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角茴香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梅 王庆伟 +4 位作者 刘雪英 孙阳阳 回广飞 崔前斌 李辉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考察八角茴香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的促透作用,为制备八角茴香挥发油和布洛芬外用制剂及筛选天然透皮促进剂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布洛芬及八角茴香挥发油中主成分茴香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以体外婴儿皮肤为渗透屏... 目的考察八角茴香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的促透作用,为制备八角茴香挥发油和布洛芬外用制剂及筛选天然透皮促进剂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布洛芬及八角茴香挥发油中主成分茴香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以体外婴儿皮肤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八角茴香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0.5%,1.0%,2.0%八角茴香挥发油的透皮速率常数(Jss)分别为(1.675±0.331),(4.048±0.579),(5.352±0.166)μg.(cm2)-1.h-1。无八角茴香挥发油与0.5%,1.0%,2.0%八角茴香挥发油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Jss分别为(9.416±1.260),(7.803±1.128),(9.495±0.749),(7.334±0.885)μg.(cm2)-1.h-1。结论不同浓度八角油和布洛芬对人皮肤均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八角油对布洛芬未表现出促透作用,甚至抑制布洛芬经皮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茴香脑 布洛芬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经济最佳用量的优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姜言里 韩培慧 孙秀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51,共6页
本文给出了聚合物驱油经济最佳用量的优选方法,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最佳用量及经济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经济最佳用量 优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泔水油经2次酯化处理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体海 刘睦超 李敬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经1次酯化法使泔水油(初始酸值约125.46 mg.g-1)达到酸值为3 mg.g-1以下的醇解要求,需要7~8 h.在不改变原工艺路线的条件下,利用常规酸、碱催化剂,进行分步酯化,分离中间产物,加速反应,可缩短总反应时间.酯化条件为:醇油摩尔比5∶1,催... 经1次酯化法使泔水油(初始酸值约125.46 mg.g-1)达到酸值为3 mg.g-1以下的醇解要求,需要7~8 h.在不改变原工艺路线的条件下,利用常规酸、碱催化剂,进行分步酯化,分离中间产物,加速反应,可缩短总反应时间.酯化条件为:醇油摩尔比5∶1,催化剂质量分数1.0%,温度110℃.第1次酯化时间3.5 h,第2次1 h,总时间为4.5 h,缩短了2.5~3.5 h,处理后的原料油酸值为2.657 mg.g-1.以此中性油为原料,在醇油摩尔比7∶1,催化剂质量分数1.0%,温度65℃,时间75 min条件下,原料转化率达94%以上,试验产品质量达到0#柴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泔水 生物柴 酯化反应 醇解反应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经选择性氢化制食用氢化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多敏 翟冬官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2,共4页
首次报道了油基保护预活化单元镍催化剂的详细制备过程,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性均较理想.作者所考察的常压及低压下氢化的工艺数据对指导油脂氢化工艺控制有实用意义;所建议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设计油脂氢化工业极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选择氢化 葵花籽 氢化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经济可采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方法: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史毅 郑斌 +2 位作者 张宇 丁艳 孙旭光 《中国矿业》 2021年第9期181-187,共7页
页岩油在储层特性、开发方式、单井生产动态规律等方面与常规油藏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常规的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不再适用。基于盈亏平衡原理和现金流量法,结合页岩油“两段式”的产量递减特征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建立了符合页岩油特点... 页岩油在储层特性、开发方式、单井生产动态规律等方面与常规油藏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常规的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不再适用。基于盈亏平衡原理和现金流量法,结合页岩油“两段式”的产量递减特征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建立了符合页岩油特点的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储量起算指标包括了单井最低初期稳定产量、单井最低累计产量和最低经济有效厚度。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例,结合其油藏相关物性参数、单井投资及成本费用、油气价格等参数,利用所建立的页岩油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确定了不同油价、不同水平井段长度条件下的储量起算标准图板。通过分析可知,单井最低初期稳定产量和单井最低累计产量随着水平井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低经济有效厚度则随着水平井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油价为70美元/桶时,水平井段长度由1500 m增加至2000 m,单井最低初期稳定产量和单井最低累计产量分别由19.51 t/d和1.92×10^(4) t增加至23.04 t/d和2.27×10^(4) t;最低经济有效厚度则由9.42 m降低至8.6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吉木萨尔凹陷 储量起算标准 盈亏平衡原理 现金流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具延寿节油经验谈
