实现移栽油菜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 氮素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移栽机开沟镇压部件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俊 汤庆 +2 位作者 袁文胜 王苏飞 吴崇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6-53,共8页
针对插秧机底盘空间受限、配重低等问题,借鉴插秧机切块栽插原理,增设开沟、覆土镇压功能,设计驱动型波纹圆盘开沟与镇压部件,形成适宜稻板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移栽机。在确定圆盘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对圆盘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机具... 针对插秧机底盘空间受限、配重低等问题,借鉴插秧机切块栽插原理,增设开沟、覆土镇压功能,设计驱动型波纹圆盘开沟与镇压部件,形成适宜稻板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移栽机。在确定圆盘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对圆盘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机具前进速度、开沟深度和圆盘转速等主要参数的匹配关系,在机具最大前进速度1.5 m/s时解得圆盘转速为115 r/min。为确定镇压轮最佳设计参数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对机具前进速度、轮盘夹角、单轮倾角和开距,采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确定最佳参数组合:机具前进速度0.95 m/s,轮盘夹角为19°,单轮倾角为45.8°,开距为64.1 mm,测得秧苗直立度合格率为86.66%和离土力为3.31 N,与理论值绝对误差分别为0.69%和3.50%。该研究可为毯状苗切块栽插旱地移栽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化 优化 农作物 油菜移栽 稻板田移栽 开沟 镇压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吴崇友 吴俊 +1 位作者 张敏 汤庆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2期6-10,共5页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育苗移栽是稻油轮作油菜的主要栽培方式。现有移栽机以土壤流动为移栽的前提条件,不适应稻茬黏重土壤,且作业效率低。本文针对我国油菜种植效率低、茬口紧等问题,借鉴插秧机切块栽插原理,增设开沟、覆土镇...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育苗移栽是稻油轮作油菜的主要栽培方式。现有移栽机以土壤流动为移栽的前提条件,不适应稻茬黏重土壤,且作业效率低。本文针对我国油菜种植效率低、茬口紧等问题,借鉴插秧机切块栽插原理,增设开沟、覆土镇压功能,形成适宜稻板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移栽机。针对旱地移栽取苗、投苗特性优化了分插机构参数和轨迹,并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开沟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和入土扭矩的关系设计了液压驱动装置,能实现破茬、开沟功能。球铰接的镇压装置设计,能满足不同土壤移栽的通过和镇压性能。以苗田机三者协调为主线,通过切块质量、入土姿态与深度、镇压效果的改进,达到良好的移栽效果。本研究为此类移栽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解决油菜机械化瓶颈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旱地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ZY6型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俊 俞文轶 +3 位作者 张敏 吴崇友 蒋兰 汤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2,275,共9页
现有移栽机均以土壤流动为移栽的前提条件,不适应稻茬田黏重土壤,且作业效率较低。针对油菜机械化移栽的难题,采用油菜毯状苗的育苗方式,借鉴水稻插秧机的切块取苗原理,设计了2ZY6型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切缝、移栽和覆土... 现有移栽机均以土壤流动为移栽的前提条件,不适应稻茬田黏重土壤,且作业效率较低。针对油菜机械化移栽的难题,采用油菜毯状苗的育苗方式,借鉴水稻插秧机的切块取苗原理,设计了2ZY6型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切缝、移栽和覆土镇压等作业。切缝装置采用动力波纹圆盘,破茬能力强、沟型稳定,有利于后续秧苗对缝栽插;设计了机械液压式旱地仿形机构,可在不平土壤条件下实现栽深控制;设计了V型覆土镇压装置,通过具有夹角调节功能的V型对称布置的镇压轮锐角轮缘切土、侧向推土,挤压栽植缝壅土立苗;根据油菜移栽农艺要求,对栽植系统的关键部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满足毯状苗油菜大面积、低回数切块取苗的要求。对整机进行了稻茬田和旱田两种土壤条件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稻茬田土壤含水率为24.7%~30%时移栽效果较好,栽植合格率最大可达85.66%;旱田土壤含水率为17.6%~26.8%时移栽质量最优,栽植合格率最大可达87.01%;在稻茬田移栽时,机具前进速度应控制在1.15 m/s以内,在旱田移栽时,机具作业速度为0.8~1.2 m/s时均能满足油菜移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敏 卢青 张耘祎 《江苏农机化》 2016年第4期18-20,共3页
针对油菜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现状,介绍了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的特点和要点,并对该技术在江苏的试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油菜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移栽试验推广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志强 《农业装备技术》 2021年第1期26-28,共3页
在昆山市进行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及移栽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总结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及移栽的优缺点,同时针对机械化移栽设计4个秸秆处理方式进行效果对比,并对油菜机械化种植模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总结技术要点,对昆山市油菜种植模式提... 在昆山市进行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及移栽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总结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及移栽的优缺点,同时针对机械化移栽设计4个秸秆处理方式进行效果对比,并对油菜机械化种植模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总结技术要点,对昆山市油菜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械化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被引量:2
