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伪时移地震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学锋
夏同星
+1 位作者
张正龙
刘学通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时移地震在剩余油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前后两次或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采集处理方面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因此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避开传统时移地震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伪时移地震概念。伪时移地震研究不再重点关注两次或多次地震...
时移地震在剩余油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前后两次或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采集处理方面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因此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避开传统时移地震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伪时移地震概念。伪时移地震研究不再重点关注两次或多次地震资料的一致性,而是重点分析地震资料对地质油藏问题的响应特征。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地震资料去伪存真,结合正演分析的结果,获得可靠准确的地质油藏认识,然后分析认识差异并了解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的规律,用于指导剩余油分析。渤海F油田目的层埋深较浅,为曲流河沉积,储层物性较好。该油田前、后采集的两套地震数据时间跨度为12年,在采集和处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将伪时移地震用于该油田的剩余油分析,通过分析前、后两次地震资料的地质油藏认识,可以较好地判断油藏因注水开发所导致的油水关系变化,这种认识比油藏数值模拟结果更具指导意义,据此可以明确剩余油富集区域,为井位部署和实施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时移地震
油田开发中后期
油藏监测
剩余油分析
流体替代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被引量:
43
2
作者
熊运斌
杨建文
+3 位作者
陈云英
田世澄
洪宇
张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 6种沉积微相类型 ;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 ,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水下溢岸砂次之。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
油田
开发
油田开发中后期
沉积微相精细
研究
地球化学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伪时移地震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学锋
夏同星
张正龙
刘学通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YXKY-2019-TJ-02)资助。
文摘
时移地震在剩余油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前后两次或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采集处理方面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因此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避开传统时移地震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伪时移地震概念。伪时移地震研究不再重点关注两次或多次地震资料的一致性,而是重点分析地震资料对地质油藏问题的响应特征。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地震资料去伪存真,结合正演分析的结果,获得可靠准确的地质油藏认识,然后分析认识差异并了解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的规律,用于指导剩余油分析。渤海F油田目的层埋深较浅,为曲流河沉积,储层物性较好。该油田前、后采集的两套地震数据时间跨度为12年,在采集和处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将伪时移地震用于该油田的剩余油分析,通过分析前、后两次地震资料的地质油藏认识,可以较好地判断油藏因注水开发所导致的油水关系变化,这种认识比油藏数值模拟结果更具指导意义,据此可以明确剩余油富集区域,为井位部署和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
伪时移地震
油田开发中后期
油藏监测
剩余油分析
流体替代
地震属性
Keywords
pseudo-time-lapse seismic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reservoir monitoring
residual oil analysis
fluid substitution
seismic attribut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被引量:
43
2
作者
熊运斌
杨建文
陈云英
田世澄
洪宇
张玲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十五""十条龙"项目"中原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P0 10 3 4)
文摘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 6种沉积微相类型 ;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 ,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水下溢岸砂次之。图 5表 1参
关键词
文南
油田
开发
油田开发中后期
沉积微相精细
研究
地球化学
古生物
Keywords
Wennan Oilfiel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facies
micro facies
geochemistry
paleontology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伪时移地震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中的应用
周学锋
夏同星
张正龙
刘学通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熊运斌
杨建文
陈云英
田世澄
洪宇
张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