6
作者 王春华 《河北农机》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一、做好作业前的准备1.制订小段作业计划,一般10天为一小段,根据服务对象、作业项目和地块确定行车路线,避免往返调动车,尽量做到班次保养、加油、换班"三到田"。
关键词 农机具 料净化 压燃发动机 延寿 发动机功率 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临床运用复方紫草油经验举隅 被引量:2
7
作者 焦阳 张葆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32-3035,共4页
复方紫草油由明代著作《幼科金针》中的紫草润肌膏化裁而来,以紫草、冰片、忍冬藤、白芷等药物加用麻油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效。张葆青教授根据其药性扩宽临床治疗范围,灵活运用复方紫草油治疗小儿湿疹、轻度肛裂、婴幼... 复方紫草油由明代著作《幼科金针》中的紫草润肌膏化裁而来,以紫草、冰片、忍冬藤、白芷等药物加用麻油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效。张葆青教授根据其药性扩宽临床治疗范围,灵活运用复方紫草油治疗小儿湿疹、轻度肛裂、婴幼儿红臀、唇炎、单纯疱疹等小儿皮肤类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紫草 临床经验 小儿湿疹 轻度肛裂 婴幼儿红臀 唇炎 单纯疱疹 @张葆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钱永新 赵毅 +5 位作者 刘新龙 刘鸿 刘国梁 朱涛 邹阳 陈方文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岩心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产液剖面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类...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岩心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产液剖面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可划分为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等,粉砂岩类储层以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泥岩类储层以陆源-内源混积物为主,白云(灰)岩类储层以内源化学沉积为主;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储层孔隙喉道尺寸依次减小,孔隙连通性依次变差。②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好,其次是泥岩类储层,白云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差,孔径较大的孔隙和微裂缝中的游离油含量较高,孔径较小的孔隙中的吸附油含量较高。③玛湖凹陷风城组优质烃源岩和优质储层分别控制着页岩油的高产区域和高产层段,长英质矿物含量、有效孔隙度值、游离油孔隙度值、裂缝密度和脆性指数等均较高的储层是页岩油高产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低温氮气吸附 孔径分布 游离 吸附 裂缝密度 脆性指数 风城组 二叠系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周 纪雪冰 +7 位作者 谢安 王东学 王智忠 谭强 马爱钰 帕孜力·阿布都克里木 张韵洁 赵晓东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 2023年12月,吉木萨尔凹陷新疆油田探区在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发现了致密砂岩油藏,但致密储层特征和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了精细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本文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氮气吸附等方法,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从原油生成到聚集过程探讨了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研究区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表明:1)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为主,为长石岩屑砂岩,成熟度低;平均孔隙度8.04%,平均渗透率0.04×10^(-3)µm^(2),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微米级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纳米级喉道为渗流通道。2)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上覆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Pr/Ph、Pr/nC_(17)以及β/NC_(max)等地化参数显示井井子沟组二段原油与上覆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相似,证实芦草沟组下部烃源岩为井井子沟组供烃。3)优质烃源岩、断裂、储层、超压等因素联合控制着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藏的富集。4)基于源储关系、输导体系以及运移动力,建立了“源储紧邻,超压输导,垂侧运聚式”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对二叠系井井子沟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及地质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致密砂岩储层 核磁共振 氮气吸附 井井子沟组二段 吉木萨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小型拖拉机油箱口溅油经验ABC
11
作者 王竹林 刘波海 《山东农机化》 2002年第16期19-19,共1页
A 加胶垫。用耐油胶制成与 油箱口滤网外径相同的橡胶垫圈,套在油箱滤网上,防止燃油从油箱滤网与油箱口缝隙溅出。
关键词 防止 小型拖拉机 箱口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炼柑皮油经济效益高
12
作者 张士泉 张路 《农村新技术》 2003年第10期38-38,共1页
从柑、桔、橙等水果皮中提取的香精通称柑皮油.柑皮油生产十分简单,每100公斤柑皮(干重)可提炼精制柑皮油2公斤~4.5公斤.其生产工艺如下.