11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12期32-32,共1页
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直播无轮作茬口,人工移栽用工量多、成本高,机械移栽装备缺乏的问题,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创新思路,颠覆现有的开沟(或挖穴)旱地移栽的原理,走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路线,变培育大苗为小苗... 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直播无轮作茬口,人工移栽用工量多、成本高,机械移栽装备缺乏的问题,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创新思路,颠覆现有的开沟(或挖穴)旱地移栽的原理,走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路线,变培育大苗为小苗,提高机器携带菜苗的方便性;变裸苗为规格化的毯状苗,提高苗与机器的协调性;变落苗回土移栽为自动取苗插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技术 人工移栽 用工量 移栽 挖穴 田间试验 开创性研究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油菜稳产高产技术升级 洋马毯状苗移栽机引领市场 被引量:2
12
作者 校林 华立平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9年第6期37-38,共2页
5月16日的广汉市西高镇李堰村油菜基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天,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业科学院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合组织50名专家.
关键词 移栽 稳产高产 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油菜稳产高产技术升级 洋马毯状苗移栽机引领市场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茗 《当代农机》 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
5月16日,广汉市西高镇李堰村油菜基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天,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业科学院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合组织50名专家,开展了... 5月16日,广汉市西高镇李堰村油菜基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天,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业科学院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合组织50名专家,开展了一场声势隆重的油菜毯状育苗机械移栽与油菜机直播对比测产现场会。最终,通过实收对比测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稳产高产 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育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泽宇 冷锁虎 +4 位作者 张宇 周祥宇 龚陈虎 左青松 杨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7-1255,共9页
随着中国长江中下游水稻-油菜轮作茬口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油菜育苗移栽相对直播更能适应生产情况,但在育苗和移栽机械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油菜毯状苗育苗移栽技术攻克了育苗技术和移栽机械的难题,在示范区应用效果... 随着中国长江中下游水稻-油菜轮作茬口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油菜育苗移栽相对直播更能适应生产情况,但在育苗和移栽机械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油菜毯状苗育苗移栽技术攻克了育苗技术和移栽机械的难题,在示范区应用效果显著,并在多地大面积推广。本文对油菜毯状苗的配套育苗技术和旱地移栽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毯状苗移栽的油菜在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油菜毯状苗的育苗移栽技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技术 旱地移栽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形态特征及物理机械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兰 吴崇友 +2 位作者 汤庆 张敏 王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为了提高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质量,选择宁杂1838和沣油737 2个油菜品种研究了油菜毯状苗的形态特征,对秧苗根茎结合处进行了拉伸试验,并对毯状苗基质进行了拉伸、剪切以及模拟切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30~45 d,不同品种油菜毯状... 为了提高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质量,选择宁杂1838和沣油737 2个油菜品种研究了油菜毯状苗的形态特征,对秧苗根茎结合处进行了拉伸试验,并对毯状苗基质进行了拉伸、剪切以及模拟切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30~45 d,不同品种油菜毯状苗形态特征(苗高、茎部直径、苗幅宽、裸苗质量、基质密度)存在差异,宁杂1838单株切块毯状苗呈现高瘦型,沣油737呈现矮胖型;油菜毯状苗形态特征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不同苗龄的毯状苗形态特征参数分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2个油菜品种毯状苗苗高、茎部直径、苗幅宽、裸苗质量和基质密度均与苗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56 9至0.999 8之间;宁杂1838和沣油737油菜毯状苗自然状态直立角度均值分别为80.12°和84.59°,根茎处拉断力分别为18.82~26.31 N和31.51~41.84 N,基质弹性模量分别为0.082~0.108 MPa和0.092~0.149 MPa,内摩擦系数分别为0.358和0.368,粘聚应力分别为0.093 MPa和0.108 MPa,切块阻力范围分别为15.941~24.615 N和17.675~26.53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形态 力学性能 移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适宜移栽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金华 冯云艳 +4 位作者 冷锁虎 左青松 杨光 尤晶晶 