关键词 柑皮 提炼 经济效益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湖页岩油甜点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 冯有良 +7 位作者 杨智 何文军 高之业 李嘉蕊 丁立华 蒋文琦 马国明 赵辛楣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550,共16页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层状含云粉砂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纹层状灰云质页岩和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四种岩相类型。层状含云粉砂岩,全孔径储集空间、宏孔体积均最大,分别为1.81 cm^(3)/g、0.51 cm^(3)/g,发育微晶石英晶间孔、长石与碱性矿物溶蚀孔,伴生大量溶蚀缝与构造缝,孔-缝连通性最好;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全孔径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1.32 cm^(3)/g、0.34 cm^(3)/g,以滑石与云母等矿物球形溶蚀孔、有机质孔为主要类型,溶蚀缝局部发育,孔-缝连通性一般;纹层状灰云质页岩与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发育粒内孔、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均以小孔为主,前者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0.49 cm^(3)/g、0.13 cm^(3)/g,后者相应为0.41 cm^(3)/g、0.08 cm^(3)/g,孔-缝连通均较差。风城组岩相储集空间与长英质矿物含量呈正相关,与云质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层状含云粉砂岩为优势岩相,其形成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保障了高孔渗粉砂质沉积物向深湖输入;碱湖环境硅质的溶蚀、重结晶与成缝作用塑造晶间孔-溶蚀缝优质储集空间。研究结果为类似湖盆页岩油甜点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页岩储层 微观结构 优势岩相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结合1-MCP处理对油桃贮藏色泽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晨 张轶斌 +1 位作者 贾晓昱 赵志永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MCP联合臭氧处理能有效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产量。单独1-MCP处理抑制果肉中花青素的积累,阻碍了果肉的红色着色,而1-MCP联合臭氧处理在贮藏后期促进了果肉的红色着色。与单独1-MCP组相比,1-MCP联合臭氧处理组在贮藏后期花青素含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含量和花青素代谢相关酶活性较高,同时,臭氧气体熏蒸的方式更有利于贮藏后期花青素的积累,果肉红色度更高。该研究为改善果实采后色泽调控以及优化1-MCP在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臭氧 花青素代谢 色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和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桂友 刘景 +3 位作者 俞清霞 陈鑫珠 缪伏荣 董志岩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和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50头初始体重为(6.48±0.4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断奶日龄为(25±3)日龄],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和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50头初始体重为(6.48±0.4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断奶日龄为(25±3)日龄],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5头)。负对照组(NC组)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72%),正对照组(抗生素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50 mg/kg杆菌肽锌+75 mg/kg金霉素,试验1组(T1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2组(T2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丁酸梭菌,试验3组(T3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500 mg/kg丁酸梭菌。预试期3 d,正试期16 d。结果表明:1)与NC组相比,PC组和T3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提高(P<0.01),T1组和T2组ADG显著提高(P<0.05);PC组和T3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PC组和T3组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T1组和T2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0.05)。2)与NC组相比,PC组、T1组、T2组和T3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PC组和T3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T1组和T2组血浆IGF-Ⅰ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NC组相比,PC组、T2组和T3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PC组、T1组、T2组和T3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PC组和T3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T1组和T2组血浆T-AOC显著提高(P<0.05)。4)与NC组相比,PC组和T3组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T1组和T2组血浆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PC组和T3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C组、T1组和T3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C组、T1组和T3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PC组相比,T3组血浆IgG、IL-1β、IL-6和IL-10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和丁酸梭菌均可提高断奶仔猪ADG,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且二者联合添加效果优于单一添加,与复合抗生素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 丁酸梭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前置CO_(2)压裂返排提高原油动用机理--以长庆油田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银 薛小佳 +7 位作者 戴彩丽 陶亮 陈文斌 杜现飞 张同伍 陈强 陈超 孙永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O_(2)压裂返排纳微米孔隙原油动用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层位动用差异及动用机理。结果表明:页岩岩心CO_(2)压裂返排驱油效率平均达到60%左右,其中大孔原油贡献度超过70%,残余油主要分布在小孔。CO_(2)返排驱油过程,长8... 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O_(2)压裂返排纳微米孔隙原油动用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层位动用差异及动用机理。结果表明:页岩岩心CO_(2)压裂返排驱油效率平均达到60%左右,其中大孔原油贡献度超过70%,残余油主要分布在小孔。CO_(2)返排驱油过程,长8和长7层采出程度接近,均好于长6层岩心。长8和长7层增能系数比长6层提高9.5和3.8倍,具有更好的增能效果。压裂过程前置CO_(2)能够在返排过程中抽提原油中的低碳数组分,C 13以下增加6.2%,C 13—C 33减少7.5%。CO_(2)在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同时,促使原油在纳微米孔隙中形成连续相,进而减少气液相界面运移阻力。CO_(2)返排驱油可有效降低孔喉原油动用下限,最低可达14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压裂 提高采收率 作用机理 页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直驱式无油涡旋压缩机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振云 刘洋 +5 位作者 孙凤 史策 徐方超 金俊杰 张晓友 陈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3-1023,共11页
磁悬浮直驱式无油涡旋压缩机采用电磁力非接触式驱动动涡盘运动.针对压缩机系统非线性较强、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下轨迹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在线实时修正控制参数,提高轨迹跟踪效果... 磁悬浮直驱式无油涡旋压缩机采用电磁力非接触式驱动动涡盘运动.针对压缩机系统非线性较强、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下轨迹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在线实时修正控制参数,提高轨迹跟踪效果.首先,介绍了磁悬浮直驱式无油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电磁驱动力的数学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其次,添加模糊逻辑,进行模糊控制器设计;最后,在控制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将PID与模糊PID 2种控制下的阶跃响应与轨迹跟踪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PID控制,模糊PID控制下,阶跃响应时的稳定时间减少0.461 s,稳态误差减小0.012 mm;轨迹跟踪时,X、Y方向达到稳定跟踪的时间分别减少0.365、0.090 s;X、Y方向的最大轨迹跟踪误差分别减小0.043、0.060 mm,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减小了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驱动 涡旋压缩机 模糊PID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战强 张红超 +2 位作者 孟燕飞 马亚姣 张丁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牛至精油因富含酚类和萜烯类多种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牛至精油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在猪鸡生产中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应用在牛... 牛至精油因富含酚类和萜烯类多种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牛至精油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在猪鸡生产中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应用在牛羊生产中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增强瘤胃消化功能,提高生长、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应用在水产动物及肉兔生产中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肉用品质、抗氧化能力及机体免疫力。文章就牛至精油生物学功能、机理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牛至精油在动物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持续提高牛至精油的功能和价值,为牛至精油在动物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 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茜 景照明 +3 位作者 康芳娥 刘海波 刘立山 宫旭胤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 g/(只·d)牛至精油和10mL/(只·d)花椒精油。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显著提高母羊的末重、1~30 d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牛至精油能够显著提升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花椒精油能够显著提高母羊血清中ALB含量、T-AOC及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CHO含量(P<0.05),提升成年母羊血清中IgM、IFN-γ及母羔羊血清中IgG、IFN-γ含量(P<0.05)。研究表明,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有效改善成年母羊及母羔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 牛至精 母羊 生长阶段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华 孟一 +2 位作者 陈东杰 马倩倩 张长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为明确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品质的影响,利用0.1%、0.5%(质量分数,下同)丁香精油及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处理生鲜调理肉,测定其在4℃冷藏期间理化、微生物、感官、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贮藏4~6 d... 为明确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品质的影响,利用0.1%、0.5%(质量分数,下同)丁香精油及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处理生鲜调理肉,测定其在4℃冷藏期间理化、微生物、感官、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贮藏4~6 d开始,0.1%、0.5%丁香精油及其微胶囊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汁液流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精油与微胶囊用量相同时,微胶囊组保鲜效果好于游离精油组。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10 d时,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组TVB-N含量为15.07 mg/100 g、菌落总数6.08 lg CFU/g、pH值为6.42、TBARS值为0.47 mg/kg,汁液流失率分别比对照组低2.26个百分点,达到新鲜肉腐败阈值或次鲜肉标准,生鲜调理肉保鲜期与对照组相比延长约4 d。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表明,直接添加精油会对生鲜调理肉的气味产生影响,而添加微胶囊影响不显著,贮藏10 d时处理组被划分为精油微囊处理区、精油处理区和对照区。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降低了生鲜调理肉腐败性挥发物的产生,延缓了气味劣变。研究结果可为生鲜调理肉绿色防腐保鲜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调理肉 丁香精 壳聚糖 纳米微胶囊 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