杨颖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探讨油菜毯状苗移栽的适宜密度,采用田间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研究了毯状苗不同移栽密度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产量与密度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 为探讨油菜毯状苗移栽的适宜密度,采用田间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研究了毯状苗不同移栽密度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产量与密度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移栽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一穴一株处理(CK)产量最高,为3806.81 kg/hm^2,一穴两株处理(M4)产量略低于CK,二者差异不显著,但M4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密度增加,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减少,而群体角果数增多。单株产量与成熟期和蕾臺-初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密度增加,油菜籽粒含油量小幅度增大,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降低。以最高产量下降1%以内为标准得出适宜的移栽密度范围为22.75万~28.39万株/hm^2,而且生产上油菜毯状苗移栽时可灵活采用一穴两株或一穴一株,简化、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密度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栽期下毯苗油菜的饲草产量与营养特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玥玥 汤云龙 +4 位作者 徐坚 王海候 黄萌 孙华 沈明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85-792,共8页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期饲草产量迅速增加,青角期产量趋于平稳而粗蛋白含量下降。移栽期推迟明显抑制了苗期叶龄、根颈粗和花期株高。与最晚移栽(10月25和30日)相比,10月10日、15日和20日移栽可提高终花期和青角期饲草产量和花期粗蛋白含量,但10月10日下青角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移栽处理(P <0.05)。青角期饲草产量与二次分枝数、根颈粗、一次分枝数和冬前有效叶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兼顾油菜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后期贮藏等,长江三角洲带饲用毯苗油菜适宜栽期为10月15至20日,适宜收获期为终花期至青角期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移栽 移栽 收获期 生长特征 地上部产量 饲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苗移栽与直播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云艳 冷锁虎 +5 位作者 冯倩南 张含笑 刘浩 盖小斌 杨光 左青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毯苗移栽油菜适宜的移栽期及其达到高产栽培标准的最迟移栽时间,指导毯苗移栽油菜大规模生产。【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试材,设置毯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方式,每种方式6个时期,即不同的移栽期和直播播期:10月15... 【目的】探讨毯苗移栽油菜适宜的移栽期及其达到高产栽培标准的最迟移栽时间,指导毯苗移栽油菜大规模生产。【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试材,设置毯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方式,每种方式6个时期,即不同的移栽期和直播播期:10月15日、20日、25日、30日、11月4日、9日,研究其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结果】毯苗移栽油菜籽粒产量随移栽时期的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0月25日移栽的籽粒产量最高、达3 810.1 kg/hm^2;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毯苗移栽油菜主要是通过角果数影响产量,直播油菜则主要通过每角粒数影响产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与移栽期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10月28产量最高。【结论】以最高产量下降5%以内为标准得出适宜移栽期范围为10月18日—11月7日,生产上以3 000kg/hm^2为高产的最低标准得出高产栽培的最迟移栽时间为11月1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 产量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苗机插技术优势及育苗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少华 吴华兵 +2 位作者 刘恒斌 韦琮 葛启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38-39,共2页
结合2年油菜毯苗机插技术示范,与人工移栽、机械直播技术相比,毯苗机插技术优势比较强,有很大推广前景。但在当前示范推广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论述了油菜毯苗机插的技术优势,重点介绍了油菜毯状苗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械化移栽 技术优势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高密度智能辣椒移栽机的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彦强 侯加林 +3 位作者 黄圣海 马根众 董太新 朱月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针对山东地区辣椒春播秋收为主的一年一作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半自动移栽机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大蒜(或小麦)+辣椒'新型轮作种植模式及高密度辣椒栽培方式,并设计... 针对山东地区辣椒春播秋收为主的一年一作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半自动移栽机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大蒜(或小麦)+辣椒'新型轮作种植模式及高密度辣椒栽培方式,并设计了适用于该模式的可一次完成开沟、自动送苗、自动取苗、自动栽植及覆土等功能的自走式高密度智能辣椒移栽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以较好地实现高密度栽植且栽植株距稳定,当设定株距为16cm时,株距变异系数为4.1%,整体栽植合格率为91.4%。机具各项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辣椒 自走式 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